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含答案
2017高考地理模擬試題一、選擇題
1.影響③類貨物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市場 B.技術
C.原料 D.勞動力
2.四類貨物所對應的運輸方式中,靈活性最好的是( )
A.①對應的運輸方式 B.②對應的運輸方式
C.③對應的運輸方式 D.④對應的運輸方式
【解析】 第1題,③類貨物重量不大,但價值高,運距較長,這最可能是電子類貨物,影響其布局的區位因素主要是技術。第2題,④類貨物重量不大,價值不高,也適合短距離運輸,它對應是公路運輸,其突出的優點是機動靈活。
【答案】 1.B 2.D
2011年8月1日,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際電氣化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3周年。該鐵路以橋梁為主體,橋梁的長度占到線路總長的87%,有“空中鐵路”之稱。據此回答3~4題。
3.京津城際鐵路被設計成“空中鐵路”的主要原因是( )
①為了減少建設成本 ②為了少占耕地,節約土地資源
③防止不同交通線路的相互干擾 ④避開低洼地對交通的不利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京津城際鐵路全長120公里,列車全程運行時間只需30多分鐘,是中國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際快線,該鐵路的建成會( )
①提升沿線房價 ②促進跨城就業 ③增加貨物運量
④加劇大氣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題,京津城際鐵路設計成“空中鐵路”,其主要原因是減少占用耕地和減輕對其它交通線路的干擾。第4題, 注意“公交化”,說明該鐵路主要用于客運,由于是電氣化鐵路,故對大氣污染很輕。
【答案】 3.C 4.A
下圖顯示某年湖北省與相鄰省級行政區往來貨物的鐵路運輸量差異。讀圖,回答5~6題。
5.接受湖北輸出貨運量最多的鄰省(直轄市)位于湖北以( )
A.南 B.北 C.東 D.西
6.承擔由鄰省(直轄市)輸入湖北的貨運量最大的鐵路線是( )
A.京滬線、京廣線 B.京廣線、焦枝線
C.京九線、枝柳線 D.隴海線、焦枝線
【解析】 第5題,由圖知,接受湖北輸出貨物最多的是湘,位于湖北以南。第6題,鄰省輸入湖北的貨運量最大的是豫,京廣線、焦枝線是聯系的主干線。
【答案】 5.A 6.B
右圖為“某地區商業網點大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7~8題。
7.該地區商業網點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響因素是( )
A.政治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8.若該地區商業網點是受河流影響,則圖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解析】 第7題,商業網點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組織形式要受到自然、社會、經濟和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其中,自然環境為商業網點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8題,河流的干流一般河寬水豐,比較有利于運輸,因此對商業網點的發育比支流有利得多,所以干流沿線的商業網點密度較大。
【答案】 7.A 8.A
下圖為某交通運輸方式以澳門為中心的等時線分布圖,讀圖回答9~10題。
9.該交通運輸方式為( )
A.水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鐵路運輸
D.高速公路運輸
10.如果以該圖信息作為研究依據,則最能反映的問題是( )
A.澳門工業原料的來源地范圍
B.澳門工業產品的覆蓋范圍
C.澳門農產品的來源地范圍
D.澳門旅游業的最優吸引半徑
【解析】 從圖中等時線數值和所涉及的地區來看,該交通運輸方式速度快,應為航空運輸,是澳門旅游業發展的主要運輸方式。
【答案】 9.B 10.D
11.現在“網上購物”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與傳統的售貨方式相比,網上營銷( )
①促進了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換代 ②減少了營銷環節,銷售成本降低 ③使生產企業不必致力于市場開拓 ④減弱了商業網點布局的空間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結合網絡特征可分析②④正確。
【答案】 D
讀我國物流企業分布圖,回答12~13題。
12.下列有關中國物流企業的總部分布格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會城市都有物流企業總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業總部多
D.總部的區位由高層級的城市向低層級的城市演變
13.北京和上海的總部數量多,規模相當,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業、交通樞紐中心,通訊條件便利,物流市場龐大
B.港口貿易量大,國內外貨物貿易量大
