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全國卷押題語文卷
2017高考全國卷押題語文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小題3分)。
如果對西方現代文學現象稍做考查,便不難發現,二十世紀的文學較之十九世紀的文學,在文學與人、文學與生活的關系方面進行了明顯的調整,文學呈現出強烈的“主觀性”和“內向性”。文學的“向內轉”,成了整個西方文藝從十九世紀向二十世紀過渡時的一個主導趨勢,而“現代派”們,在這一歷史性的轉換中打了先鋒。
如果對中國當代文壇稍做考查,我們就會驚異地發現:一種文學上的“向內轉”,竟然在我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社會主義中國顯現出一種自生自發、難以遏止的趨勢。我們差不多可以從近年來任何一種較為新鮮、因而也必然是有爭議的文學現象中找到它的存在。
首先是小說創作方面。粉碎“--”后,文壇上出現了一種悖謬于傳統寫法的小說作品,例如所謂“三無小說”。這些小說,其實并不是沒有“情節”“人物”和“主題”,而只是在割舍了情節的戲劇性、人物的實在性、主題的明晰性之后,換來了基調的飽滿性、氛圍的充沛性、情緒的復雜性、感受的真切性。這類小說,成就高下不一,但共同的特點是:它們的作者都在試圖轉變自己的藝術視角,從人物的內部感覺和體驗來看外部世界,并以此構筑起作品的心理學意義的時間和空間。小說心靈化了、情緒化了、詩化了、音樂化了。小說寫得不怎么像小說了,小說卻更接近人們的心理真實了。新的小說,在犧牲了某些外在的東西的同時,換來了更多的內在的自由。
其次,中國新時期文學的“向內轉”,還更早一些、更突出地表現在詩歌創作中。詩人以個性的方式再現情感真實的傾向加強了,詩歌的重心轉向了內在情緒的動態刻畫,主題的確定性和思想的單一性讓位于內涵的復雜性與情緒的朦朧性。
上述“三無小說”和“朦朧詩”,應該說都是新時期文學中一些極端的現象。極端的當然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然而卻是當代文學整體動勢中最顯眼、最活躍的一部分。
“內向化”的文學藝術觀念已經成了新時期中國人民審美意識中的一個主要因素。這是一個相當敏感而且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因為在中國新時期文學“向內轉”之前,確實存在著一個西方現代文學的“向內轉”的問題。于是,中國當代“向內轉”的文學是步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后塵,是拾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余唾,是西方現代派腐朽沒落文學觀在中國當代文壇上的回光返照,幾乎就成了一個順理成章的結論。然而,我覺得這只能是一個簡單化的、錯誤的結論。
(摘編自魯樞元《論新時期文學的“向內轉”》)
1. 下列關于“文學的‘向內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文學“向內轉”即文學創作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主觀性”“內向性”,它是整個西方文藝從十九世紀向二十世紀過渡時的一個主導趨勢。
B. 二十世紀的西方現代文學較之十九世紀,在文學與人、文學與生活的關系方面進行了明顯的調整,調整的具體表現就是文學的“向內轉”。
C. 中國當代文壇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顯現出一種自生自發的、難以遏止的“向內轉”的趨勢,這種“向內轉”普遍地存在于當時較為新鮮且有爭議的文學現象中。
D. 中國新時期文學“向內轉”之前,確實存在著一個西方現代文學的“向內轉”的問題。所以文學藝術的“內向化”成了一個相當敏感而且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 中國當代文壇在小說創作方面出現了一種悖謬于傳統寫法的小說作品,這類小說,成就高下不一,但有其共同的特點。
B.“三無小說”以基調的飽滿性、氛圍的充沛性、情緒的復雜性、感受的真切性替代了傳統小說情節的戲劇性、人物的實在性、主題的明晰性,“情節”“人物”和“主題”看起來不再明顯。
C. 中國當代新小說寫得不怎么像小說了,創作者試圖轉變自己的藝術視角,從人物的內部感覺和體驗來看外部世界,但小說卻更接近人們的心理真實了。
D. 構筑起作品的心理學意義的時空的中國當代新小說,具有了心靈化、情緒化、詩化、音樂化的特點,在犧牲了外在的形式的同時,換來了更多的內在的自由。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西方現代文學中的“現代派”們在文學“向內轉”的歷史性轉換中充當了先鋒。“內向化”的文學藝術觀念已經成了新時期中國人民審美意識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B. 對于中國新時期文學來說,詩歌創作的“向內轉”要比小說更早、更突出。詩歌和小說創作共同成為中國當代文學整體動勢中最顯眼、最活躍的一部分。
C. 詩人以個性的方式再現情感真實的傾向加強,詩歌更加關注內在情緒的動態刻畫,使得詩歌變得內涵復雜、情緒朦朧,傳統詩歌主題的確定性和思想的單一性不復存在。
D. 作者認為中國當代“向內轉”的文學是拾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余唾,是西方現代派腐朽沒落文學觀在中國當代文壇上的回光返照的看似理所當然的結論是簡單并且錯誤的。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和峴,字晦仁,開封浚儀人。父凝,晉宰相、太子太傅、魯國公。峴生之年,適會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貢舉,凝喜曰:“我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此子宜于我也。”因名之曰三美。七歲,以門蔭為左千牛備身,遷著作佐郎。漢乾佑初,加朝散階。十六,登朝為著作郎。丁父憂,服闋,拜太常丞。
建隆初,授太常博士,從祀南郊,贊導乘輿,進退閑雅。太祖謂近侍曰:“此誰氏之子,熟于贊相?”左右即以峴門閥對。俄拜刑部員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
