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作文素材_高考作文素材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高考作文素材 |
名人作文素材 |
感動過中國人物觀后感 |
作文素材積累 |
“仁心”主題作文素材 |
拼搏精神作文素材 |
段愛平事跡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高考作文素材
黃旭華,一個默默隱藏在大海深處的無名英雄。核潛艇被稱為國之重器,毛澤東主席曾指出:“中國的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核潛艇早研究出一天,中國就可以找一天擺脫“核武”炸,在荒蕪人煙的秘密小島,既當辦公室又當宿舍樓的軍隊大院,黃旭華等第一代核潛艇研究人員幾乎都是在百忙狀態下走過了自己的青年和中年時代。
正是靠黃旭華等可研究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在沒有外援沒有資料的情況下中國核潛艇人員創造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設計三年后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四年后正式編入中國海軍戰斗訓練,中國成為當時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
黃旭華正是創造了這一偉大工程的中工程師,但他的姓名無人知曉,因為在開工之前,領導重要提出,不能泄漏工作單位的性質和工作任務,隱姓埋名當一輩子無名英雄。他27歲畢業就從未離開崗位,就連父母和二哥的葬禮也來不及參加,獻出了一生,但無怨無悔。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強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動容。
返回目錄
名人作文素材
時年25歲的郎平橫掃各大賽事,職業生涯正盛,本該蓄力再創巔峰。然而長期的高強度訓練,讓她在收獲成功的同時也被傷病折磨。郎平是一個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過自己的身體狀況后,郎平毅然選擇退役,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攻讀英語專業。后與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學。
出國前,郎平是排球賽場的王者,但是,經歷了一無所有的生活后,她要歷練成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傳里這樣寫道:“因為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簽證,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所有的優勢一時都沒有了,心里很難平衡。后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就是要掌握自己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斗。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后‘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僅僅一年,她就率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獲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和第十三屆世錦賽亞軍。成績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半決賽前,郎平曾因過度疲勞、血液含氧量過低,跟隊員說話時突然暈倒,她卻憑借驚人的毅力堅持上場,穩定軍心。
在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時期,中國女排兩次大賽都闖入決賽,不過最終惜敗正處于白金一代時期的古巴隊,屈居第二。后來郎平辭職了。
返回目錄
感動過中國人物觀后感
2月27日晚上,我們全家一起觀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
晚會評選出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分別是:于敏;朱敏才、孫麗娜;趙久富;張紀清;陶艷波;木拉提·西日甫江;肖卿福;朱曉暉;隴海大院;抗擊埃博拉病毒中國援非醫療隊。他們中,有科學家、有老師、有醫生、有警察,還有點僅僅是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們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感動了在場的觀眾,感動了電視機前的你我,更感動了中國!
我對朱敏才、孫麗娜夫婦的印象最深。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他們走過半個地球,退休后,卻放棄回京悠閑的晚年生活,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山區條件艱苦,衛生條件差,住宿簡陋。他們臥室隔壁就是廁所,臭氣熏天,連睡覺都要戴上兩層口罩。然而兩位老人毅然決然地在這樣的環境里駐足,而且不是一兩天,而是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中,朱老師都沒有回過北京,孫老師每次回家也是匆匆趕回來,因為山里的孩子是他們最美的期待最大的牽掛。他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朱老師因為過于勞累,倒下了。在病床上清醒過來后,心里惦記的依然是自己的學生們。朱老師和孫老師就是 “最美鄉村教師”!
正是有了這樣默默奉獻的老師,才有了越來越優秀的中國少年。正是有了這樣默默奉獻的警察,才有了我們越來越和諧平安的家園。正是有了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中國人,才有了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
返回目錄
作文素材積累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學校組織我們上了開學第一課——觀看《感動中國》。讓我感動不已的是陳斌強孝敬母親的事跡。
陳斌強是浙江一所學校的老師,他每天都用一條布帶把母親捆綁到自己的背上,騎電動車去上班。家人都想讓患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去敬老院,可是母親卻說:“我不去,我要和兒子在一起。”這句話讓陳斌強非常感動,他說:“即使我受再多的苦,也要把母親帶在身邊,照顧她。”由于母親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陳斌強工作又很忙,所以,他給母親設計了一個作息表。我發現,這張作息表上的安排細心到上廁所這樣的小事都提到了。但是,母親卻叫不出兒子的名字。陳斌強說:“沒關系,只要她知道這個人對她好就行了。”
看到這兒,我感到自己面有愧色,因為從小到大,我很少幫助媽媽做家務活兒,甚至連削蘋果這么簡單的事兒都要媽媽做。記得有一次,還剩兩根香蕉,我隨手掰開一根,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這時,媽媽走過來,拿起最后一根正準備吃,只聽她說:“哎呀,這個爛了!”我不假思索地說:“哈哈,幸好我沒吃那根。”想到這兒,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下子涌上心頭,不禁又感到羞愧難言。我想:我是多么自私、心胸多么的狹窄呀,不能替媽媽著想。而陳斌強卻處處想著母親。
陳斌強的事跡,讓我很受感動,正如頒獎詞中說的:孝更無倫足可矜。我決心今后一定要向陳斌強學習,孝敬我的父母!
