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的專業(yè)有先后順序嗎
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將不再檢索其他志愿。如果某位考生的投檔分數(shù)符合A院校投檔條件,則會向A院校投檔,在此情況下,該生的投檔分數(shù)即使符合B、C、D等院校的投檔條件,也不會再被檢索和投檔。更不會反向檢索投檔,如先檢索D,再檢索C或A。
既然平行志愿的專業(yè)也是有一定順序的,那么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填寫的幾所院校要有梯度,堅持“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的原則,而且,最后兩所院校一定要作為保底學校。否則,如果前面的院校沒錄取上,后面幾所院校也很有可能錄取不上,導致無效志愿。
怎樣把握好平行志愿填報順序
“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墊一墊”,即把握好沖、穩(wěn)、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在填報平行志愿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放在第一梯隊,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放在第二梯隊,再分別安排一定數(shù)量的“保守”院校和“墊底”院校,以防萬一。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校”的投檔分數(shù),也有相應院校可讀,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要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能無原則地沖高。當然,每個梯隊安排幾所院校則根據(jù)自身情況及意愿而定。
平行志愿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就是你所填的五個學校(或幾個)的地位一樣(傳統(tǒng)的是第一第二差很多),就是你選五個學校,按順序排下來(一般是由高到低的錄取分數(shù)排列),檢索的時候按順序檢索下來。
拿一本來說, 如果你一本第一個志愿(學校)達到該校提檔線被投檔了, 被錄取了就被錄取,后面志愿就作廢了。
如果投檔了被退檔,那你的其他一本志愿也是作廢,下次檢索就是檢索二本志愿。 如果你一本第一個志愿(學校)沒有達到該校提檔線,電腦就會檢索你第二個志愿,看是否達到第二個學校提檔線。如果達到,像上面一樣。如果沒到再檢索第三志愿。 如果你被提檔了,只有兩種結果,1、錄取2、被打到下一批次。
平行志愿錄取方式是什么
平行志愿錄取方式是將你所填報的志愿在錄取過程中都作為第一志愿,錄取時是按照分數(shù)段從第一志愿開始檢索,檢索到符合條件的志愿就投檔給志愿學校,由志愿學校組織錄取。
在填報平行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長應該提前掌握好各高校及專業(yè)的詳細信息。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考生應該對于全省的投檔線、心儀的學校及專業(yè)往年的錄取分數(shù)線以及考生的成績在本省的排名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填報平行志愿的技巧是什么
沖一沖、保一保、穩(wěn)一穩(wěn)”是填報志愿的一般規(guī)則,也就是說你所有的志愿,要拉開檔次,比如5分一個檔次,把好的大學往前填寫,差一點的放在最好保底,如果志愿過于扁平,就會由滑檔的危險。
9所院校可以采取“333”陣型排列,選擇3所學校填在前面沖一沖,填報希望夠得著的理想高校;選擇3所學校填在中間穩(wěn)一穩(wěn),填報與自己高考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選擇3所學校填在后面保一保, 填報錄取概率比較大的學校。學校排序要注意,要將自己最希望就讀的學校排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