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丁丑冬至,有司復請祀昊天上帝,詔峴議其禮,峴以祭義戒于煩數,請罷之。二年,議孝明、孝惠二后神主袝于別廟,峴以舊禮有二后同廟之文,無各殿異室之說,今二后同袝別廟,亦宜共殿別室。孝明皇后嘗母儀天下,宜居上室。孝惠皇后止以追尊,當居次室。從之。三年春,初克夔州,以內衣庫使李光睿權知州,峴通判州事。代還,是歲十二月十四日戊戌臘,有司以七日辛卯蠟百神,峴獻議正之。四年,南郊,峴建議望燎位置爟火。
先是,王樸、竇儼洞曉音樂,前代不協律呂者多所考正。樸、儼既沒,未有繼其職者。會太祖以雅樂聲高,詔峴講求其理,以均節之,自是八音和暢,上甚嘉之,語具《律志》。樂器中有叉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樂,峴即令樂工調品,以諧律呂,其執持之狀如拱揖然,請目曰“拱辰管”,詔備于樂府。
開寶初,遷司勛員外郎、權知泗洲,判吏部南曹,歷夔、晉二州通判。九年,江南平,受詔采訪。太宗即位,遷主客郎中。太平興國二年,知兗州,改京東轉運使。
峴性苛刻鄙吝,好殖財,復輕侮人,嘗以官船載私貨販易規利。初為判官鄭同度論奏,既而彰信軍節度劉遇亦上言,按得實,坐削籍,配隸汝州。
(《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八》)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 丁父憂,服闋,拜太常丞。 憂:憂慮
B. 有司以七日辛卯蠟百神,峴獻議正之。 蠟:祭祀
C. 峴性苛刻鄙吝,好殖財。 鄙:吝嗇
D. 按得實,坐削籍,配隸汝州。 按:審查
5. 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和峴精通祭祀禮儀的一組是( )(3分)
①贊導乘輿,進退閑雅 ②議孝明、孝惠二后神主祔于別廟
③今二后同祔別廟,亦宜共殿別室 ④峴建議望燎位置爟火
⑤峴即令樂工調品,以諧律呂 ⑥其執持之狀如拱揖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 和峴名門之后,起名三美,皆因他父親遇到三件美事,憑借先輩的功勛而得到著作佐郎。
B. 建隆初年,和峴因贊唱引導表現出色,深得太祖賞識,又因家世顯赫,進而加官。
C. 和峴識大體,顧大局,堅持同一殿堂而各居一室的觀點,如此尊卑的安排深得皇帝贊同。
D. 和峴博學多才,在音樂上有所建樹,而人無完人,因聚斂錢財,淪落到革職流放的地步。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祖謂近侍曰:“此誰氏之子,熟于贊相?”左右即以峴門閥對。
(2)三年春,初克夔州,以內衣庫使李光睿權知州,峴通判州事。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途中見杏花
唐·吳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帝鄉,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
8.這首詩的首聯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9.全詩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風急天高猿嘯哀, 。(杜甫《登高》)
(2) ,血色羅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3)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4)野芳發而幽香,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5) ,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最是一年春好處,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的題號涂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別難過,媽媽
(加拿大)莫·卡拉漢
下班時間就要到了,阿爾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準備回家,剛出門就撞上老板卡爾先生。他上下打量阿爾弗雷多幾眼,用極低的聲調說:“我想你最好還是把兜里的東西留下再走。”
他開始有些慌亂,但隨即驚訝地說:“東西?……什么東西?我不明白您在說些什么。”
“一個粉盒,一支口紅,還有……要我說得更清楚些嗎?”卡爾先生冷冷地說。
阿爾弗雷多在卡爾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視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視老板。又過了一會兒,他把手伸進口袋,交出了東西。
“我知道你這樣干已經很久了。我不喜歡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過在此之前我想打電話給你的父親,告訴他我要把他的寶貝兒子送進監獄。”卡爾先生說著,向電話走去,臉上的笑容古怪極了。
阿爾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媽媽一定在家。他想象著待會兒的情景:媽媽迫不及待地闖進門來,怒氣沖沖,眼里噙著淚花;他想上前解釋,可她一把推開了他。噢,那太難堪了!盡管如此,他還是盼著媽媽快來,好在卡爾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
終于,有人敲門了,卡爾先生開了門。
“請進,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臉上毫無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爾弗雷多的母親。 ”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著自我介紹,笑容可掬地和卡爾先生握手。