返回目錄
“仁心”主題作文素材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并不富裕,但他們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醫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只有一位醫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蘭老奶奶,她是一位婦科醫生,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她仍然去醫治那些婦女,卻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間盤突出的病人。曾經有多少嬰兒在她的手上出生。她是醫生中一塊不倒的銘碑,給所有人都豎起了榜樣。
有這樣的一位老爺爺,他已經快90歲了,他的每次匯款雖然都是用幾十來計數的,但這些錢是他從自己的生活中,飯菜中節省下來的。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里撿來一些別人不要的菜葉為持生活,他的錢來之不易,是自己撿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塑料瓶,去賣掉后換取來的辛苦錢,他自己不用這些錢,卻用這些錢去匯款給那些撿來報紙中那些有困難的學生。政府給他的補貼費也存著不用,等到足夠了,再去匯款。他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他就是飽經風霜的劉盛蘭老爺爺。他的匯款是給所有中國人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他們雖然只是盡自己的一份責任,但他們的貢獻是誰都可以替代的,他們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
返回目錄
拼搏精神作文素材
她,被上帝的雙手蒙住了雙眼,但她的內心都是光明的;她,幫別人打開了一扇又一扇窗,卻沒有人打開她的那扇窗。她,叫朱麗華……
43年前,雙目失明的她,在未來的日子里,并沒有自暴自棄。她自學成為了一名盲人中醫師。30年后,她不僅開創了自己的診所,還為貧困學生資助了373萬元。
在黑暗中,她僅靠自己的雙手,卻做出了許多連我們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相反那些整日游手好閑,混混度日的人,或者是身強體壯卻整日貪圖享受,蹉跎歲月的人應該感到羞愧。我的內心深深感到了慚愧,光明就是我們身邊,但我們卻不如一個盲人那樣好好珍惜它。也許人就是這樣,擁有時不珍惜,失去才會感到后悔吧!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一群集體:她們是90后、00后點燃青春的力量;她們是70后、80后前進的動力;他們又是50后、60后的偶像。他們,是中國女排,他們點燃了幾代人的火把。
30多年來,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中國人的心中,我認為她們身上的信念感和拼搏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去贊揚。生活中在難題面前迎接挑戰不也是女排精神的內化嗎?
在這令人心情跌宕起伏的30年里,中國女排從低谷中奮起,如此難得可貴的精神是許多人一輩子也堅持不了的。我們應該向她們深深致敬!
返回目錄
段愛平事跡
2月17日下午,《感中國人物》的頒獎典禮上,令我印象最深的人是段愛平。
段愛平基層村官,努力改變鄉村面貌奉獻自己,隨著時光地雕刻,臉上已顯示著道道皺紋,患了癌癥的她,已經非常虛弱了,但她并沒有被打敗,她的笑容依然掛在臉上,永遠留在村民心中。以前,段愛平在一個薪水較高的地方工作,慢慢的,自己積累了百萬財產,但是,她并沒有花費在自己身上,全貢獻給了村民,如今,她已經無家可歸,在居民家中生活。
在視頻中,有兩個鏡頭讓我難忘:一是在段愛平修學校之前的學校,破破爛爛,房頂還破了一個洞。第二是修后的學校,水泥磚搭成的房子,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干凈的課桌在教室里。
獻給她的獎詞中有這樣一句話:“你貼工,貼錢,貼命,你還貼近百姓的心。”的確,段愛平所在的村莊正在一步步發達,她的積蓄卻在一步步減少,曾經當過一會兒“富翁”的她,已經成了窮光蛋。她一心為民,不顧一切地幫助村民,她偉大的形象也已經刻畫在了村民心中。
我覺得,段愛平一秉至公的行為值得學習,我們也應該獻出自己一份份愛心,她也說過,她奉獻出去的愛心,村民們也用實際行動一一回報。段愛平雖說已經很窮了,但我認為她依舊是一個“富翁”,她有無數個愛心已經“發放”,還有無數個愛心在等待,她有用不完的愛心。
“山梁擋住了陽光,你用肩膀扛起鄉親的盼望。村莊在漸漸豐滿,你的身體卻慢慢柔弱。莊稼總要把一切還給泥土。你貼工,貼錢,貼命,你還貼近百姓的心。”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