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
第一步:分析歷史數據:了解到自己的高考成績排名后,接下來要依據這個排名,找到近三四年同樣排名在當年所對應的分數,再用這個分數與近三四年各院校當年 投檔線 進行比對,初步估計目標院校今年的投檔線水平。對于那些預估投檔線水平高于自己分數,但跳一跳又可能夠得上的院校,稱之為“沖一沖”的院校;對于那些預估投檔線水平與自己分數大致相當的院校,稱之為“穩一穩”的院校;對于那些預估投檔線水平低于自己分數的院校,稱之為“保一保”的院校。
第二步:進一步縮小目標院校范圍要從院校辦學類別、所處地域、辦學實力和特色、辦學條件、辦學歷史、行業口碑等方面,結合自己的偏好,對以上“沖穩保墊”四個層次的目標院校進一步篩選,縮小范圍。
第三步:查看招生計劃看看你初步認定的那些院校今年在考生所在地招生的具體情況,如招生總人數是多少、有哪些專業招生、各專業招生計劃是多少、備注欄都說了些什么等等。綜合比對后,你可以在“沖穩保墊”四個層次分別圈定若干備選院校。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2】
一、熟悉和正確理解平行志愿投檔的政策和方法,避免平行志愿投檔的誤區。1、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愿雖然屬于并列關系,但是院校之間仍有自然排列順序,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排列的院校順序依次進行的。2、考生最多只能一次投檔,投檔一所院校,而不是多次投檔,當考生檔案因某種原因被前面投檔學校退檔,就不能再投檔到后面所填報學校。
二、搜集信息,合理分析,加以運用。1、一定要通過電話查詢了解個人分數的全省排名,以及查詢自己心儀的高校及專業的近年分數線,大致確定學校一般都錄取哪個名次段的學生。2、要事先了解院校錄取的投檔比例。3、對于高校的招生章程也要好好研究,比如錄取時有沒有專業級差,是否承認高考優惠加分,入校后是否可以申請轉專業等。
三、本著“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定位準確,形成梯次,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既要避免盲目拔高也要避免過于保守,要拉開檔次。
四、平行志愿填報慎重選擇學校和專業。1、選擇學校優先,最好服從專業調劑,增加錄取機會。考生也不必過于擔心被調劑到不滿意的專業,不少高校都有考生入校轉專業的機會,考生入校后,可以提出申請調整專業。而那些不愿意調劑專業志愿的學生則被退檔的可能性越大。2、選擇專業優先。考試成績達到或者接近的學校沒有符合自己志趣的專業,可以考慮降低一個批次,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的學校。
五、如果萬一走到征集志愿這一步,也要認真分析和填報,抓住最后的機會,爭取考取一所相對理想的大學。但實行平行志愿這幾年來,多次出現越征集越分高的現象,這一點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3】
1、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報志愿的考生擔心估分不準,或者因為考得不好影響心態,有些考生發揮不理想,不能面對現實,情緒低落。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都要記住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進行分析,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左右填報志愿的傾向。
3、不要盲從。填報志愿時同學間會相互討論、相互商量,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難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現象對高考錄取是很不利的。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4】
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各地高考成績也已經全部發榜,接下來填報志高考愿就成為了考生的重中之重;怎樣志愿填報,最主要的依據當然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的高低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你將能夠讀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
其次、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考生在正視高考成績這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都是社會的人,離不開社會的現實需要,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會與社會脫節,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5】
了解自己分數在城市的排名
盡管高考志愿難填,但還是有規律可循。專家建議,拿到“一分一檔表”后,考生首先要從中尋找自己的高考成績,看看全省與自己同分數的考生共有多少人,再看在這個分數之上,全省還有多少考生。這就可以了解到一條重要信息:全省今年究竟有多少考生比自己的考分高?有多少競爭對手?自己在全省排名中處于一個什么分數段?
