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西藏高考志愿錄取原則和順序是什么
(1)文史類的科目順序依次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也就是特征總分相同,先看語文成績;若語文成績也相同,則看文科綜合成績;若文科綜合成績也相同,則看數學成績;
(2)理工類的科目順序依次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也就是特征總分相同,先看數學成績;若數學成績也相同,則看理科綜合成績;若理科綜合成績也相同,則看語文成績。
2.根據排序逐個對考生按所填報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J院校的順序進行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
3.當出現考生特征總分、所有成績完全相同,所填報志愿也完全相同時,采取全部投檔處理。
4.“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性投檔,不補充投檔。生源不足院校通過公開征集志愿的辦法解決。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開適當的梯度,以增加錄取幾率。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
怎么確定自己能不能報一本本科
一批分數線是衡量報考一本的關鍵
高考不斷改革,招生批次也在發生變化,像河北、廣東、湖南、湖北等省市實施新高考“3+1+2”模式,將會取消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招生,只會有本科批招生,而像河南、安徽、江西、陜西、山西、四川、云南等地依然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招生方式,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高考成績公布后,各省招生辦會公布批次分數線(省控線),它是根據高考人數、考生成績、招生計劃等綜合考慮而劃的批次線,比如2019年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是502分、2020年河南理科本科一批省控線是544分,因此省控線的高低也代表著高考試題難易程度。
省控線公布后,我們可以根據省控線看看自己的高考成績在哪個階段,若高考分數超過本科一批分數線,意味著我們可以報考一本院校,若高考成績在本科二批分數線至本科一批線之間,則意味著我們可以報考二本院校,若是高考成績低于本科二批分數線,說明我們考試不理想,只能上大專院校,因此本科一批省控線是衡量報考一本院校的關鍵。
高考如何選專業
1、基于個人的興趣,比如這個考生真的很喜歡游戲,就學了和游戲有關的專業,這種人有,但的確不多。很多人說選專業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遵從自己的興趣。但說實話,真正能在高考時就明確知道自己對什么有興趣,自己的興趣意味著什么,有什么未來的人,屬于極個別。對于這部分已經有明確“興趣點”的考生,順其自然即可。
2、自己高中哪門課好,大學就接著學。這種情況既見于一些競賽保送生,也見于一些普通的高考生,比如語文好,就上中文系,英語好,就學外語等等。但這種考生的志愿填報,實際上也是相當無意識的,有不少人是要后悔的,而且文科生高考就六門,數學和地理兩個系還不能報,理科生高考六門,中文系一般還報不了。這樣選專業,空間也很窄。
3、基于就業。絕大多數高中生其實對專業是懵懵懂懂的,為什么有那么多高考狀元都要去北大光華、清華經管,就是覺得金融就業好,掙錢多,這些人到底對于金融業有多少了解,他們的父母對金融業有多少了解,其實搞不清楚。
提檔線和錄取線的區別
提檔線和錄取線的主要區別在于由誰規定的,投檔分數線是由省招辦劃定的,錄取分數線是由每個學院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二者除了以上的區別之外,還有就是錄取線會比投檔線要高些,投檔線就是該校錄取的最低分。因此大家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參考該校的投檔線和錄取線,以免被退檔。
提檔線如何確定
提檔線又叫調檔線,院校調檔分數線又稱調檔線,是指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特征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