C.我國經濟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門聯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務業部門支持數量少
【解析】 第12題,總體是南方多于北方;拉薩、臺北等沒有物流企業總部;圖示為分布格局,沒有體現演變過程。第13題,北京不是港口,上海不是政治中心;物流企業離不開金融、商業、交通、通訊等服務行業的支持,故D錯。
【答案】 12.C 13.A
讀圖,回答14~15題。
14.關于該島鐵路形狀及形成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鐵路呈環形,因為人口均勻分布在該島的四周
B.鐵路呈環形,因為該島以山地為主、地形崎嶇,所以鐵路建在沿海平原
C.鐵路呈南北向延伸,因為南北跨度太大,鐵路便于南北溝通
D.鐵路呈南北向延伸,因為東西跨度太小
15.甲和乙之間的鐵路沒按圖中虛線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虛線處直線距離近,經過的地方少
B.虛線處是河谷,建鐵路容易被沖毀
C.虛線處人口密度過小,不用建鐵路
D.虛線處等高線密集
【解析】 第14題,由圖可知,圖示國家為日本。日本是島嶼國家,而且地形崎嶇,以山地為主,所以鐵路分布在沿海地區。第15題,甲乙之間位于島嶼內部,地形應是較崎嶇的山地,所以鐵路沒有沿直線修建,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兩地間地形復雜,工程量較大。
【答案】 14.B 15.D
2017高考地理模擬試題二、綜合題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點軸理論模型是我國著名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院士提出的經濟發展理論,“點”是指各級居民點和中心城市,“軸”是指由交通、通訊干線和能源、水源通道連接起來的“基礎設施束”。下圖為我國“T”型點軸開發模式圖。
材料二 2010年2月,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草案)中,重慶與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一起,被確定為國家五大中心城市。
(1)下列屬于圖中“南北軸”中的“點”的是( )
A.北京、鄭州、武漢、南昌
B.石家莊、武漢、長沙、廣州
C.北京、濟南、南京、廣州
D.石家莊、合肥、武漢、廣州
(2)結合點軸開發理論,簡述我國在加快開放開發中西部地區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3)簡要分析重慶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解析】 依據材料分析可知,點軸理論中的“點”多為交通樞紐,而“軸”則多為交通干線。
【答案】 (1)B (2)培育、發展地區經濟增長點,加快大城市發展步伐;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加強交通線、動力供應線、水源供應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加快改革開放,引進技術、人才、資金。 (3)重慶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直轄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1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因礦產資源的開發而興起的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A城的主導工業部門最有可能是________工業。
(2)B、C兩城市之間的鐵路線建成后,B城________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明顯增加。
(3)讀圖分析E城港口發展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4)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該地區擬再建一條鐵路線,請你幫助設計合理的線路,并在圖中用規范圖例繪制出來。
【解析】 第(1)、(2)題,依據圖例,B、C臨近煤、鐵礦產地,是因礦產開發而興起;B、C兩城市之間的鐵路線建成后,可有利于發展鋼鐵或機械制造業。A城臨近糧棉產地,有利于棉紡織業發展。第(3)題,注意按要求回答“有利社會區位條件”, 從交通、腹地等角度分析。第(4)題,這兩條鐵路的選址,一要能夠促進C地鐵礦資源的外運;二要能夠促進F、G兩地旅游資源的開發。
【答案】 (1)B C 棉紡織
(2)鋼鐵或機械
(3)交通便利,可以實現海陸聯運;經濟腹地廣闊,腹地內經濟發達;以大城市E為依托
(4)答案見圖(從C城向北的鐵路線亦可設計為從C城至E城):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地理模擬試題附答案
2.2017高考地理模擬試題
3.2017高考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4.2017年高考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
5.2017高考地理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