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考前模擬考試卷帶答案
2017高考語文考前模擬考試卷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2)、豈無山歌與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3)、故木受繩則直, 。荀子《勸學》
(4)、 ,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頤《愛蓮說》
(6)、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五)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
張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廣平推官。稍遷漢中同知。入為順天治中,累進尚寶丞。高拱以內閣兼吏部,其妻,孟男姑也,自公事外無私語。拱憾之,四歲不遷。及拱被逐,親知皆引匿,孟男獨留拱邸,為治裝送之郊。張居正用事,擢孟男太仆少卿。孟男復不附,失居正意,不調。久之,居正敗,始累遷南京工部右侍郎。尋召入,以本官掌通政司事。
萬歷十七年,帝不視朝者八月,孟男疏諫,且言:“嶺南人訟故都御史李材功,蔡人訟故令曹世卿枉,(奏)章并留中①,其人系兵馬司,橐饘②不繼,莫必其生,虧損圣德?”帝心動,乃間一御門。其冬,改戶部,進左侍郎。尋拜南京工部尚書,就改戶部。時留都③儲峙④耗竭,孟男受事,粟僅支二年,不再歲,遂有七年之蓄。水衡修倉,發公羨二千金助之。或謂奈何耘人田,孟男曰:“公家事,乃畫區畔耶?”南京御史陳所聞劾孟男貪鄙;吏部尚書孫鑨言孟男忠誠謹恪,臺臣所論,事由郎官。帝乃留之。孟男求去,不允。再疏請,乃聽歸。久之,召拜故官。
三十年春,有詔罷礦稅。已,弗果行。孟男率同列諫,不報。加太子少保。五上章乞歸,不許。時礦稅患日劇,孟男草遺疏數千言,極陳其害,言:“臣備員地官,所征天下租稅,皆鬻男市女、朘骨割肉之余也。臣以催科為職,臣得其職,而民病矣。聚財以病民,虐民以搖國,有臣如此,安所用之?臣不勝哀鳴,為陛下杞人憂耳。”屬其子上之,明日遂卒。南京尚書趙參魯等奏其清忠,贈太子太保。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一百九》)
①中:宮中。 ②橐饘:飯食。 ③留都:指當時的南京。 ④峙:儲備。
2.下列各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拱憾之,四歲不遷 憾:怪罪
B. 乃間一御門 間:抄小路
C.發公羨二千金助之 羨:羨慕
D. 蔡人訟故令曹世卿枉 枉:冤枉
3.下列各項中,都能表明張孟男“敢于直諫”的一項是(3分)( )
①帝不視朝者八月,孟男疏諫 ②親知皆引匿,孟男獨留拱邸
③臣不勝哀鳴,為陛下杞人憂耳 ④莫必其生,虧損圣德
⑤公家事,乃畫區畔耶 ⑥聚財以病民,虐民以搖國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張孟男為人正派。他的姑父是內閣大學士兼領吏部事務,他卻從不和姑父談論公事以外的事,引起了姑父的怪罪。
B.張孟男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他遭彈劾,皇帝留用;他請求辭官,皇帝最初不允許;辭職很久之后,皇帝又讓他官復原位。
C. 張孟男為官保守。張居正曾經提拔了張孟男,但張孟男卻不支持張居正的改革,因而失去了張居正的信任。
D.張孟男對朝廷竭忠盡智,先后幾次進諫皇上。對礦稅,他率同僚進諫停止征收;皇上沒有回應,他又寫了一份遺書性質的奏疏,臨死前囑咐兒子上奏。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及拱被逐,親知皆引匿,孟男獨留拱邸,為治裝送之郊。(3分)
譯文:
(2)聚財以病民,虐民以搖國,有臣如此,安所用之?(3分)
譯文:
(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
6.閱讀元曲,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商調】梧葉兒•春日 張可久
長空雁,老樹鴉,離思滿煙沙。墨淡淡王維畫,柳疏疏陶令家,春脈脈武陵花。何處游人駐馬?
