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怎樣有效復習
1、正確處理時政熱點與課本知識的關系。從近幾年的高考政治試題來看,無論內容多新、形式多活,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識的支點,這就是說“題在書外,理在書中”,一切試題都是課本知識的深化、擴展和推移。所以想要更好的做題,想要做對題,就要做好知識與實際問題的結合,要明確高中政治課本知識是認識理解現實熱點問題的“工具”,要在高中政治課本中為熱點問題“尋根”,運用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說明熱點問題。
2、強化政治書寫規范和格式
無論是高考語文還是高考政治歷史等書寫不規范,卷面欠整潔或表述不當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考試得分。所以,字跡差,答題習慣差老喜歡涂涂畫畫的同學,盡量把字練一下,習慣改一下吧。不要求寫得多好,但至少字跡工整,卷面干凈爽利。不然高考真的會吃大虧。
高考政治復習的方法
1、制定奮斗目標,積極備考
高三復習時學生很難保持較長時間的學習興趣,往往產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況。表現為應付式地看教材,過分地依賴教師,很少會主動采用做政治筆記等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很少帶著問題閱讀政治教材,老師要求識記的知識點就死背,這顯然不利于歸納、比較、分析和概括等學科能力的培養;對考試麻木不仁,很少進行反思等。
要改變學生學習現狀,就需要學生產生自我實現的動機——考入理想的大學。在有了實現自我的動機下,使學生在“集中注意”、“加強努力”、“學習持久性”和“挫折忍受力”等方面發揮出更大潛能,從而改變那種“要我學”的現狀。
2、閱讀教材,安排復習
制定政治復習計劃。學生根據聽老師講解,制定自己學習的計劃,把整個課程內容做合理安排,做適合自己的政治復習計劃,讓自己復習時吸收得更好,在知識運用和考試中更得心應手。
讀透政治教材。從歷年高考主觀試題的參考答案中可以發現:答案=教材語言(約占60%)+時政語言(約占5-10%)+材料語言(約占25-35%)。政治要得高分必須對教材內容很熟。閱讀是學習的地基,它既是學習的開端,也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高考政治復習的技巧
1、政治科考試的最大特點是和當年的時政結合緊密。因此“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書”的做法無疑也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時政。步驟有兩個:
第一,在平時注意把當月的重點時政記錄下來,并作一歸類。可以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科技類、體育類等,特別要注意各個領域內的重大時政。
第二,在積累政治時政的過程中,把其與課本的復習相結合,學會自己命題。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時政,用所學的政治知識自己跟自己提問,同時要注意平時考試中知識點和時政的結合角度。
2、夯實基礎有所突破
由于考試的要求發生了變化,所以學生在應對考試的時候,不可能每個知識點都能準確掌握,往往是只找那些認為重要的,這樣就留下了知識的死角。政治一輪復習,雖不是面面俱到,但卻是對知識體系的建構,明確要求學生建立四本教材的體系框架,逐個落實知識的層次要求,做到“點”、“線”、“面”的統一。
1.點要“實”:
每個政治知識點要求實實在在的理解,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知識一定要在老師和同學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消化,能做到凡是老師提到的考點知識都能準確回憶,并準確到哪一本書哪一課哪一個知識點。
2.線要“清”:
在點的基礎上,理順點與點之間的關系,形成清晰的線。經濟生活的市場線、文化生活的文化的作用線、政治生活的政府線、生活與哲學的唯物論線等等,以線為串,串起一個一個的知識點,做到線線清晰,線線明確
3.面要“廣”:
點和線所形成的面要廣而寬,在學科范圍內,要有經濟面、政治面、文化面、德面、情感面、文學面等等。
政治怎么答題
1.不留空白就能得分。會的題爭取答得更完美,以獲得高的分數。而不會的題,尤其是一些大題,可以把問題變通后再抄一遍,這樣多少能爭取到幾分,這也是政治考試的特點——只要寫了就可以酌情給分,所以千萬不要在試卷上留空白,尤其是大題。
2.合理安排時間。最后一道大題中的最后幾問,非常易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學生是否有時間。所以,要爭取高分,首先要保證交一份完整的答卷。
3.思路清晰、有條理、符合規范。關鍵詞、觀點術語等一般擺在第一句,先將原理寫出來,在聯系考題里的實際情況展開論述,在各個原理前要標上順序。
政治答題技巧:用寫作文的方法來做非選擇題
把論述的觀點和答題要點以成文的形式來回答,便于在考試中得高分。大家都知道,非選擇題實際上就是主觀題,主觀題是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包括在閱卷時,都只是提供參考答案,按要點來給分。按答題要點給分的關鍵就是讓閱卷的老師看到你的答題要點。
因此,在做政治考試的非選擇題時,可以把論述的內容當作文章來寫,把觀點凝練在首句,然后再展開論述,這樣可以給閱卷老師一目了然看到你的核心觀點,如果展開論述的內容也比較豐滿的話,很容易得到高分。此外,在做非選擇題時,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么答題下去,也要盡可能把答題卷寫滿。這樣做至少還可以得一個印象分,說不定高考能不能上線就差這幾分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