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么填比較好
高考志愿怎么填比較好
1、平行志愿梯度要拉開
現在的高考報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檔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沒有區分度的學校,那么很可能會面臨,全部投檔完后未被錄取,然后退檔的情況。志愿填報只有一次機會,大家要考慮到志愿之間拉開梯度,保證自己能被錄取。
2、服從調劑,增加錄取機會
如果在志愿填報時候,沒有勾選服從專業調劑,一旦報考專業錄取滿了,就失去了校內調劑的機會。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服從專業調劑,也會有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對于是否調劑,大家要統籌考慮,是希望能夠去大學,還是去追求喜歡的專業,一定要做好取舍。
3、不盲目追求熱門專業
每年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大家最為關心的就是什么專業好。有不少家長和考生,一味追求熱門專業,也不考慮個人興趣愛好,結果去讀大學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另外,熱門專業,由于報考的人數比較多,往往會出現扎堆現象,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高,那么就不要盲目追求熱門。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不要錯過規定填報時間
考生未在規定時間上網填報視為放棄填報志愿。在規定時間內,考生可以不受次數限制上網填報或修改,網上填報志愿截止時間為截止日下午5時,過時將關閉網報系統,不能填報或修改。
2.首次登錄要改初始密碼
考生本人對自己的密碼負責,務必要妥善保管好密碼。若忘記或遺失密碼,可以憑準考證和身份證向縣市招辦申請恢復初始密碼,恢復初始密碼后,考生應及時登錄系統更改。密碼設置不能過于簡單。
3.上網填報有時間限制
考生每次登錄網報系統后填報時間為30分鐘,應在30分鐘內完成志愿填報,若超過30分鐘,系統將自動退出。如果考生還要填報或修改,可以在15分鐘以后再次登錄網報系統。
4.記住“保存”和“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完成、檢查無誤后,一定要點擊“保存”按鈕,將填報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網報系統。在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離開計算機時,一定要選擇“安全退出”,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避免密碼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5.避免草率填報、多次修改
高考志愿的重要性決定每一位考生必須慎重填報每一批次的每一個志愿,先填寫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時間反復斟酌;對照擬好的志愿草表在網上一一填寫,不容易出現錯漏。
省招辦表示,在網上草率填報、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現失誤。
6.不要在截止前集中填報
從往年網報情況看,考生如果在填報志愿截止時間之前集中突擊填報志愿和修改志愿,會導致網絡訪問流量過大,網絡不暢,網速緩慢,結果考生不能及時登錄指定網站,無法順利填報。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是沖還是穩
第一志愿填報沖一沖的院校是可以的,風險就是可能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而不服從調劑就面臨退檔;因此不太適合目前考生填報了。而第一志愿直接就填報保底志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除非是那些接近分數線的考生,穩和保根本就沒什么區別的那種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填報保的志愿。
但這樣的前提條件是要建立在自己的分數是足夠可以去進行這樣的沖刺,如果自己的成績沒有達到一個歷年分數線上面,那大家去選擇搏一搏的話,那只能是名落孫山。
所以在這里是比較建議大家去參考一下所要報考學校的歷年分數線,對比一下自己的一分一檔線,并進行一個專業的數據分析,并且給學校招生辦打電話進行確認分數線的情況,在做好相應的措施后,并且相信自己的分數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情況下,是可以冒險而為之的。
提前批順序志愿錄取規則有哪些
1、提前批不錄取不影響正常批次錄取。如果自己無所謂專業,有機會一定大膽沖一沖名校,不錄取不會影響正常批次錄取。
2、提前批是順序志愿,是第一志愿優先然后分高者先錄取,第一志愿非常關鍵,這就有低分沖名校機會;如果保錄取,第一志愿千萬別沖。
3、提前批分一本提前批,二本提前批,兩個批次。如果自己保錄取,比如軍校警校,一本提前批次院校失敗,二本提前批院校還可以有機會;如果只是沖名校,二本提前批次不要隨便填,一旦被錄取,后邊就沒有機會參加正常批次錄取了。
4、第二、第三志愿為備用志愿,一般用處不大,只有第一志愿不足時才會有機會。如為了保錄取,應選多年需要征集志愿的院校;如為了沖名校,不可隨意選,以免被誤錄取。
5、提前批次種類不一,報名途徑、招生條件、錄取流程、時間節點均與普通批次不一樣,體檢、體測、面試、政審、身體素質要求不一,需要每個家長了解每個種類的具體情況,以免錯過機會。
填報志愿需要知道的事情有哪些
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
以成績為基礎。高考成績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去向。
看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考慮興趣愛好、專業就業等因素。專業是考生志愿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