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志愿填報具體流程
成績僅供參考,贏在志愿填好。點擊藍字測試你能上什么大學吧!
登錄指定網頁:高考生登錄省招辦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要輸入初始密碼,初始密碼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修改密碼及填寫信息:高考生必須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碼并填寫聯系地址、電話等信息。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志愿考生須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執行“修改”操作。考生只有正確完成本界面操作后方可進入系統進行其它操作。
選擇批次填報志愿:考生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愿”按鈕,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
保存志愿信息:高考生在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點擊“保存”按鈕,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儲存到網報系統中;如若不點擊的話,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沒有填報志愿。
2023高考志愿填報方法是什么
1.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在等位分的基礎上上下浮動一定的分數,結合往年投檔分數線,初步選定備選院校志愿。
2.縮小志愿范圍,高考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規劃、喜歡的專業、想去的城市等信息,對備選院校進行進一步篩選。
3.進行備選院校排序,精選“沖、穩、保”院校和專業,確定初步志愿選擇。
4.高考生認真查閱擬報院校招生章程、選科要求、招生計劃等情況,對院校志愿進行調整,確定最終志愿。這一步驟,重點關注院校專業錄取規則和專業錄取條件,逐一檢查自己是否符合院校的身體要求、語種要求、單科成績、選考科目要求等。
填報志愿有哪些技巧
1、志愿填報首選城市,不是學校、更不是專業: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為了謀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請記住,志愿要一定首選城市。城市的選擇必須和家庭情況相互配合,考生應接納但不盲從家長建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高分者城市選擇中必選“北上廣深”,低分者則應當選擇省內經濟發達的城市,再次是臨近省份經濟發達城市。
2、重院校、輕專業,是錯的,重院校、輕專業,是貽害無窮的餿主意。分高者,應該“重院校、輕專業”。報考院校,應該“重專業、輕院校”,按照專業技術配比志愿與高校,找到就業前景最優的志愿填報方式。
3、填報真正的好專業,必須看懂新聞聯播:文科大類專業就業質量高、厚積薄發,但就業形勢嚴峻,分高就報財經類;理工科就業迅速,但就業質量低,后勁不足,分低才報理工科。如果新聞聯播連續一年總在報道某個行業正面新聞不斷,那么不要猶豫,這個專業一定是好專業,絕對有前途!
4、進入1-5流大學的人是少數,絕大部分考生的分數已經限定了他們必須在6-9類院校就讀。分數不高,只能考研。從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開始就選準最終目標院校,分數低,大學城市就報京滬周邊;分數高,大學專業就報熱門專業的基礎專業。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考生要做到“知分、知線、知位”。“知分知線”,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數及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總分在全省同科類考生排位中的對應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
“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對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錄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幾所高校,以便縮小范圍,重點了解。”
填報高考志愿要考慮的因素
1、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與自己成績比較接近的學校;
2、在成績比較接近的學校中,選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專業;
3、幾個志愿中,學校的錄取分數要從高到低適當拉開檔次,以避免這個學校錄取不了,而下一個學校又因為不是第一志愿而影響錄取。
4、要寫上服從調劑。因為首要的問題是能夠被錄取進去,即使專業是調劑的,自己不喜歡,進去以后,多數學校在一年之后都是可以選擇轉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