見此情景,卡爾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沒想到她會那樣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爾弗雷多遇到麻煩了,是嗎?”她很從容地問。
“是的,太太。您兒子從我店里偷東西。不過都是些牙膏、口紅之類的小玩意兒。”
“你干嗎要干這種事?”她以略帶傷感的口吻問兒子,并平靜地看著他。
“我需要錢,媽媽。”
“錢?你要錢有什么用?跟壞孩子學壞嗎?”
希金斯太太在阿爾弗雷多肩上輕輕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樣,然后說:“要是你愿意聽我一句話的話……”語氣堅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頭轉到了一邊,好像不該再往下說了。
“您打算怎么處理這件事呢,卡爾先生?”希金斯太太轉過身來,依然笑容可掬地望著卡爾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該做的。”
“我本來無權過問您如何處理這件事,不過我總覺得對于一個男孩來說,有時候給他點忠告比懲罰更有必要。”
在阿爾弗雷多眼里,今晚媽媽好像完全是個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藹可親。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讓我把他帶回去,”她補充道,“像他這么大的孩子,有頭腦的沒幾個。”
卡爾先生原以為希金斯太太會被嚇得六神無主,一邊流著淚,一邊為她兒子求情,然而,事實卻與此完全相反。她的沉著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內疚。
“當然可以,”他說,“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訴您兒子別再上這兒來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讓它過去吧。您看這樣行嗎,希金斯太太?”
他們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樣。
走出雜貨鋪,希金斯太太邁著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前方,倆人都默默無話。過了一會兒,阿爾弗雷多終于忍不住開口了,“感謝上帝,結果是這樣!”
“求你安靜一會兒,別說話。阿爾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脫了外套,看也不看兒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爾弗雷多,你為什么總是沒完沒了地闖禍呢? 上帝饒恕他吧!你還傻愣著干什么?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別告訴你爸爸。”說完她進了廚房。
“媽媽太偉大了!”阿爾弗雷多自言自語道。他覺得應該立即去對她說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廚房,媽媽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讓他大吃一驚。媽媽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兒,神態糟糕透了,根本不是雜貨鋪里那個沉著冷靜的媽媽。她顫抖地端起茶杯,茶濺到了桌上;嘴唇緊張地抿著,似乎一下子老了許多。
阿爾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著,一聲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沖動。從那雙顫巍巍的手上,那一條條刻在她臉上的皺紋里,他仿佛看到了媽媽內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今晚,阿爾弗雷多第一次認識了媽媽。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卡爾先生知道阿爾弗雷多干偷盜的勾當已經很久了,但他并沒有早一點提醒、阻止他,這種等待他人多行不義之后再給予嚴懲的做法是十分陰險卑鄙的。
B.富有變化美是這篇小說的突出特點,不同場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說的主題也就蘊含在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尋味。
C.希金斯太太不讓阿爾弗雷多告訴爸爸發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讓阿爾弗雷多的爸爸因兒子不斷闖禍而痛苦。
D.阿爾弗雷多是小說中具有線索作用的人物,小說的情節是由他的偷竊行為引起的,卡爾先生和媽媽的言行也是通過他的觀察和感受來描寫的。
E.小說結尾幾段通過對母親喝茶的情景和阿爾弗雷多心理活動的描寫,含蓄地表現了唯有母親心如刀絞般的疼痛,才能喚醒誤入迷途的孩子這一主題。
(2)簡要概括卡爾先生見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變化過程,并指出作者這樣寫的主要作用。(6分)
(3)小說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題目是“別難過,媽媽”,也有版本將其譯為“另一個媽媽”,你認為哪一個更合適? 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數學有詩意
周凱
走在復旦校園,過去的半年內,很多學生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看到道路兩旁懸掛起一排排紙鶴。
而這一次離去的,是數學家谷超豪。
這位數學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處處閃動著調皮的生活色彩。“__”下放時,他在廣播里聽到龍卷風要經過,還有心思看看窗外飄飛的雨點,算曲率,說播報有誤;在香港便利店買完冰鎮礦泉水,他突然打破沉默對身旁的學生說:“你知道怎么用數學來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冰的融化過程嗎?”
