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填報流程
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有些學校會降分填報征集志愿,而不降分的學校一般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報時,系統將會提示:“您未達到填報該院校的最低位次”。
網上提前批次填報征集志愿一般情況下有10個主要步驟:閱讀招生計劃→填寫志愿草表、填涂機讀志愿卡→登錄指定網頁→輸入用戶名和初始密碼→閱讀考生須知→修改初始密碼→在網頁上選擇志愿卡→輸入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檢查填報院校和專業是否正確→退出填報志愿界面。
提前批次征集志愿的含義
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就是部分提前批次的學校由于沒有完成計劃而再次征集有意愿報讀該校的考生填報該校志愿進行再次錄取的過程。
各個批次的學校都會征集志愿,具體查看各省征集志愿的通知和學校、專業名單,如果有意愿并且符合報考條件就填報,否則就不必理會。
考生填報高校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前,一定要認真查看擬填報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招考院網站公布的本科提前批征集計劃,了解高校有關報考要求及錄取原則。
尤其是藝術類有關高校及專業報考條件和錄取原則有所不同,提前批次填報前更要仔細閱讀相關高校招生章程,結合自身條件確定是否報考。
高考志愿怎樣填報穩妥
1、“沖”、“穩”、“保”要合理組合。高考志愿填報之前預估學校調檔線,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必須要做的事情,這直接關系到“沖”、“穩”、“保”的合理組合。
在進行“沖”、“穩”、“保”組合時,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院校,盡量保證所填院校之間有些梯度,可選擇兩三所院校在前面沖一沖;選擇兩三所院校在中間穩一穩;選擇兩三所錄取概率大的院校保底。
2、建議考生應該將平行志愿填滿,少填一個志愿就少一次投檔機會。后續批次的志愿填報,高考考生也應重視起來,除非實在不愿意,否則盡量把填好、填全,避免落選。在現實生活中,就有一部分考生,因為達到了一本線,所以在填報志愿時只填報一本院校志愿,不參加后面的志愿填報,導致檔案沒有投遞出去,于是不得不選擇復讀。
3、合理進行專業搭配。高考考生在志愿填報選報專業時不要過分追求所謂的“熱門專業”或“未來專業”,每年高考,熱門專業基本上都會“爆棚”,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有實力就罷了,如果覺得實力不夠頂尖,就要給自己“留后路”。建議對同一所院校的六個專業進行合理搭配,拉開差距。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第一步,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第二步,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第三步,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第四步,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志愿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 “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
高考查完分怎么準備報考
高考查完成績以后,各省考試院也會隨之公布本省考生位次以及本省高考分數線,同時還會公布一些相關信息,大家需要根據以上信息及自己的高考分數選擇適合的大學和專業。
在進行報考時,首先看自己的分數屬于哪個層次,然后可以先選專業和想就讀的院校所在地,做初步篩選,然后去學校官網查看想報考的院校專業分數線,最好多參考幾年的分數線、招生計劃以及錄取率,這樣更容易被錄取。報考時還要看清學校專業有沒有限制條件,有沒有專業分數極差等,這些都能降低自己的報考落榜風險。
報志愿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選專業不能看專業表面意思,因為有些專業的實質跟字面理解相差很多,所以只有深入了解以后才能知道具體是做什么的,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怎樣。此外,新高考改革以后,報志愿還有很多選考科目要求和限制,報專業時都要認真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