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及答案(2)
25、(1)材料一:“包容性增長”從國內講,首先是和諧增長、科學增長。其次是對低收入人群有利。財富分配應該是公平的,讓大家都在增長中獲得利益。第三,這種增長應該有利于社會發展、公共服務和精神文明建設。從國際講,“包容性增長”應該是一國的經濟增長不應該去損害或者抑制另一國;國家跟國家之間應該是協調、和諧的增長,是共贏和多贏的。
材料二: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今后五年將更致力于全面均衡發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控制收入差距擴大,在“十二五”規劃中實現“國富”到“民富”的轉變。
請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實現“包容性增長”向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議。(12分)
26、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結合材料,說明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上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哪些觀點。(12分)
27、“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科技是關鍵,我國既要立足國內自主研發,也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消化吸收引進再創新。
結合上述材料,我們會得到哪些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啟示?(12分)
28、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取措。必須堅持改善民生和擴大內需的內在統一,更加注重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來某劃發展,把增加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增強經濟發展拉動力。
結合材料,運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說明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系。(8分)
29、當前,收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世界經濟緩慢增長,全球需求結構明顯變化,對我國穩定和拓展外需形成新的壓力;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內需潛力巨大是促進我國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優勢;而經濟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諸多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擴大內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任務。“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注重發揮投資與消費的協調拉動作用。
結合材料,從唯物辯證法角度,分析說明我國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的正確性。(8分)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答案:
1~5.ADBAD
6~10.CCCCA
11~15.CDCDD
16~20.DAABD
21~24.BBDC
25.①矛盾即對立統一,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政府要正確分析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不同方發展階段上有不同的特點。要正確分析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特殊性,制定解決的相應的措施。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居主導地位,起決定作用。要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抓好經濟發展。次要矛盾的解決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解決,恰當解決好次要矛盾,促進主要矛盾的解決。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連接,不可分割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上都會遇到同樣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別國經驗。(每點4分,只要回答三點即可得滿分)
26.①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要學會優化結構。因此,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推動作用,要發揮正確意識的作用。因此,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③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主次矛盾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抓主要矛盾。因此,必須: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④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體現了這一點。
(每點3分)
27.①啟示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根據事物之間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在全球氣候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與低碳經濟相關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人類應該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②啟示我們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人類根據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需求可持續的發展,提高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③啟示我們既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也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最大發揮,同時注意結構優化,使整體功能最大發揮。發展低碳經濟既要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入手,也要從產業鏈入手尋求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④啟示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明確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促進新事物成長。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我們應明確發展低碳經濟階段性特征,努力促進新事物成長。
⑤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啟示我們既要重視內因的作用,也要重視外因的作用,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發展低碳技術,立足于國內自主研發,也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⑥啟示我們要堅持適度原則、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啟示我們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準備走曲折的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
⑦啟示我們堅持矛盾分析法,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我們既要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入手,也要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考慮,抓住科技這個制約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實現科學發展。
(每點3分,答出4點即可)
28.①任何事物都包含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即對立統一。(2分)
②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在國家財力一定的情況下,二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但二者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發展經濟為改善民生提供物質基礎和保障;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3分)
③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地看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3分)
29.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是根據國際需求結構的變化和我國內需潛力巨大的特點做出的正確決策;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和起決定作用,要求我們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因此把擴大內需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任務;
③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擴大消費需求有利于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④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內需潛力巨大是促進我國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優勢,因此經濟發展要立足于國內需求。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