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錄取順序規則
1. 順序志愿
目前所有省的普通批都是平行志愿了,有的省的提前批還是用的順序志愿,所以如果不填提前批都不用管順序志愿什么意思。
順序志愿很簡單,就是按你填志愿的順序來,所以,順序志愿填報的策略核心就是直接要求穩,第一個就要選相對有把握能讀上的。
2.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區別就蠻大的,比如AB兩個大學你考了500分,填的順序是AB,你同學考了501(只比你多一分),填的順序是BA,那如果A大學只剩一個名額,你同學沒有被B校提檔情況下,就只會招你同學,因為他分數高。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以第一志愿為主,報考學校要有梯度,比如超一本線100分能上的,超一本線50分能上的,夠一本線就能上的(要參考近3年的錄取線,就低不就高);報考專業也要有梯度,該校的名專業、一般專業都要報,一般要同意調劑。除非你特想學某專業,那就降低要求,沖某校的名專業,十拿九穩,非此專業不報。如640分,報北大的通信工程沒有把握,又特別想學此專業,就報北京郵電大學的名專業通信工程。另外,報志愿也不能不冒一點風險,要“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
高考志愿錄取規則
所謂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專業+院校志愿均為并列的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就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即將考生按投檔分從高到低排序并逐個檢索,再依次檢索考生所填報的A、B、C、D、E、F…等專業+院校志愿,只要被檢索的96個志愿中已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如果未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則不能投檔。
解釋:
1、按分排序:實際上是把考生總分結合各科分數按考生科類進行的一個排名。位次排在前面的考生優先投檔。
2、遵循志愿:檢索同一個考生的志愿時,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檢索,一旦有符合條件的專業+院校志愿,該考生檔案就由省招生考試院投入該高校。
3、一輪投檔:每個考生最多只有一次進檔的機會。當一個考生檔案一旦進入一個高校,后面的志愿即使符合條件,也不再進行檢索。
填報平行志愿的技巧
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在同一批次的一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報“熱門”院校,也不要全部填報“冷門”院校。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在全省的位次、身體條件等,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中填報2~3個比較“熱門”的院校,填報2~3個比較“冷門”的院校(以填報5所院校的批次為例),一旦“熱門”投不出去,還有“冷門”的院校保底。
將自己最希望就讀的學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
盡管是平行志愿,但還是有先后順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檔的順序。在一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將你最想就讀的院校填在前面的位置,如果你填報的平行志愿中有三所院校滿足投檔條件,那么你的電子檔案就會投到三所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最好把院校志愿填滿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填報的院校志愿越多,被投檔的機會就越大。不過要提醒考生注意,不要僅僅為填滿而填滿,所填報的院校一定是你被錄取也不會后悔的喔。
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
1、志愿填報時可以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2、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高考志愿填報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