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新高考平行志愿怎么錄取
所謂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專業+院校志愿均為并列的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就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即將考生按投檔分從高到低排序并逐個檢索,再依次檢索考生所填報的A、B、C、D、E、F…等專業+院校志愿,只要被檢索的96個志愿中已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如果未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則不能投檔。
解釋:1、按分排序:實際上是把考生總分結合各科分數按考生科類進行的一個排名。位次排在前面的考生優先投檔。2、遵循志愿:檢索同一個考生的志愿時,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檢索,一旦有符合條件的專業+院校志愿,該考生檔案就由省招生考試院投入該高校。3、一輪投檔:每個考生最多只有一次進檔的機會。當一個考生檔案一旦進入一個高校,后面的志愿即使符合條件,也不再進行檢索。
平行志愿填報要注意問題
平行志愿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高分落榜現象,卻不能徹底杜絕高分落榜。平行志愿填報的風險主要來自于高校的投檔比例以及考生選擇高校專業志愿情況、是否服從調劑等。如果考生達到了學校的投檔分,卻沒有達到所報的專業分,那么依然不能被錄取,而同時其他幾個平行校的投檔已經結束,考生只能進入征集志愿行列。所以說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報依然很重要,考生必須準確定位自己的實力。填報的學校之間要有一定梯度,防止出現志愿“踏空”。
3、平行志愿填寫時只要服從專業調劑,只要你沒有被錄取,比你分數低報同一所院校的其他考生不可能被錄取;平行志愿,同一批次不管有幾個高校志愿,只有一次投檔機會。
2023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
一般來說,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同時各高考平行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高考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高考怎樣根據分數選報考學校
一、高分段:優先院校
高分段的定義是一般來說理科排名3500名以內,文科排名1000名以前,這都屬于高分段。每個省份根據考生數量不同可能略有差距。高分段的考生,優先考慮大學,雙一流,985,211等院校。
這些院校實力相當強,學生后期出國留學、考研的比較多,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如果要選擇一個基礎學科,選一個盡量好的學校,對出國是有幫助的。
二、中等成績:比較大學學科優勢
中等成績的考生,一個成績之下,可能有十所學校可以選擇,要比對專業優勢。
三、一本邊緣:看下二本優秀院校,部分超過一本線
一本線邊緣的考生,盡量上好的大學。如果在一本沒有特別合適的學校,你要看一下二本學校,不要顧及這個是一本,那個是二本,一本二本是當地考試院劃分的。二本里面有非常優秀的學校。例如,南京審計大學的審計專業是非常厲害的,原來是在二本招生現在已經是一本招生了。
高考分數下來怎么報考學校
了解自己分數在城市的排名
盡管高考志愿難填,但還是有規律可循。專家建議,拿到“一分一檔表”后,考生首先要從中尋找自己的高考成績,看看全省與自己同分數的考生共有多少人,再看在這個分數之上,全省還有多少考生。這就可以了解到一條重要信息:全省今年究竟有多少考生比自己的考分高?有多少競爭對手?自己在全省排名中處于一個什么分數段?
明確錄取幾率,仔細對比位次
了解自己的排名后,考生不可直接拿自己今年的成績硬套往年的錄取結果,應以今年自己的位次值與往年的同位次值考生相對比(即對比往年、今年“一分一檔表”中的信息)。
統籌兼顧,還要看其他因素
在“一分一檔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到底該選院校,還是選專業?專家建議,院校和專業的選擇還是要看考生個人的意愿。要結合自身情況,如興趣愛好、未來的理想等,同時結合高校的學科和專業設置情況、地理因素、校園的文化氛圍、院校對相關科目要求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