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征集志愿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唯有第一次常規的志愿錄取結束之后,征集志愿的填報和錄取工作才開始。
2、由于征集志愿的學校與專業、考生需不需要填報、高校錄取分數投檔等項都不確定。所以考生要密切關注錄取征集志愿的進度。要注意當地官網或主媒信息,保證能夠準時填報,隨時保持聯系上的暢通無阻。
3、征集志愿階段,高校的錄取分數未必會降低。
有的考生認為,出現在征集志愿名單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檔錄取時沒能錄滿,那征集志愿時的錄取分數一定會有所降低,而事實卻是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時,錄取分數不降反升。
在哪里查征集志愿院校名單
1、征集志愿學校名單查詢方式
每一批次錄取工作結束之后,各省市的教育考試院都會公布對應批次學校和專業的缺額名單,考生如果想要查詢相關名單,一定要及時關注各省市教育考試院或省招生辦最新發布的關于征集志愿的公告。
2、征集志愿填報方式
征集志愿同樣采取網上志愿填報的方式。想要填報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登錄登錄各省市教育考試院或招生辦官網,確認自己的錄取狀態。如果確實未被錄取,就可以按照規定的流程填報征集志愿。
在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內,未被投檔且滿足成績等條件要求的考生可以選擇填報征集志愿。考生應確認自己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已被錄取、預錄取及閱檔狀態的考生不可填報。
剩余計劃量大的院校或專業可能會降分征集志愿,考生應進一步查閱擬報高校招生章程的對應內容,全面了解專業情況和學費標準。以及征集志愿投檔時,將以當次征集的志愿為投檔依據,即使原來報有這些學校志愿也須重新填報。
填報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項
先確認自己的錄取結果,已錄取的考生無法填報征集志愿。查詢自己被退檔的原因,避免征集志愿時犯同樣的錯誤。比如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被退檔,在征集志愿時最好勾選專業服從調劑。
考生需及時關注征集志愿的時間,由于征集志愿都是在本批次錄取結束以后,就直接開始,可能報考時間只有一天,所以需要提前把目標院校近兩年的征集志愿錄取情況認真分析,科學填報,以免錯失機會。考生若未填報征集志愿,則視為自動放棄。
征集志愿可能不止一次。考生一定要關注各省招生辦官網等渠道公布的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及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名單。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所在省市的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征集志愿。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征集志愿錄取分數線未必會降低,可能不降反升。為避免應身體條件和成績不符合錄取條件而被退檔,考生要看清報考條件。比如對性別有限制的專業、對單科成績有要求的專業以及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要求的專業。
征集志愿填報的技巧
如果是非熱門很好的大學的話,往往都是錄取不滿的,所以錄取的幾率還是挺大的,主要是要看報考學校還差多少人,差的多的話就沒問題的,而且會盡量滿足第一專業,只要這個專業第一志愿沒錄滿。
由于征集志愿是按平行志愿的填報模式,因此,志愿之間一定要有適當的梯度,不能將院校志愿全部填為熱門高校。還該應根據“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來填報,冷熱搭配,增大投擋成功的幾率。
這里要特別提醒,征集志愿是每個批次最后一次被錄取的機會,因此,一定要規避高校招生章程中標明的“禁區”,同時盡可能填寫專業服從調劑以增加錄取保險系數。
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
征集志愿時間為每一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之后,大家要時時關注考試院最新動態,因為征集志愿填報時間一般在半天至一天左右。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最后一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的計劃。
征集志愿一般有3次機會,分別是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和高職征集志愿,對于在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未達到招生計劃的院校要另當別論,院校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即未達到招生計劃的院校進行缺額計劃招生,為落選的考生提供了二次填報該批次志愿的機會,考生一定要把握住機會。此外,部分缺額計劃較多的批次可能進行二次征集志愿,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具體時間大家要密切關注官方教育網站發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