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運動高中地理測試題及答案(2)
海水運動高中地理測試題答案
1.B 若AB線是30°緯線,圖示洋流呈逆時針循環,則這個海域位于南半球。
2.A 若AB線是60°緯線,圖示洋流呈逆時針循環,則這個海域位于北半球。
3.D 根據經緯度范圍判斷此區域屬印度洋南部海區只有西風漂流。
4.A 西風漂流的表層海水對秘魯寒流有補給關系。
5.C 由流向可知,①②均為由低緯流向高緯,為暖流。
6.A 圖示為太平洋洋流循環示意圖,圖中寒流有①秘魯寒流、③千島寒流、④加里福尼亞寒流。
7.B 洋流分布規律為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洋流呈逆時針向流動;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洋流呈逆時針向流動;北半球中低緯海區,洋流呈順時針流動。中低緯大洋東岸是寒流,中高緯海區大陸西岸是暖流。
8.C 圖示為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圖示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為北半球的夏季。
②海區洋流向東流的主要動力是南亞的西南季風。
9.B 根據圖示等溫線南高北低,說明是北半球,再由彎曲的方向可以判斷是寒暖流相匯,位于北半球大洋的西北海區。
10.D 圖中①、②表示的洋流名稱可能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或是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
11.D 對南美洲中低緯度西海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南半球的寒流。
12.C M地有世界著名的漁場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
13.D 鄭和下西洋是利用的冬季風,這樣順風順水。
14.D 哥倫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縮短17天,原因是1493年哥倫布順著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順著洋流可以助航。
15.B ①位于亞歐大陸東岸副極地海區,應為千島寒流,寒流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該洋流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主要與極地東風有關。
16.B 圖中②為北大西洋暖流(受北半球的西風影響),若全球氣候變暖,則高低緯度間熱量差異減小,西風勢力減弱,該洋流的勢力也會相應減弱。
17.A 18.C 由圖中信息可知該海域為秘魯沿海,受秘魯寒流的上升流影響形成秘魯漁場。同時,秘魯寒流使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向低緯延伸。
19.B 由圖文資料可知,三角貿易涉及的海區為北大西洋中低緯海區,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20.C “出程”所經洋流為加那利寒流,“中程”所經洋流為北赤道暖流。
二、非選擇題
21. (1)A、F (2)C、H
(3) 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亞寒流 千島寒流 西風漂流
【解析】(1)圖示信風形成的風海流有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2)圖中主要受西風影響而形成的洋流有西風漂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3)圖示洋流A、D、E、H分別是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千島寒流、西風漂流。
22. (1)見下圖。 (2)B (3)赤道逆流 (4)D
【解析】根據世界洋流分布模式,不難補全圖中各箭頭。漂流瓶在海洋中會順著洋流的方向流動,結合世界洋流分布可得出具體的洋流名稱。圖中已標出的洋流,是信風吹拂形成的赤道暖流向西遇到大陸后,有一小股海水回頭向東所形成的赤道逆流。P處為北半球寒流經過,根據北半球溫度變化及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可判定D正確。
23.(1)② ②處是寒流,水面溫度較低,暖濕氣流流經較冷水面才可以形成海霧。
(2)C (3)北海道漁場 寒暖流交匯的海區,海水受到擾動,可以將下層的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4)D (5) D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放射性物質從日本沿海出發,順時針方向東北,先是日本暖流,然后乘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循環返回日本暖流。第(2)題根據材料所述海霧的形成條件,在寒暖流交匯處,暖濕氣流流經較冷水面可以形成海霧。故應為②處。第(3)題,在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處形成北海道漁場。第(4)題,澳大利亞東部G洋流為暖流,從北向南流,所以應為D。第(5)題油輪先經過北印度洋,一月份盛行東北季風,季風洋流為逆時針流動,先逆流,然后到日本東部海域,順日本暖流到達橫濱。
海水運動高中地理測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