明確錄取幾率,仔細對比位次
了解自己的排名后,考生不可直接拿自己今年的成績硬套往年的錄取結果,應以今年自己的位次值與往年的同位次值考生相對比(即對比往年、今年“一分一檔表”中的信息)。
統籌兼顧,還要看其他因素
在“一分一檔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到底該選院校,還是選專業?專家建議,院校和專業的選擇還是要看考生個人的意愿。要結合自身情況,如興趣愛好、未來的理想等,同時結合高校的學科和專業設置情況、地理因素、校園的文化氛圍、院校對相關科目要求等選擇。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6】
一、高分段:優先院校
高分段的定義是一般來說理科排名3500名以內,文科排名1000名以前,這都屬于高分段。每個省份根據考生數量不同可能略有差距。高分段的考生,優先考慮大學,雙一流,985,211等院校。
這些院校實力相當強,學生后期出國留學、考研的比較多,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如果要選擇一個基礎學科,選一個盡量好的學校,對出國是有幫助的。
二、中等成績:比較大學學科優勢
中等成績的考生,一個成績之下,可能有十所學校可以選擇,要比對專業優勢。
三、一本邊緣:看下二本優秀院校,部分超過一本線
一本線邊緣的考生,盡量上好的大學。如果在一本沒有特別合適的學校,你要看一下二本學校,不要顧及這個是一本,那個是二本,一本二本是當地考試院劃分的。二本里面有非常優秀的學校。例如,南京審計大學的審計專業是非常厲害的,原來是在二本招生現在已經是一本招生了。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7】
以前的志愿填報方式,叫作順序志愿。但順序志愿的弊端較多,后來各省逐步推行和實施平行志愿的志愿填報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護考生的分數和位次。
平行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錄取時按照科類對當批錄取分數線上的考生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隊,排在隊伍前面的考生擁有優先投檔的機會,位次在后的考生必須等位次靠前的考生檢索投檔結束后才能檢索。
僅就考生本人的志愿角度來說,排在前面順序的志愿優先檢索、優先投檔。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檢索,對每個考生而言還是只有一次投檔機會。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最好還是要把最喜歡的學校放在靠前的位置。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篇8】
第一步:確定想要去的城市
如果你沒有目標院校,那么就可以從城市入手,先確定城市再篩選大學。
首先你要考慮是去省外上學還是省內上學,無論去省外還是省內,都有不同的優缺點。
省內上學的話:離家近回家容易、對當地更熟悉也更好適應;省內大學對省內學生招生名額較多、分數會更低、能選一個好點的專業;在省內上學的話親戚朋友都很近、人脈資源更多。
省外上學的話:能夠了解到更多不一樣的城市、開拓眼界;能培養自主自立的能力、并提高綜合能力;有些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更豐富。
在選擇城市的時候,如果有明確的目標就最好,當然沒有的話也可以多選幾個,選出自己更想去上學的城市,再進行大學的篩選。
每一個地區都有很多大學,不過更好的高校資源自然是集中在更發達的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這些地區高校數量多,而且質量也是很高。
第二步:根據確定好的城市篩選大學
當我們已經選擇好想要去的地方之后,那么就可以很快找出該地區的大學名單。
每個省的高校資源可能不太一樣,但一般都會有1所以上的雙一流高校,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確定該地區有哪些綜合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師范類院校、財經類院校、醫學類院校等,又或者是有哪些高職專科院校。
這些名單在網上都能輕松找到,也可以去找大學排名榜單,有很多榜單會針對某個地區設定排名名單,看這些名單我們也可以大概了解這個地區所有大學的整體實力。
比如國內的軟科大學排名、校友會排名等,都可以參考參考。
篩選出這個地區所有的大學,是什么類型、是什么層次,接下來我們就能更好地選擇大學了。
第三步:根據分數位次選擇適合自己能上的大學
首先確定自己的省排名,我們可以根據本省考試院官網公布的一分一段表來確定。
然后我們就根據自己的排名位次進行大學的選擇,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網絡工具來看,中國教育在線的掌上高考就很好用,你可以找到本身高校往年招生的最低位次,再根據自己的位次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