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公民政治生活檢測題(2)
高一公民政治生活檢測題:主觀題
26. (2011•廣州質檢)高一(1)班黑板報有這樣的兩組材料(如下),引發了不少同學思考。
【世博與市民同行】
2010年8月8日,我國第二個全民健身日到來之際,上海以世博會開幕100天為契機,在全市組織各種體育健身活動。此外,各區縣、街鎮也開展以貫徹《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15周年成就為內容的宣傳活動。根據《條例》要求,上海市全民健身聯席會議正式成立并召開第一次會議。就《上海市市民體育健身條例》修改意見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征求意見稿)》進行交流和探討。
(1)你作為一名市民,你認為此次討論有何意義?(6分)
【共享世博】
作為展示各國經濟、科技和文化綜合實力的“經濟奧林匹克”世博精神可以提煉成“歡聚、溝通、展示、合作”八個字。2010上海世博會是一次商機無限、市場空間巨大、各參展方均享受到明顯共同利益的盛會。
根據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2)平平同學說,如果我是一名世博會志愿者,一定盡我所能地竭誠為國內外游客服務。請從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6分)
27. (2011•煙臺質檢)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走過了難忘的日日夜夜:
時 間 舉 措
2006年9月26日 醫改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在網上開通“我為醫改建言獻策”欄目,并通過熱線電話,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2007年3月23日 工作小組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等機構開展“醫改總體思路和框架設計”的獨立研究
2008年4月11日 溫家寶主持召開醫改工作座談會,聽取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和流通企業負責人、教師、城鄉居民等群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2008年10月14日 新醫改(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布,問計于民
2009年2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醫改文件
注: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公布。《意見》要求“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
(1)請指出上述材料所體現的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3分)
(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什么重大意義? (6分)
28. (2011•沈陽模擬)某校高一年級為了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學習政治生活的熱情,組織了一次漫畫展,下面是某班展示的漫畫,請你賞析。
你作為一名公民,面對漫畫中的腐敗行為,你將如何去做?(12分)
29. (創新題)伴隨我國基層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不斷高漲。某校高三(5)班學生,以“公民的政治參與”為主題,進行了一次社會調研,請你參與。
【走進村民自治】
2010年5月11日,東港山鎮窟窿山村 “兩委”換屆選舉基本結束,新一屆“兩委”成員高票當選,一次選舉產生。值得一提的是,窟窿山村的無候選人“直選”改進了以往單一的“兩推一選”選舉方式,使廣大村民擁有充分行使民主權利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此次選舉,村民選舉參選率達到98%以上,素質好、能力強、作風正的人走上了村委會的領導崗位。
(1)近年來,村民為什么踴躍參加村委會的換屆選舉?(6分)
(2)假如讓你參選,為了爭取當選,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3分)
【關注身邊生活】
李明是一名高一學生,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幾位老人在寒風中下棋,就想:要是老人們能有一個安定的活動場所就好了。于是,給居委會主任寫了一封“建立老年人活動站”的建議書。居委會對此非常重視,經過多方努力,社區老人終于有了自己的家——“老年之家”。
(3)從《政治生活》的角度,談談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8分)
高一公民政治生活檢測題答案:
6. D 【解析】讓公民參與決策,并非什么事情都讓公民來決定,故排除①。
7. A 【解析】由 “城市居民參與民主管理情況的調查”可知選A。
8. A 【解析】本題是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考點為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的優點。故選A。②為間接選舉的優點。③為等額選舉的優點。
9. 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在圖表漫畫中解讀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題的關鍵是把握準“根本原因”這一要求。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故選D。
10. 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在圖表漫畫中解讀信息的能力和對公民政治權利與自由的理解。從漫畫中可知公民對聽證會的召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對聽證會的召開進行了監督,故③④符合題意,①不是公民的權利,排除。②不符合題意。
11.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權利,因而體現了①②④。③說法不恰當。
12.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從原則中可以看出,作為受益人的農民,同時也必須承擔交費的義務,因此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故選B。
13. A 【解析】本題的題意是講城鄉按相同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對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積極意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并不僅僅是農民的基本政治權利。C、D不符合題意。故應選A。
14. 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對我國國家性質和公民政治權利與義務的理解。從材料可知征求意見體現了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故選A。③④說法錯誤。
15. D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要注意把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的途徑區分開。①③是民主監督的途徑,故排除。
16. A 【解析】公民通過QQ議政,對政府決策提出建議,可見屬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故答案為A。重大事項社會公示,主要指將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決策向社會公示,聽取意見和建議,此題沒有體現,排除B。此題沒有涉及公民政治權利的廣泛性,排除C。主要途徑說法錯誤,排除D。
17.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農民工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反映自己的利益與意志,可知其行為是參與民主決策。
18. D 【解析】從漫畫中公民積極參與基層選舉可知本題實質是考查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故答案為D。
19. 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基層民主自治的認識。②④說法錯誤,排除。
20. C 【解析】回答本題時要注意題意指出的“檢舉”這一關鍵詞,則可知公民在行使監督權。A、B、D三項本身錯誤。
21. C 【解析】本題實質是考查學生對民主監督意義的認識,②說法太絕對,不符合事實,故排除。①③④與題意相符。
22. D 【解析】借助網絡進行的這種“政府—民間”的互動模式,拓寬了公民參與政治的途徑,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對政府的民主監督,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的實現,也有利于政府廣泛了解民意,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故③④的說法正確;①中“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說法不確切,與我國的國情不符合;質詢權是人大代表的權利,故②的說法錯誤。組合型選擇題要充分運用排除法。
23. B 【解析】從材料可知公民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這表明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增強,參與政治的渠道拓寬。故②③符合題意,①與題意無關。公民的政治權利并沒有擴大,故④說法錯誤。
24. B 【解析】公民旁聽人大會議有利于公民與人大代表的溝通,故屬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25. D 【解析】此題主要涉及了人大與公民的關系,沒有涉及政權建設,排除A。這樣做能夠防止腐敗,但不能根除腐敗,排除B。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但不能保證不出差錯,排除C。
26. 【解析】設問一:主要考查了民主決策的意義。就《建身計劃》進行討論,這是民主決策的體現,所以我們應該從公民與政府兩個角度分析民主決策的意義。
設問二:主要考查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解答此題關鍵要明確為國內外游客服務,所以涉及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解答此題首先明確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其次認識公民應該承擔的義務,再次明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如何行使。
【答案】(1)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就《建身計劃》征求市民意見,保證了公民的政治自由,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2分)②就《建身計劃》進行討論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推動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2分)③就《建身計劃》進行討論,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執行。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2分)
(2)①作為世博會志愿者必須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正確處理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分)②志愿者為游客服務時要依法行使公民權利,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2分) ③志愿者服務游客時要把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維護國家形象,負起社會責任。(2分)
27. 【解析】設問一主要考查了民主決策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屬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召開專家座談會屬于專家咨詢制度;向社會公示屬于社會公示制度。
設問二主要考查了民主決策的意義,應該立足公民和政府兩個角度來分析。
【答案】(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3分)
(2)①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2分)②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2分)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2分)
28. 【解析】此題強調了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所以,首先應該明確監督的途徑,其次認識如何行使監督權,最后明確有序參與的原則。
【答案】(1)公民可以通過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等方式,就腐敗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3分)
(2)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3分)
(3)行使監督權要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3分)
(4)遵循法律、法規,依據一定程序實施監督權,做到公民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3分)
高一政治公民政治生活檢測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