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語的備考方法有哪些
(1)重點詞匯構建詞匯樹
結合資料《名師伴你行》,要求學生對每一模塊的重點詞匯根據詞性,詞義,近義詞,反義詞,形似詞,詞匯的用法進行詞匯樹構建。這種方法幫助學生理清單詞用法,增強詞匯記憶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分辨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學生學會了在課前利用一切資源,比如字典,電腦和資料書來對某個重點單詞進行透徹的學習和分析以及擴展。在提優班這種環境下,幾乎人人都有展示的機會,效果較好;其次,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更何況是十幾位全年級最優秀的學生一起學習。他們有時候對某個單詞的分析程度令我折服。比如王玲對單詞“timetable”的分析。她不僅從合成詞的角度分別分析了time和table的多種意思,相關短語,并且能夠鏈接到高考熱點句型itishightimethat虛擬語氣句型中謂語動詞的形式,涉及面非常廣,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課堂上學生展示的同時其他學生會質疑,補充。再加之老師的點撥以及提問,詞匯學習就很有效了。(展示學生詞匯樹照片)
(2)回歸課文,在語境中學習詞匯。
具體措施:將每一模塊reading文本的重點詞匯,短語挖空,印制成學案,課堂
結合聽力,讓學生提高聽力水平的同時,在語境中加深對重點詞匯的掌握。
(3)詞不離句,通過重點詞匯大量造句,充分掌握重點詞匯的用法。
以上三點均能在我給我們班專門編寫的學案中得以充分體現
(4)利用重點詞匯進行故事編寫。
為了避免學生產生復習疲勞,教師可以編寫出含有每模塊重點知識點的中文故事,學生翻譯成英語,此法不足之處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或是學生自己根據每一模塊的重點知識點發揮想象力,編寫小故事。畢竟人多力量大,雖然學生的作品內容有時荒誕離奇,語法錯誤頻頻出現,但由于本人參與了,復習效果很理想。這種創設語境的“詞匯故事”教學法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與實效性。這里有個溫馨提示,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最好從高一一開始就保留學生的故事編寫,最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刪選,核對,再編輯,到了高三編制成冊,就有了校本詞匯教材了。
高考英語備考策略經驗
①堅持不懈,培養語言感覺:
英語有一個與語文相似的特性——語境性和對語感的要求較高。就好比即使自己知道普通話的標準發音,但是如果學習和生活中的主要用語還是方言,說普通話時一樣會感覺生疏。所以在考試之前要保持對英語的“親密接觸”,這種“接觸”最好是持久的,定期的,高質量的。
有些同學有時并不見長于語法規則的記憶,但是在做單選關于語法的題目時并不見得會比將語法書熟記于心的同學吃虧,他們的原因和做法一般是“多讀讀,讀著讀著,好像就覺得某一個選項更正確,更順口一些”。這不少同學在做語文語病題的時候不靠死記硬背,而是通過“語感”是一樣的原理。那么又怎么解釋“高質量”呢?這里所謂的“高質量”指的是接觸的英語題目材料質量要高,做題之后的分析認真。如果僅是馬馬虎虎當然也有效果,但是同前者的收獲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然,“題感”這種感覺每門科目多少都會涉及,這是一條通則。
②提高興趣,養成泛讀習慣:
學習一門語言的高級境界無非是“熟悉”二字。再加上高考英語主要是以書面形式進行考察,所以對英語的閱讀十分重要。有別于英語考試中對文本材料一讀再讀的“精讀”,泛讀要求快速,最多是把生詞挑出來繼續。這一方法對上條目標“培養語言感覺”有促進作用。通過泛讀累積,既可以克服對“英語”的畏難心理,也可以在大量泛讀材料中培養感覺。一句話,當你拿起一張報紙,中文的也讀,英文的也讀,而且是不假思索的開始讀,無論你是否了解所有單詞的含義,起碼你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了。
③改變心理,勇于“秀”出英語:
根據邊際效應法則,學習的進度在到達一定水平時,學習新知識的速度會相應減慢。舉個相應的例子來說,小學十天學到的新字可能是高中十天學到的幾十倍甚至更多。但是這一套法則放在學習一門具有幾十萬單詞量的語言中,在一定范圍內至少變化是不明顯的。高考詞匯之后是四、六級,在之后還有更多高等級英語考試對單詞的要求。所以多學一個陌生單詞比多學一個陌生漢字來得容易。
既然已經如此,為什么不嘗試添加一些趣味,主動挑戰高等級范圍內的單詞?我經常和同學們展開這樣的背四、六級單詞的比賽,不僅感受到了競爭的趣味,同時也解決了很多閱讀理解時的“攔路虎”。不要總覺得單詞是為了考試而背,更不要存有“反正這個單詞也不一定考出來,我就不背了”的心理,單詞背會了是自己的,想怎么用都可以。
高三后期英語怎么學
1.在后期備考中,要對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再次梳理,復習的重點是以詞塊為單位,關注語境和應用,帶動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另外,要重視生活詞匯的拼寫,注重熟詞新意,突出高考題對備考的引導。對于語法,提煉常見考點和重點考點,幫助學生提升在語境中解題的能力,并針對上一輪復習中遺留的易錯題,提高準確辨析考點的能力,發現陷阱,做出正確判斷。
2.堅持始終,提升綜合技能??提高綜合技能是后期備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聽、讀、寫等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貫穿后期備考的始終。??
