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2017年高考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
1.此圖說明該地區(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為2 500萬
C.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D.人口密度大
2.此人口分布狀況,比較符合下列哪個國家( )
A.中國 B.印度
C.英國 D.澳大利亞
3.形成這種人口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國家政策影響的結果
B.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C.農村人口大量過剩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優勢
1~3.解析 第1題,結合圖中的數據,可計算出城市人口占90%左右,其城市化程度較高。第2題,英國是世界上資本主義工業化最早的國家,城市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第3題,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與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資料所有制等經濟因素有關。
答案 1.A 2.C 3.B
下圖為“我國城市化發展曲線圖”,讀圖完成4~5題。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最快的是( )
A.時期 B.時期
C.時期 D.時期
5.下列有關我國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已進入城市化成熟階段
B.東部地區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區
C.城市化速度取決于城市規模的大小
D.資源不足是制約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原因
4~5.解析 第4題,讀圖可知,時期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最快。第5題,城市化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東部地區社會經濟較西部地區發達。
答案 4.C 5.B
讀下圖,完成6~7題。
6.圖中四條曲線分別代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和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它們對應的曲線分別是( )
A. B.
C. D.
7.從圖中能得到的結論是( )
A.發達國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始終高于發達國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數量以發展中國家居多
6~7.解析 第6題,曲線分別是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發達國家城市人口。第7題,世界人口總數約為70億(2011年)且發展中國家的總人口數多于發達國家。
答案 6.D 7.D
暑期,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城市熱島效應現象。據圖回答8~9題。
8.上圖為興趣小組繪制的“城市熱島效應強度示意圖”,若縱坐標代表城區與郊區溫度差,則橫坐標不可能代表的是( )
A.建筑物面積 B.綠地面積
C.工業化程度 D.人口數量
9.下面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該城市熱島效應現象的是( )
A.①③ B. C. D.
8~9.解析 綠地面積增加,熱島效應減弱,故第8題選B。第9題,城市熱島效應使等溫面向上彎曲,受熱島效應影響,城市形成低壓,等壓面向下彎曲,據此分析可知正確。
答案 8.B 9.B
讀我國某區域城市發展統計圖,回答10~11題。
10.根據圖中地理信息判斷,該地( )
A.農業人口數量增加 B.區域耕地面積增加
C.人均城市用地增加 D.處于城市化的后期階段
11.該城市發展產生的影響是( )
A.改變局部大氣環流,使降水量減小
B.城市建筑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有所增加
C.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蔬菜、花卉等農業
D.地表徑流的匯集速度減慢,城市洪水災害減少
10~11.解析 第10題,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城市化水平較低,城市化發展緩慢,農業人口數量仍在增加;區域耕地面積減小;結合兩圖分析可知,人均城市用地減少;該區域城市化水平較低,不可能處于城市化后期階段。第11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雨島效應”會加強,降水會增加;隨著自然生態改變,生物多樣性會減少;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地表徑流匯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澇災害會增加。
答案 10.A 11.C
讀我國“十二五”規劃中的“城市化戰略格局示意圖”,回答12~13題。
12.據圖推測可知( )
A.主要城市化地區多沿交通線分布
B.第一級階梯城市分布較密集
C.東部沿海地區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鄉村人口將大規模流向東南沿海城市
13.在我國區域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
特大城市急劇增加 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耕地資源日益減少 城市規模不斷縮小
A. B. C. D.
12~13.解析 第1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主要城市化地區多分布于交通線兩側。第13題,區域城市化的發展會占用大量耕地,并產生大量廢棄物,使環境問題加劇。
答案 12.A 13.C
熱島效應是城市化帶來的最明顯的環境特征之一。下圖為北京地區2007~2010年城區與郊區溫度差值()隨時間變化的等值線圖。讀圖完成14~15題。
14.北京城市熱島效應最顯著的季節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近年來,北京城區和郊區溫度差值在減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區綠地面積顯著增加
B.城區實行機動車限行政策
C.郊區城市化發展迅速
D.郊區水域面積大幅度減小
14~15.解析 第1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城區與郊區溫度在12月至次年2月差值最大,且等值線密集,說明城區熱島效應最為顯著。第15題,近年來,隨著郊區城市化的迅速發展,郊區的人口、工業、交通工具越來越多,與城區一樣釋放越來越多的人為熱量,使郊區的溫度升高,從而縮小了與城區的溫度差值;隨著北京市的發展,北京市城區受面積所限,綠地面積不可能在短期內顯著增加;實行機動車限行主要是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同時緩解城區大氣污染嚴重的局面,對于減少城區與郊區的溫度差值作用不大;郊區水域面積大幅度減小會減小其與城區的溫度差值,但不是城區和郊區溫度差值減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 14.D 15.C
2017年高考地理試題二、綜合題
16.讀下面世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城市化水平,分析圖中表示發達國家的是________曲線,表示發展中國家的是________曲線。
(2)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達國家大都進入了城市化的________階段,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出現________現象;發展中國家則大部分處于________階段和________階段。
(4)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發展水平。
答案 (1)
(2)起步晚 發展快 水平低
(3)后期成熟 逆城市化 初期 中期加速
(4)社會經濟
17.近30年來,下圖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讀圖回答問題。
(1)據圖說出該市城市化進程的主要表現。
(2)簡析國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從環境因素考慮,分別指出該市鋼鐵廠和化工廠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說明原因。
答案 (1)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出現明顯的功能分區。
(2)為了緩解城區的交通擁堵狀況。
(3)鋼鐵工業布局合理,因為鋼鐵廠大氣污染比較嚴重,布局在居住區外圍且位于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對居住區的影響較小。化工廠布局不合理,因為化工廠是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工業企業,布局在最大風頻的上風向,其大氣污染對居住區影響較大,且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對城市水質影響較大。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2.2017高考地理練習題及答案
3.2017高考地理練習題附答案
4.2017高考全國卷1地理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