1.“墨淡淡王維畫,柳疏疏陶令家,春脈脈武陵花”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3分)
2.這首元曲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試舉一例并簡要分析。(3分)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
7.下列各項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在高老太爺的生日宴會上,馮樂山把自己的侄孫女許配給覺民,高家接受了這門親事。覺民知道此事后,堅決不同意,甚至不惜頂撞高老太爺而離家出走。最后,臨終前的高老太爺答應取消婚約,覺民逃婚勝利。(《家》)
B.齊盧戰爭時,幾個積年老“鄉紳”都躲到上海租界里了,孫傳芳的軍隊過境,幾乎沒有“人” 招待,是吳蓀甫挺身而出,伺候得異常周到,于是他就擠上了家鄉的“政治舞臺”。他的盤剝農民的“高利貸網”于是更快地發展。(《子夜》)
C.弗比斯在危急時刻救下了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十分感激并愛上了他。一個偶然的機會,弗比斯請愛斯梅拉達到姑媽家去表演,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巴黎圣母院》)
D.聶赫留道夫到監獄探望瑪絲洛娃,向她問起他們的孩子,她開始很驚奇,但又不愿觸動創傷,只簡單對答幾句,把他當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盧布煙酒錢以麻醉自己。(《復活》)
E.查理給葛朗臺帶來了自己父親給伯父葛朗臺的一封遺書,信的內容是:查理的父親因病過世。臨死前打發查理來投奔伯父,讓葛朗臺照顧查理的前程。((《歐也妮•葛朗臺》)
8.簡答題。(選做一題)(5分)
(1) 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選段,根據原著故事情節,回答問題。
張飛見其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乃豪杰之士也。”
“老”指得是誰?張飛為什么要低頭便拜并說“言語冒瀆”?請簡述這件事。
(2)閱讀下面的《紅樓夢》選段,根據原著故事情節,回答問題。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這是誰的判詞?其中的“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概括了她的什么命運?請簡述。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9.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①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②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孟子離婁下》)
(1) 孟子以“手足”、“腹心”為喻闡明了什么道理?(3分)
(2) 在孔子和孟子看來,君臣應該以怎樣的關系相處?請做簡要分析。(3分)
三、現代文閱讀(24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
微信社交,我們是否被強關系綁架?
李光斗
過去,人們都說“謠言止于智者”、“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但是微信出現之后,謠言并沒有止于“智者”。朋友圈里反而出現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有很多的謠言在傳;微信時代,三個臭皮匠湊成之后,不僅沒有出現“諸葛亮”,整體的智商反而比一個臭皮匠的智商還低。
微信是一個強關系應用,微信上互相加為好友、互相認識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錄上的人。你為什么會加入一個群?是因為有人把你拉進來,你們有共同的朋友,有交集才能成一個群。中國社會是一個面子社會,敢于當面指出別人錯誤的,對于成年時代的微信用戶來說少之又少。微信就像一個秀場一樣,當領導在上面引了首唐詩秀才藝的時候,盡管他引的是宋詞,但是你不僅點贊,還會轉。這就是娛樂化社會,大家抱著好玩的態度去面對,這種態度消解了人們對真相的追尋。熟人社會會進一步強化威權的力量,讓人們不敢也不愿去質疑有社交優勢的人。在微信時代,人們會發現海量的信息。比方說走失的小孩,一百個信息里頭可能有99%是假的,只要打個電話就能核實,但是為什么不去核實,因為人們的思維變得簡單了,尤其是看到好友轉了的時候。
互聯網時代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你把大腦思考讓渡給別人。睡醒時第一個摸的和臨睡前最后一個摸的都是手機,這也源于手機的及時反饋。由于微信的出現,人們平均的睡眠時間減少了40分鐘,現在誰能保證在臥室里不放手機。因為有海量的信息,而且及時反饋,你可以進入到所有朋友的臥室。
微信時代,因為全都是熟人,或者半生不熟的人,它進入了一個強關系社會。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謠言反而“不脛而走”,謠言不是變少了,而是變多了。按理說在強關系社會,出于互相的信任,人們不會傳播謠言,因為這有損于自己的信用。事實上卻截然相反,謠言反而更厲害了。
當然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它有好的一面,就是想粉碎謠言也變得非常容易,而不會像傳統社會那樣一個謠言會流傳很久。謠言的流傳時間不長,但是傳播力也會非常強大。那么在這個時候就要呼吁大家要提防這種低智商社會的來臨,我們還是要提倡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哪怕是熟人說的事,哪怕是權威說的事,哪怕你的領導說的事。我們以前講“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就是要多打幾個問號,這樣才能夠提高整個社會的智商,明辨是非。
互聯網推動了進步,但是當你過于沉溺微信、沉溺于朋友圈的時候,就導致了一種社交變窄。當你的朋友圈里面天天都在傳一些似是而非的心靈雞湯,都在傳似是而非的謠言,你就會陷入到一種精神焦慮,我們稱之為互聯網焦慮。所以到一定的時候,你是不是該清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了?