在他看來,生活處處有數學,“人謂數無味,我道味無窮”。在醫院時,他根據抽血檢驗報告,預測自己的出院時間;根據風向和臺風的幾何特性,他常和天氣預報比賽誰預測臺風更準確。
這位沒有戴瓶底厚的近視眼鏡、走路思考問題也不會撞到電線桿的數學家,用他86年的一生告訴人們:數學也有詩情畫意。
“詩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表達非常復雜的內容,用具體的語言表現深刻的感情和志向,數學也是這樣,1除以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遠除不完,結果用一個無限循環的小數表示出來,給人無窮的想象空間。”他說。
他總結出數學與古典詩詞相通的“理論根據”:詩歌的對仗與數學的對稱性是相似的,許多文學作品中還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思想萌芽。“任何科學都需要語言的表達,文學修養對一個科學工作者來說必不可少。有些文學作品很講邏輯,我在中學就學會了用數學的反證法,或許與我讀《三國演義》有關吧。”
最后,他干脆把艱澀的微分幾何定理寫進詩里:“曲面全凸形難變,空間雙曲群可遷”。
他的生活也如減法一樣。在家里,同為數學家的妻子和他的共同話題總是數學研究,但他卻并不覺得乏味,因為彼此能聽懂對方講的話,就是一種幸福。
可現實并不總充滿詩意。在他的學生的印象中,谷老從未在背后評論過任何人的人品,只有一次,他對一名四處兼職的同行非常反感,厭惡地說,“人也是會變的。”
他的學生、中科院院士洪家興曾經告訴他,中國數學界論文發表數量是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但論文被引用的數量卻只在世界排100多位。在聽到這個統計后,谷超豪很久沒有說話。
洪家興比喻說,谷先生就像一個開采金礦的帶頭人,帶著大家探索、開路。種種創業之初困難的事都由谷先生做了,而在找到了一條通往金礦之路后,他就把金礦讓給跟隨他的年輕人去繼續挖掘,自己則帶著另一批年輕人去尋找另一個金礦。
在復旦任教的幾十年歲月里,只要沒有重要會議,谷超豪雷打不動地組織每周一次的討論會,大家坐成一圈,交流心得。“我們最怕的就是谷先生開口提問。”谷超豪的“關門弟子”謝納慶說,討論班上,有時東西實在太難,謝納慶想糊弄過去,谷老會很快打斷他,將他企圖蒙混過去的問題重新拎出來,要他詳細解答,每次都讓他下不了臺。
到80多歲,谷老一直堅持親自指導學生。晚年在病房打著點滴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曾得意地說:“想不到吧,我的兩個‘關門弟子’,就是在這里完成論文答辯的。”
其實,在數學系以外的復旦校園里,谷超豪算不上特別有名,遠不如其老師蘇步青。而在蘇步青的口中,谷超豪的學術成就超越了自己,是他最好的學生,沒有“之一”;唯一不如自己的地方,就是“沒有培養出超過自己的學生”。“他這是在將我的軍!”谷超豪曾說。如今,谷老的學生中已經走出九位兩院院士。在晚年時他感嘆,“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蘇先生交賬了!”
