國家專項計劃志愿填報技巧
首先要選擇填報學校,然后選擇報名類型,再根據招生高校要求按順序填寫信息。(系統中有填寫說明文字提示,有疑問可咨詢志愿高校。)
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一定要點擊“確認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統會提示“志愿確認成功”。
2、下載申請表
每個志愿對應一張申請表,考生下載申請表后,需要中學蓋章、本人簽字。如果高校要求在報名階段交費,那么考生交費后才能下載申請表。
3、上傳申請表
如果高校要求上傳申請表,則需要將申請表上傳到系統中;若高校不要求在系統中上傳,則需看高校的招生簡章具體說明,線下提供。
上傳申請表時需將中學蓋章、本人簽字后的報名表掃描(或拍照)后上傳,上傳后點擊“完成上傳”按鈕才能保存成功。上傳成功后,請等待高校審核,在高校報名時間內,考生可以重新上傳申請表。
4、郵寄材料
考生需要根據高校要求郵寄紙質申請材料(部分高校不要求郵寄紙質申請材料,詳見系統提示)。
5、查審核詢結果
高校會針對考生提交的志愿進行審核。對審核結論有疑問,可以咨詢志愿高校。
國家專項計劃利弊分析
利端:
1.參與國家專項計劃招生的高校都是中央部門高校和省(區、市)所屬重點高校,辦學層次較高,考生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2.考生報考國家專項計劃最后未被錄取,那么也可以參加普通批次的錄取,也就是說會比其他考生多一次被錄取的機會;
3.貧困地區考生可以憑借國家專項計劃,以低于普通考生更低的分數獲得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如北京大學2020年在湖南省本科一批理科最低錄取分為688分,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次最低錄取分則為681分。
弊端:
1.報考國家專項計劃時,在專業的選擇上較少,主要為貧困地區急需專業,包括農林、水利、地礦、機械、師范和醫學等,而普通考生則可以報考所有普通專業。
2.有的重點高校在招收農村考生時,會簽訂一份協議,要求考生畢業后回生源地工作,其條件和收入可能比不上留在大城市。
高校專項計劃建議報考嗎
高校專項計劃,有利有弊,主要還是看個人情況。高校專項計劃錄取分數線比同批次錄取分數低,優惠力度很大,一般可以低30分左右,對于貧困落后地區的學生還是很照顧的。
教育資源落后的地區,學生考上重點院校還是很不容易的,高校專項計劃照顧貧困地區的學生上名校,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
高校專項計劃缺點在于,專業受限,專業方面,并不是熱門冷門的問題,而是可選擇的專業少。比如2021年湖大,可報專業14個,歷史方向,只能報新聞傳播學類、法學、行政管理、英語、漢語言文學;2021年湖南師范大學可報專業11個。
并且高校專項計劃就讀期間,是不能轉專業的。今年2022年中南大學可報專業28個,但是要求成績在年級前10%。另外,還有部分高校會簽訂就業協議,要求畢業回生源地工作。有點像定向生,如果是定向生,學生的學費、生活費等費用會由學校和政府解決。這是好處,也是約束。
高校專項計劃畢業的工作方向
1、繼續讀研讀博
部分專項計劃學生在大學畢業后會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
2、工作
絕大部分高校專項計劃學生都會在畢業后進入各類型企業單位,從事自身專業相關或與興趣愛好有關的工作。
3、考公務員
這些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成為大家眼中的鐵飯碗,許多大學生想要考進體制內。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盡管有個別高校會跟學生簽訂就業協議,但教育部并沒有對高校專項計劃學生的就業有限制。專項計劃學生是回生源地自主創業,或是留在當地大都市,都是沒有影響的。
當然,如果專項計劃畢業生想回貧困地區創業服務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獲取一定補償和優惠政策。
高校專項計劃多少分能報
不同學校的錄取分數不一樣,總體來說,大多數學校至少都要在一本分數線以上,有的會高出一本線六七十分,有的會高二三十分。
高校專項計劃,是國家為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讓更多的農村學生上大學而出臺的一項優惠政策,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確定。高校專項計劃一般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它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招生計劃不少于學校本科招生規模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