總之,我們不能靠微信來了解社會,也不能靠它來管理,更不能靠它來學習。微信只是一個工具,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口,而非這個世界的全部。
摘自《新華網》2014-12-23
10.下列對文章中“強關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微信是一個強關系應用,微信上互相加為好友、互相認識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錄上的人。微信用戶正是因為有共同的朋友,有交集才能形成一個群。
B.微信社交的強關系應用特點,使人們的思維也變得簡單了,消解了人們對真相的追尋,導致謠言泛濫。
C.在微信時代,人們進入了一個強關系社會,謠言不僅沒有變少,反而增多,并且謠言流傳的時間也比傳統社會長了許多。
D.微信社交的強關系應用,給人們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要適時清理自己的朋友圈,以免被其綁架。
11、 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述微信社交給人們帶來了哪些不利的影響。(3分)
12請根據文章內容,說說我們如何才能在微信社交中不被強關系綁架。(3分)
(二)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
本題為選考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一類作答,不得再做另一類文本的題目。
(甲) 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
母 校
父親對兒子說起他的母校,腮邊的胡碴兒都飛快地跳起了舞。
父親說,那操場,那教學樓,那梧桐樹。父親放下手中的鋤頭,夸張地打開自己的雙臂,語無倫次地說,那家伙,那個大啊!那個高啊!那個美啊!
兒子的思想,隨著父親夸張的動作,鴿子一樣地飛向遠方。
父親放下雙臂,風擺樹葉似的抖著右手又說,還有那教室,那家伙,窗明幾凈。父親從嘴里噴發出的唾沫和濃重的煙草味,在陽光下的田野上肆無忌憚地游走。
兒子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看完父親一連串的表演,最后才語氣稚嫩地問,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嗎?兒子不是不相信父親的話,實在是兒子沒見過被父親夸獎得如此美好的學校。
父親似乎不高興,一臉慍色地撥弄了一下兒子的腦袋。兒子的腦袋,彈簧似的晃了晃。父親語氣凝重地說,你小子,我說的還能有假!
兒子的夢里,就有了父親的母校。有了那操場,那教室,那高樓,那梧桐樹。
父親從村外一步三搖地走來,背上壓著山一樣大捆的柴草。
眼看就要入冬了,父親必須用這些柴草,認真地對付這個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天。
有一天,兒子扶下父親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兒子請求,爸,帶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嗎?
對于兒子的請求,父親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親認真地吐一口煙霧,才對兒子說,真想去?兒子努力地點了點頭,嘴里堅定地說,想!