首先,提升聽力技能。要堅持做到天天訓練,足量訓練,適當進行延時訓練,即一次的訓練量超過高考的題量,以延長學生聽力的疲憊期。??
其次,提升閱讀技能。要重點提高學生總結提煉信息和推理判斷的能力,提升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取處理具體信息的速度和準確度,同時要加強對閱讀新題型的訓練和指導。??
再次,提升寫作技能。要切實過好“三關”,依次為卷面關、內容關和語言關。
短文改錯答題技巧
短文改錯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及我們平常的模擬考試,可以發現短文改錯主要有以下十大錯誤:
1、形容詞與副詞的誤用。如exciting與excited,hard與hardly,possible與possibly,here與there等,以及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
2、名詞的單復數誤用。如在several,many,various,different,a few,one of等之后,常用名詞的復數,在every與each之后常用單數。
3、代詞的誤用。如you與your,it’s與its,it與they或them,one與ones,賓格(如me)與反身代詞(如myself)等的誤用。
4、介詞的誤用、缺少或多余。常見的如in與on,to與for,instead與instead of,because與because of等的誤用。
5、時態的錯誤。看一篇文章,要有一種大局觀,要上前下掛,看看上下文的時態是否一致。
6、連詞的誤用。如or與and的誤用,and與but的誤用,so與but的誤用,because或since與so連用,though與but連用等。
7、第三人稱單數后的動詞形式。
8、一些固定結構的誤用。如so...that被誤用作very...that,too...to被誤用very...to,as...as被誤作so...as等。
9、定語從句中關系詞的誤用。
10、一些常用詞的誤用。如what與how,except與besides,any與some以及它們的合成詞如anything與something,anywhere與somewhere等混淆不清。
高考前30天備考建議
1、5月15日—20日以前,仍可延續以前的學習方法。
過度學習,就是充分利用能夠學習的時間進行學習,如晚上可以學到12點,甚至更晚或早上可適當早起加強學習,但以保證第二天上課不太疲勞為前提,中午時間(住校生)視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學習或休息。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①學習時間適當加長,掌握更多知識。
②主要是增強自信心,避免擔憂失敗心理。由于自己努力學了,自己沒有比一般同學付出的少,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增強了自信心。
舉例:上高中時,班內同學有的早上3、4點就起來學習的,而我自己則正常休息,早上6:30起床。有些同學晚上加班,我還正常休息,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我心理發毛了,擔心別人都在加班加點,而自己卻按部就班,這樣能否考上大學。
于是我也早起晚睡,用于學習,但我總是睦睡,看上幾眼,就扶在桌子上睡一會兒,學一會睡一會,現在想起來,其實沒學多少知識,但作用卻是很大的,這樣做給了我以勇氣,給了我自信。我也加班加點學習,問心無愧,你能考上,我也能考上。但加班加點,千萬要記住:要以第二天上課不影響精力為前提,若影響上課效率,寧愿不加班加點。
2、5月中旬到6月初進入調整階段。
主要工作:
①復習以前的錯題本;
②游覽以前考過的摸擬卷,真正進行查漏補缺工作,不要再過多地做練習了(不是不做),可能有的老師發的題很多,你可以選擇性地去做,不要都去做。
我在去年教高三時,給學生發練習是有計劃的,不是有什么、發什么、做什么,到現在我還有一本練習都沒給去年高三學生發,但學生考試成績很好。
③考前頭幾天不要太放松,特別是高考前幾天,更要合理安排復習計劃,不要用這幾天再學習新知識,期望打準高考題。而主要精力是有計劃的游覽記憶重點知識。
應對考前高原反應
同學們在此階段若出現了“答題高原期”(即答題時思路不清,精力總是不集中,煩燥苦悶。),說明已經努力學習了。要盡快度過這一時期,不要悲觀,怨天由人,這是多數學生必然出現的情況,此階段最好在4月底以前度過,最遲到5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