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的錄取有什么規則
各省高考報告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選擇平行志愿的院校錄取方式,這樣以“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為原則就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考生的權益,所謂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一個一個按照志愿投檔錄取,分數越高選擇院校的權限范圍越大。
1.平行志愿掉檔
掉檔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寫錄取分數較高院校;結果每個院校的投檔分數都未達到;
措施:填報志愿時,拉開高校層次,沖穩保院校謹慎選擇。
2.平行志愿退檔
退檔原因:未勾選同意調劑選項,未達到院校專業特殊要求,如體檢、單科成績、限報人員;
措施:填報志愿時,仔細了解院校錄取規則,勾選同意調劑選項。
3.平行志愿填報高校順序不當
后果:如果較低分數高校在前,即使達到理想院校分數,也不能被錄取。
措施:將分數高的院校和理想院校順序盡量往前放。
4.重視專業選擇,輕視院校選擇
可能后果:進入大學后整體環境比較失望,大學畢業后起步門檻低人一等,面臨歧視;
措施:能上好學校不去差學校。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去一般院校,能走本科不上???。
5.報志愿全是熱門專業
可能后果:熱門專業報考人數較多,很有可能出現接受專業調劑甚至掉檔風險;
措施:填報志愿時,拉開專業熱度,可選擇自己喜愛未來又有發展趨勢的專業作為參考。
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平行志愿投檔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 二是每個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 三是平行志愿實行“多次模擬,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如果本科一批第一志愿里設有A、B、C、D、E、F等6個平行志愿,A、B、C等是有順序的,最想上的學校就填最前面,錄取時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將考生檔案投到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檔,以此類推。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痹瓌t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B志愿;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CD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EF志愿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
另外志愿填報時建議“服從調劑”,普遍來講,畢業后一個好學校比專業更重要些,而且沖一沖的好學校基本上也很難被自己喜歡的專業錄取,如果不服從調劑,退檔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學校,上不了一批還是可以被二批院校錄取的;如果非某一專業不上,選擇不服從調劑的話,建議A志愿就填自己分數夠,而且專業分也足夠被錄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檔跟上面一樣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先后順序的院校志愿,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實行平行志愿前,采取的是志愿優先的投檔、錄取原則,簡稱排序志愿。
平行志愿對于整體考生是"分數優先按志愿,分數相同看科目";而對于單個考生則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后不檢,無投再檢,檢完則完"的投檔原則和操作步驟。
平行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1、專業優先:這一原則最適合專業特長明顯的考生,當然也適合分數相對較低的考生。對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歡的專業和學校,結合分數在可能達到的區間內選擇。對分數較低的考生,學校選擇性不多,專業的重要性就更為突出,建議選擇技能性較強的專業。
2、學校優先:一是考生還沒有明確的職業選擇,各門成績又比較均衡,就比較適合優先選擇學校。二是踩線的考生,考慮到“掉檔”可能性較大,首先選擇學校以保證就讀學校的層次。三是準備將來出國深造的考生,選擇在國外認可度較高的國內名校,有利于出國申請成功。
3、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第一所院校的錄取分數可以高一些,往后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梯次降序排列。否則,若第一所院校錄取不上,后面幾所院校有可能都錄取不上,成為無效志愿。
填報平行志愿的竅門
第一,平行志愿雖然是平行的,但同樣是有順序的。有人片面認為平行志愿沒有順序,幾所院校都一樣,這是不對的。錄取時是按照考生自己填報的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第一所院校的錄取分數可以高一些,往后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梯次降序排列。否則,若第一所院校錄取不上,后面幾所院校有可能都錄取不上,成為無效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