“人生幾何學幾何,不學莊生殆無邊。”他不喜歡莊子“以有涯隨無涯”的處世之道,總是“希望再多做一些事情”。
60歲時,他寫道,“誰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學數猶童心”;70歲,他說“七十古稀今不稀”;到80歲,谷老依然笑稱自己只是過了一個“小小的”生日,“如今我還要說,80古稀今不稀。很多比我還要年長的科學家,還在一線工作。”
可惜的是,他沒能像自己許的生日愿望那樣,“再干若干年”。
不過,在太空中,始終運行著一顆星——國際編號為171448的小行星,“谷超豪星”。
(1)下列對材料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 )( )(5分)
A.“__”下放時,谷超豪在廣播里聽到龍卷風要經過,還有心思看看窗外飄飛的雨點,算曲率,說播報有誤,是為了說明他敢于挑戰權威。
B.谷超豪的現實生活并不總充滿詩意,在文中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同事對學問的不專注而生氣,另一方面是對中國人發表的論文質量不高的憂慮。
C.谷超豪沒戴瓶底厚的近視眼鏡、走路思考問題也不會撞到電線桿,說明他沒有一般學者的呆板和專注,經常發現生活中調皮的色彩。
D.本文不僅從數學的詩情畫意和對學生的培養兩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谷超豪做出的成就,而且在字里行間對他的崇高品德也進行了贊美。
E.本文的語言樸實平淡,作者在不緊不慢的敘述中,讓我們結識了一位風趣幽默、神采飛揚但又認真嚴謹的數學家谷超豪。
(2)數學家谷超豪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數學也有詩情畫意。請結合文本分析數學都有哪些詩情畫意。(6分)
(3)谷超豪不僅在數學上有所建樹,在學生的培養上也獲得巨大成功。請結合文本分析他能成為一代名師的原因。(6分)
(4)閱讀全文,結合數學家谷超豪及其學生成長的經歷,就一個人的成才與哪些因素有關,具體談談你的看法。(8分)
2017高考全國卷押題語文卷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泰和山莊位于云門山景區,風景秀麗,如今玉汝于成,熱烈歡迎各位購房者前來考察,選擇自己中意的住宅。
B.安徽省,一個物產資源豐厚、生態鐘靈毓秀的中部省份。長江、新安江,清流奔涌;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群峰競秀。
C.關于杜甫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大家關注杜甫是好事,但此事也折射出國人漠不關心傳統文化的心態。
D.這種全方位的惡性競爭,只可能產生徹底的贏家和輸家。而那些贏家也可能因為諳熟各種潛規則而變成蠅營狗茍的功利主義者。
1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美國政府假造以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理由發動伊拉克戰爭,單方面退出美國自己宣傳為世界和平基石的《反導條約》,這些政策使美國軟實力嚴重下降。
B.雖然我國已涌現出一批創新型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但從總體上看,企業創新能力依然薄弱,許多領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C.高三沖刺階段馬上就要到了,同學們都在努力拼搏著,能否獲得高考的勝利,取決于同學們冷靜沉穩的程度。
D.中日關系因釣魚島事件而陷于低谷,已經使商界投資、兩國民間交流等方面造成了嚴重沖擊,中國企業到日本投資開始變得謹慎起來。
15.下列選項中的詩句填入《夏日西齋書事》一詩畫橫線處,恰當的一項是( )(3分)
榴花映葉未全開,槐影沉沉雨勢來。
,滿庭鳥跡印蒼苔。
A.只道林間無人至 B.門巷深深過客稀
C.寒氣偏歸我一家 D.小院地偏人不到
16.下面是一篇論文的摘要,請根據其信息內容提取四個關鍵詞。(6分)
李商隱的詩歌因晦澀難懂的含義和縹緲朦朧的美感廣為人知,他的詩廣用各種意象,尤其喜歡“雨”意象。李商隱有眾多經過自我的心理治愈的傷痛,但是留下了很多被深埋心底的傷痕殘根,而“雨”在李商隱的詩中是作為勾起他回憶起曾被治愈過的心理傷痛的殘留痕跡的引子出現的。
17.根據所給材料內容,在下面畫線處補寫恰當的關聯詞語,使語段內容完整流暢。(5分)
當前,文化低俗現象①形式多樣、變化多端,②實質內容卻不離“審丑”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利益。③是“拜金女”、“炫富男”的出格言論,④是“某某姐”、“某某哥”的夸張表演,其核心都在于以“丑惡”的暴露刺激人們的神經,贏得公眾的注目,進而謀得盆滿缽滿的金錢收益。在他們那里,任何可以帶來“人氣值”和市場價碼的低級趣味,都可包裝成鮮亮的“賣點”。 ⑤人們所不齒的假惡丑,如今卻堂而皇之地亮相,也就不足為怪了。
① ② ③ ④ ⑤
六.作文(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怎樣讓一個雞蛋立起來呢?放任自流,是不可能讓一個雞蛋立起來的。把雞蛋的頂端輕輕磕破,可以讓雞蛋立起來。做一個模具,把雞蛋放在里面,可以讓雞蛋立起來。做一個支架,把雞蛋放在上面,可以讓雞蛋立起來。
雞蛋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卷附答案
2.2017年高考語文押題及答案解析
3.2017高考語文試卷結構預測
4.2017年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檢測試題及答案
5.2017年高三語文模擬檢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