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與分配練習題及答案(2)
收入與分配練習題答案
1.A [解析]此題考查分配方式。國有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故答案為A。股票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
2.B [解析]本題考查維護公平的措施。增加各階層的收入不利于縮小收入差距,故排除①。社會公共物品針對全體社會成員,故排除④。②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故答案為B。
3.C [解析]此題考查維護公平的措施。①有利于縮小居民收入差距,③有利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故①③正確。②主要調節進出口
4.B [解析]此題考查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提高勞動者報酬,有利于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從而促進生產發展,可見提高工資符合企業長遠利益,故答案為B。此題強調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排除A。此題強調提高勞動者收入,排除C。科技進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根本途徑,排除D。
5.D [解析]本題考查財政的作用。某省財政逐年加大對教育、社會保障D。
6.A [解析]材料強調調節國家收入和居民收入的關系,排除①。減少財政支出不利于通過再分配調節收入差距,排除④。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可以調節國家收入和居民收入的關系,故②正確。大力發展經濟是促進國家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長的決定因素,故③正確。
7.D [解析]擴大國債發行規模,會形成社會購買力,增加社會總需求,因此①中傳導邏輯錯誤;大幅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增加市場貨幣流通量,屬于“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與題干要求的強力推進改革不符,舍去③;②④符合題意,答案選D。
8.D [解析]此題考查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稅收起征點提高,稅收減少,財政收入減少,排除①。財政收入增長,并不意味著支出減少,排除③。財政收入的增長,表明
9.A [解析]增發國債,加大財政補貼,能夠促進生產和消費的發展,故①正確。降低稅率,可以促進企業發展,增加消費,故②正確。紙幣不能隨意增發,排除③。降低利率屬于貨幣政策,排除④。
10.A [解析]此題考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意義。8月份該企業的經營額是100萬元,其應該繳納的營業稅為100×5%5(萬元);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增值額,該企業的增值額為30萬元,應繳增值稅為30×15%=4.5(萬元)。實行“營改增”后,該企業會增加5000元收益,征收增值稅有利于促進生產專業化發展。故答案為A。
11.C [解析]此題考查稅收與稅率的關系。拉弗曲線反映的是稅率與稅收之間的關系。政府提高稅率,自然會使稅收增加,但如果稅率太高,企業和勞動者積極性就會受到壓抑,進而減少投資和工作時間,這將導致稅收的減少,所以稅率的制定必須綜合考慮企業和勞A點是政府獲取稅收收入的最佳稅率選擇,但不是宏觀調控的最佳選擇,故②錯誤。
12.B [解析]在小明和他爸爸的這次消費中,該餐館應繳納的稅額是:200×5%=10(元),不開發票,就意味著餐館偷稅10元。如減去4元的飲料成本,應是餐館在偷稅的基礎上多獲得6元的收益,但餐館偷稅額仍是10元,這是不變的。另外,消費者不開具發票,也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所以本題選B。
13.(1)①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促進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障。②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發揮財政和稅收的作用,整頓分配秩序。④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
(2)①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拓寬了農民收入來源,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②公平是效率的保障,通過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保障了農民的合法權益,調動了農民參與生產的積極性。
[解析]第(1)問考查維護公平的措施。可以立足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以及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來分析。第(2)問考查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通過“土地流轉”可見健全了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通過制定保障農民權益的分配方案,提高農民收入,可見公平對效率的促進作用。通過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可見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14.(1)信息:①2010—2014年,GDP總量不斷增長,但增速在緩慢回落,表明我國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②經濟總量的增長帶來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較大幅度增長,但增速在2012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這表明我國更加注重協調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系。
影響:①有利于理順國家、企業、個人的分配關系,維護社會公平。②有利于發揮財政維護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作用。③財政收支結構的優化,有利于拉動企業生產,擴大國內消費,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2)①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H省加大教育、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有利于促進社H省加大科學技術、節能環保、農業等支出,有利于資源合理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③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從數量和增幅上看,H省財政支出高于財政收入,這有利于刺激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解析]第(1)問考查經濟信息。表格表明2010—2014年,我國GDP總量增長,增速下降,可見經濟質量提高;財政收入和支出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增速在2012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可見收支結構優化。財政收入增速下降,首先有利于調節分2)問考查財政作用。通過教育、社會保障支出,可見財政維護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通過科技、環保支出,可見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過財政支出高于收入,可見財政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實施,體現了財政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