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詩歌鑒賞試題及答案
江蘇高考詩歌鑒賞試題(一)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注】李煜,公元961年繼位,史稱南唐后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為“違命侯”。從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
(1)在詞的上片,作者是如何寫出被幽禁之人的孤獨與寂寞的?
(2) 這首詞特別是后世詞家稱道的是它對“愁”的描寫,在詞人的另一首詞《虞美人》中也寫到了“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試分析作者在這兩首詞中描寫“愁”的異同點。
江蘇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答案
(1)①通過人物的行為情態來寫。“無言”寫詞人內心的痛苦無人訴說;“獨上西樓”,寫詞人無人相伴,登高懷遠,憶往昔歲月,倍感孤獨。(2分)
?、谕ㄟ^景物來寫,融情于景。月如鉤,在傷心人眼中,缺月象征著人事的缺憾;梧桐深院冷落凄清,籠罩著寂寞;一個“鎖”字,暗點囚禁的境況。(2分)
(2)① 相同點:在這兩首詞中,作者都運用比喻,把愁這種抽象的情感具體化、形象化為“物”,讓人可見可感可摸。(答出比喻、具體化2分)
②不同點:《虞》詞中,作者把愁喻為一江東逝的春水,寫出愁“多、源源不斷”的特點。(1分)《相》詞中,作者把愁喻為“剪不斷,理還亂”的絲,寫出愁“紛繁盤繞、糾纏不清、難以排解”的特點。(1分)
江蘇高考詩歌鑒賞試題(二)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前兩聯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4分)
(2)請簡要賞析“沾襟比散絲”這句詩的妙處。(4分)
江蘇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答案
(1)前兩聯描寫了楚江的微雨、建業的暮鐘、濕重的船帆、遲飛的歸鳥等景物。(2分,意思對即可)這些景物描繪了細雨籠罩的情景,營造了朦朧沉重的氛圍,寓情于景,表現了惜別的沉重心情。(2分,意思對即可)
(2)這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將離別的淚水比作“散絲(雨絲)”。(1分)把沾襟的淚水與散絲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朋友之間深深的情誼和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江蘇高考古詩鑒賞練習例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