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與分配練習題及答案
收入與分配練習題
1.下面是張師傅一家的收入一覽表,該家庭按勞分配收入所得一共是( )
張師傅(國有企業職工) 妻子經營雜貨店 兒子(外資企業職工) 工資5000元 30000元 工資,6000元
股票20000元 技術入股,20000元 A.5000元B.11000元
C.41000元D.25000元
2.如下圖所示,有利于實現社會結構由“金字塔型”向“橄欖型”轉變的措施是( )
①改革稅制增加社會各階層收入 ②不斷加強社會保障體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3.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通過稅收制度改革,推動社會公平。下列經濟措施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①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②降低出口關稅 ③實施結構性減稅 ④降低營業稅起征點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效率工資理論認為,勞動生產率與工資水平呈正相關關系。企業支付高工資會增加成本,但可以通過提高員工隊伍素質、提高員工努力程度、降低離職率等得到更多的收益。效率工資理論說明了(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
B.讓勞動者分享發展成果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
C.擴大消費需求是促進生產發展的重要措施
D.提高工資水平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根本途徑
5.立國之道,唯在富民。近年來,某省財政用于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長,2014年達到75.6%。這些支出( )
①能夠有效促進財政收支平衡
②強化了財政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③有助于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
④能夠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下列措施有利于實現漫畫中“雙贏”目標的有( )
①降低企業的稅率 ②國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③大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④減少財政支出和財政赤字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7.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沒有簡單地擴大赤字以實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強力推進改革,使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這表現在( )
①擴大國債發行規模——增加社會總供給——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②減免月收入3萬元以下小微企業稅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③大幅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增加市場貨幣流通量——擴大投資需求促進生產
④積極推進市場化改革——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與創造力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8.2015年1—8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35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我國財政收入的增長( )
①表明我國稅收起征點相應提高 ②建立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 ③表明國家財政支出總額逐步減少 ④為國家職能的發揮奠定了基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擠進效應”是指政府采用擴張財政政策時,能夠誘導民間消費和投資的增加,從而帶動產出總量或就業總量增加的效應。下列能夠產生“擠進效應”的舉措有( )
①國家增發國債,加大財政補貼 ②降低稅率,提高征稅起征點 ③國家增發紙幣,加快貨幣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儲蓄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15年我國繼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假定A運輸企業8月份在經營活動中可獲得運輸勞務收入100萬元,相關運輸成本70萬元。其他情況不變,營業稅和增值稅分別按5%和15%計算。“營改增”后該企業8月份的收支情況及影響是( )
A會增加收入5000元,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
B.會因稅的變化而增加10萬元負擔,
C.雖減少收入1萬元,但可以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問題
D.會增加收入4萬元,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
11.拉弗曲線(如右圖所示)描述了稅率和稅收的關系。
它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稅收政策必須考慮企業和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②A點是我國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最佳稅率選擇
③確定稅率應充分考慮企業產品的價值和
④稅率超過了一定的范圍將導致稅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③④
12.某餐館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小明和爸爸去該餐館吃飯共消費200元,在結賬索要發票時被告知,如果不要發票,可以獲得一瓶價值4元的飲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
①使餐館少繳納6元稅款 ②使餐館多獲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經濟上富裕是構建和諧中國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
材料一 某省人大會組織2~3倍。行業內部普通員工和高管薪酬差距達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材料二 某市通過促進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打破傳統的農村勞作經營模式,推動“土地流轉”, 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與多種
(1)結合材料一和經濟知識,運用收入與分配的有關知識,請你為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分配公平建言獻策。(14分)
(2)結合材料二和經濟知識,分析說明該市是如何通過調整分配關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12分)
14.(26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國經濟指標(GDP及其增速和財政收支增速)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GDP(億元) 401513 473104 519470 568845 636463 GDP增速(%) 10.5 9.3 7.7 7.7 7.4 財政收入增速(%) 21.3 25.0 12.9 10.1 8.6 財政支出 增速(%) 17.8 21.6 15.3 10.9 8.2 材料二 2015年4月16日,H省財政廳信息顯示,一季度,H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48.8億元,增長11.6%;財政預算支出1243.9億元,增長14.9%。在各項支出中,一般支出控制嚴格,重點支出保障712.5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7.3%;全省教育、文化體育與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支出分別增長20.6%、17.2%、111.4%,全省科學技術、節能環保、農業等支出分別增長35.6%、46.4%、35.8%,均高于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幅,財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越來越明顯。
(1)請對材料一中的經濟信息進行解讀,并分析這一現象對我國收入(14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財政的作用的知識,談談你對H省增強財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的理解。(12分)
下一頁查看>>>收入與分配練習題答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