第二天,田地里的濃霧還沒有淡下來的時候,父子倆就上路了!父親邊走邊對兒子說,我的母校在縣城,離咱家可遠了。得翻過兩條河,再坐三個鐘頭的車才能到達啊。父親說到最后一個“啊”字,詩人般抒發出一串長音。
臨近中午的時候,父子倆幾經周折才到了縣城。
縣城真是個好地方,兒子從來沒去過縣城,兒子的好奇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兒子從心眼里羨慕父親,父親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縣城,他能在縣城里讀書,真是了不起。
走到一塊開闊地,父親異常興奮,眼睛放射出萬丈光芒。父親說,看,這塊,就是母校的操場,那家伙。父親的語氣里跳動著數以萬計個驚喜的細胞。
兒子滿眼驚奇,眼神隨著操場的開闊地而延伸而翻騰而跳躍。父親用手一指,看,那個四層樓,就是我們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樓,最東頭的那個門,看見了沒有?
兒子當然看見了。兒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樓。兒子心想,什么時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讀一天的書,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滿意足了!
父親嘴里還在說,信不信?那家伙!
從縣城回來,兒子整夜做夢。兒子的夢當然都與父親的母校有關。
后來,兒子真到縣城讀書。父親對兒子說,你讀書的那個學校,就是我母校,那家伙!
再后來,兒子考上了大學,兒子成了城里人。
兒子什么都搞清楚了。父親沒上過一天的學,父親在城里根本就沒有什么母校。父親心里裝的那幾個字,還是從掃盲班拾來的。
那么父親為什么稱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為什么又把體委大廈和體委操場指鹿為馬呢?兒子當然清楚,兒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滿了淚花。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有刪節)
13.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 文章開頭寫“父親語無倫次地說起母校,夸張的動作,一連串的表演”這個情節,可以激起兒子的好奇其心,并為下文情節發展做鋪墊。
B.小說主要采用對比的寫法,意在突出城鄉的差別,使兒子產生進城學習的欲望。
C、兒子如愿以償考取了父親的母校后,馬上得知父親并沒有什么母校。但并沒有揭穿父親的謊言。
D.結合全文來看,這篇小說貫穿全文的線索是母校,文章的標題就是線索。
E.父親的謊言雖然成就了孩子,但這一做法不值得肯定,以后孩子將很難信任父親了。
14.最后一段,“兒子當然清楚,兒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滿了淚花。”,兒子面對父親的謊言,為什么眼睛里蓄滿了淚花呢。(4分)
15,文中塑造父親形象用了哪些寫法,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父親的印象和看法。(6分)
(乙) 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
美國之音,從肆意狂奔到窮途末路
陶短房
自1941年12月28日開播漢語普通話節目起,“美國之音”這個歷經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對華廣播電波,終于在不情愿中走到歷史的終點——近日,“美國之音”官方宣布,自2014年10月起,全面停止漢語普通話短波、中波及衛星電視廣播,僅保留在線播出內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之音”走上窮途末路有經濟方面的原因。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經濟和軍事大國,但近年來一直飽受巨額赤字和金融危機影響,美國人開始認真考慮如何“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且“盡可能壓縮不合理開支”。自2011年起,作為美國官方主辦的對華廣播機構,“美國之音”中文部從國會所獲經費不斷減少。2011年2月,“美國之音”的主管部門——美國廣播理事會就曾在上報國會的年度財政預算方案中,建議停播普通話節目。
去年8月12日,美國廣播理事會戰略與預算委員會主席恩德斯•溫布什表示,“美國之音”中文廣播如今在中國大陸已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既然如此,那自然要壓縮、再壓縮,即便不能停播,也要裁剪掉“多余”專欄。而“多余”專欄的被砍,又讓本就顯得僵硬的中文廣播變得更乏多樣性和趣味性,把原本所剩無幾的“鐵桿中文聽眾”又趕走了一批,于是形成“因聽眾流失而砍節目——因砍節目而導致更多聽眾流失”的惡性循環,最終走到停播的地步。
此次“美國之音”最終停播,被國會和一些團體批評為“自廢武功”“向中國政府示弱”。和英國BBC、法國RFI等歐洲公營、準公營電臺對內對外提供多方位服務不同,“美國之音”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不折不扣的只對外不對內,且“代表美國政府立場的聲音”。簡單說,“美國之音”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特定受眾聽到美國政府希望他們聽到、最好能聽進去的聲音。
