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第一步:分析所填報大學連續三年的錄取數據。
要填報某一所大學院校,至少得分析這所大學連續三年的錄取數據。因為,由于種種因素,同一所大學院校,每一年的錄取分,是有波動的,有時低,有時高,這些,都得在大數據的范圍內精確分析,然后,再與自己的分數進行對比、參照。通過這些分析,你可以準確地得出這所大學院校的錄取規律,有了規律,自然就好辦事了!
第二步:進行位次計算,得到差值。
在這里,有兩個概念要清楚,一個是絕對分數,一個是相對分數。絕對分數,是指沒有與相應批次省控線進行比較的分數。而相對分數,則是用想填報大學和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相應年份、相應批次省控線得到的錄取分差。如果同學你的高考分差,高于這個錄取分差,那么,被錄取的可能性就十分大,反之就要注意了。
第三步:確定學校和專業。
最后,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寫,多關注一下位次和分數,然后以自己預測的錄取率高低,依次進行排序,再行填報,這一點,也可以多向相關專業人士或老師,進行咨詢哦!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一、深入了解志愿政策
學習政策、熟悉政策、吃透政策是填報志愿的前提。考生家長要對志愿單元、志愿設置、征集志愿等政策有全面了解,特別是對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志愿是如何構成的、本科志愿單元已調整為院校專業組、專業調劑范圍是在院校專業組內調劑等政策規定要清楚掌握。
二、深入了解投檔規則
只有清楚了院校專業組投檔規則,才能合理選報好高考志愿。
他認為,要深入理解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兩種投檔規則,了解如何規避風險。
對于順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最重要(志愿優先)、平行志愿的分數最重要(分數優先)等規則要點做到牢記于心。
像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檔機會的規定,一旦被投到某所大學,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等原因被大學退檔,即使分數高于后面的院校專業組投檔線,也不會再次投檔等情況,一定要避免發生在自己身上。
還有一些規則,像同分投檔規則,三種專業錄取規則(分數優先、志愿優先、分數級差)等,考生家長也需要清楚。院校投檔有規則,專業投檔也有規則,不同大學的專業投檔規則也不同,所以需要注意。
三、深入了解大學專業
考生家長在選擇大學和專業時,應該對多所大學和多個專業進行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從中選擇理想的學校專業作為自己的志愿。
不要被大學的名字迷惑。在了解大學時,要了解大學的歷史沿革,大學歷史發展的情況。近些年大學改名的現象比較普遍,考生家長要了解大學的前身,都是有哪些院校合并而成,歷史發展的情況。還要了解大學的重點學科情況,有沒有國家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以及“雙一流”學科?都有哪些?重點要了解大學錄取規則是什么?調檔比例是多少?大學退檔的要求是什么?這些都可以從大學的《招生章程》中找到具體描述。
高考志愿不僅要選擇學校,還要選擇專業,這是高考志愿和中考志愿最大的不同。對于專業,要了解考生是否滿足招生專業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是否滿足專業提出的單科成績、身體情況等一些特殊要求。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大學時不要望文生義,一定要了解專業的內涵,不能只從字面去認識專業,這樣考慮專業是片面的(可以深入到該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師資配備)。
以北京為例,今年在京招生的許多高校都是按大類招生。考生在填報大類招生志愿時要結合自身情況,以及大類招生對于考生的素質、能力的要求,綜合考慮選擇專業大類。
四、深入了解參考數據
要學會使用參考資料、學會分析相關數據,為填報志愿做參考。像去年的專業錄取分數分布統計、各批次院校專業組錄取最低分,都需要大家認真分析,從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院校、專業組和專業。
《招生專業目錄》是需要認真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這是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唯一依據。考生填報志愿時所使用的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要以《招生專業目錄》為準。使用《招生專業目錄》應做到看類型、看批次、看院校、看院校專業組、看專業、看標記等六看。
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是另外一種重要的填報志愿參考資料。考生家長特別要認真閱讀考慮報考院校的錄取規則,如對加分成績的使用、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在詳細閱讀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學校在錄取中的具體要求后再考慮選報。
五、深入了解填報流程
要明確填報高考志愿的時間和方式,什么時間填報本科志愿?什么時間填報專業志愿?什么時間截止填報?填報志愿分哪幾個步驟?填報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些都需要考生家長清楚。
總之,考生家長要從以上五個方面對填報高考志愿工作進行認真梳理,根據高考成績和自身情況選報好高考志愿。
志愿填報的技巧有哪些
填報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情況先選院校再選專業,或者先選專業再選院校,只要適合自己就好。這里簡單談一談專業平行志愿填報策略:
第一步,選擇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據考生位次和分數段統計表、各校往年投檔線等資料,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沖、穩、保”選擇院校的辦法還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步,篩選不同梯次的專業。從選定的院校中,根據往年專業錄取情況,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是估計錄取可能性不大的專業刪除,篩選出擬報考的不同梯次的專業。
第三步,根據個人意愿,綜合考慮院校性質、地域、喜歡程度等因素,從高到低排列,正式確定志愿。這里要特別提醒,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特別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
如何填報高考志愿才能被錄取
1.用好“一個分數”---高考總分是選報志愿的根本參照,是第一要物,是生命線,必須充分用好,即盡量做到不浪廢分或少浪廢分。就是用把今年的高考總分換算出往年的等位分進行比對分析,再從“線差”和“位次”的角度進行比對,最后對院校進行準確定位。
2.抓住“兩個重點”----院校、專業,這是志愿選報中的兩個重點,而專業又是重中之重。因此,結合這兩個要素,進行具體選擇。
3.參照“三條底線”----根據近三年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1)各批次的最低省控線,(2)院校調檔線,(3)專業實錄線。
4.注重“四個熱詞”---沖(沖一沖),穩(穩一穩),保(保一保),墊(墊一墊)。通過縱橫比較和綜合分析,確定好院校和專業的先后自然排序。
志愿填報的注意事項
準確掌握可靠的招生信息,開始選學校
在高考結束之后,學校就會給大家發一份高考報考指南。通過高考報考指南了解自己所在分數線內填報志愿的學校,另外各大高校官網也有很多比較可靠的信息,能查閱到學校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以及各大專業的信息。
填報志愿就要沖一沖,也要穩一穩
院校志愿之間一定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慮沖一沖,填報自己有希望能被錄取的理想學校,要考慮穩一穩,填報與自己高考成績實力相當的學校。還要填保底的學校,就是比自己成績低的學校,這樣可以避免有落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