然而時過境遷,“美國之音”如今已難再現輝煌。其一,中國的日益開放,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交流更便捷,信息來源更多樣,娛樂方式更豐富,讓“圍著收音機聽西洋景”成為過時的景象;其二,“美國之音”作為“純官方聲音”,在信息公正性、可靠性和多樣性等方面,受到聽眾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的質疑;其三,類似“美國之音”這樣以短波電臺廣播為主的官方媒體,囿于自身“只聞其聲難見其形”的先天局限,勢必無法滿足受眾日益提高的胃口。于是,“電波”由流行變成雞肋,而這根雞肋被最終舍棄,也是必然的事。
但有一點仍值得關注,那就是由于互聯網取代短波成為最有效率的國際信息傳播平臺,各國官方、準官方電臺在減少短波廣播投入的同時,也加大了在互聯網上投入的力度。“美國之音”中文網“9•11”當天正式推出,2011年12月6日開始播出現場直播的《VOA現場》,標志著其投入力度的決定性增強——這一年正是“美國之音”中文廣播“決定性削弱”的關鍵年,其用意自然一看便知。
正如恩德斯•溫布什所言,中國短波聽眾越來越少,而互聯網用戶人數卻名列世界第一,“美國之音”“重新校正”的目的一如當年增強對華廣播那樣,是希望讓更多中國人接受“美國政府的聲音”,并非什么“向中國政府示弱”。更何況,同屬美國廣播理事會的“自由亞洲”電臺,還在持續不斷地用短波播出“美國政府的聲音”呢。
﹙摘自2014年第11期《今日文摘》﹚
13.下列對文章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
A. 2014年10月起,“美國之音”這個自1941年12月28日開播之日起,就對華充滿敵意的廣播節目,終于不情愿地停播廣播電臺及電視節目。
B. “美國之音”是美國官方主辦的對華廣播機構,它開辦的目的就是讓特定受眾聽到美國政府希望他們聽到、最好能聽進去的聲音。
C. “美國之音” “只聞其聲難見其形”的先天局限,無法滿足受眾日益提高的胃口。因此,“電波”由流行變成雞肋,最終被受眾舍棄,是必然的事。
D. 雖然停播廣播電臺及電視節目,但作為“純官方聲音”的“美國之音”,在信息公正性、可靠性和多樣性等方面仍將以其他的方式表現出來。
E. 消息必須完全真實地反映客觀事實。這篇消息就是通過明確的時間、準確的數字、具體的人物言論、形象生動的比喻等來體現真實性。
14. 從結構上看,文章首段屬新聞消息的什么部分?這一段有什么用處?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明。(4分)
15. 從全文看,“美國之音”走到窮途末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概括。(6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
16.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沉默,是一種堅強。稻熟低穗,人熟低聲。①歷經一些艱難歲月的人,姿勢不再張揚,語氣漸趨平和,態度明顯和善。 沒了銳氣, 少了張狂和輕浮。有故事的人,通常不喜歡講故事。沉默,是他的基調。②沉默,是一種負重的堅強,是一種(tāo guāng yǎng huì)的低調。少說多做,才是最有力的踐行。
③生活不能等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④努力了,奮斗了,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白活了一場。⑤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惜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
(1)根據括號內的拼音填寫正確的漢字。(2分) 答:
(2)在橫線處填上一個關聯詞語。(2分)答:
(3)文中有一處語病,它是 (填序號)(1分)
改正: (1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7分)
11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應嚴格按照規范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字、詞、短語、成語等,不得隨意更換文字、變動結構或曲解內涵,不得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絡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如“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等。由于近幾年來社交網站發展迅速,網民的創意迭出,網絡流行語的更新也十分頻繁,為了跟隨時代潮流和吸引眼球,許多廣播電視節目還有廣告也開始使用這些熱詞。那么,對于廣電總局這一通知,大家是如何看待呢?(語言簡練,條理清楚,150字左右)
五、寫作(70分)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70分)
不論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論在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
上面的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和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3)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下一頁查看>>>2017高考語文考前模擬考試卷答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