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蘇二本大學排名及分數線
江蘇二本大學排名及往年分數線
理科排名
排名 | 代碼 | 學校名稱 | 所在城市 | 往年投檔分 |
1 | 1135 | 金陵科技學院 | 南京 | 347 |
2 | 1131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 南京 | 346 |
3 | 1120 | 南京曉莊學院 | 南京 | 345 |
4 | 1128 | 金陵科技學院 | 南京 | 344 |
4 | 1122 | 江蘇警官學院 | 南京 | 344 |
6 | 1789 | 常熟理工學院 | 蘇州 | 342 |
6 | 1244 | 江蘇理工學院 | 常州 | 342 |
8 | 1133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南京 | 341 |
8 | 1118 | 南京藝術學院 | 南京 | 341 |
10 | 1620 | 南京曉莊學院 | 南京 | 339 |
11 | 1263 | 常熟理工學院 | 蘇州 | 338 |
11 | 1243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38 |
13 | 1848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 泰州 | 337 |
13 | 1448 | 江蘇大學 | 鎮江 | 337 |
13 | 1341 | 淮陰師范學院 | 淮安 | 337 |
16 | 1801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 南京 | 336 |
16 | 1644 | 鹽城工學院 | 鹽城 | 336 |
16 | 1443 | 徐州醫科大學 | 徐州 | 336 |
19 | 1847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 泰州 | 335 |
19 | 1523 | 南京工程學院 | 南京 | 335 |
19 | 1439 | 南京曉莊學院 | 南京 | 335 |
19 | 1362 | 鹽城師范學院 | 鹽城 | 335 |
23 | 1846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 | 連云港 | 334 |
23 | 1642 | 淮陰師范學院 | 淮安 | 334 |
23 | 1321 | 江蘇海洋大學 | 連云港 | 334 |
26 | 1802 |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 南京 | 333 |
26 | 1421 | 泰州學院 | 泰州 | 333 |
28 | 1526 | 常州大學 | 常州 | 332 |
28 | 1525 | 江蘇大學 | 鎮江 | 332 |
30 | 1224 | 徐州工程學院 | 徐州 | 331 |
31 | 1445 | 南通大學 | 南通 | 329 |
32 | 1788 | 江蘇理工學院 | 常州 | 328 |
32 | 1361 | 鹽城工學院 | 鹽城 | 328 |
34 | 1342 | 淮陰工學院 | 淮安 | 327 |
35 | 1928 | 南通理工學院 | 南通 | 326 |
35 | 1827 |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 徐州 | 326 |
35 | 1804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南京 | 326 |
38 | 1833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蘇州 | 325 |
38 | 1807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 南京 | 325 |
38 | 1449 | 江蘇科技大學 | 鎮江 | 325 |
38 | 1117 | 南京體育學院 | 南京 | 325 |
42 | 1849 |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 | 泰州 | 324 |
42 | 1822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南京 | 324 |
42 | 1810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 南京 | 324 |
42 | 180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 無錫 | 324 |
42 | 1621 | 金陵科技學院 | 南京 | 324 |
47 | 1856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蘇州 | 323 |
47 | 180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 南京 | 323 |
47 | 1446 | 江蘇海洋大學 | 連云港 | 323 |
50 | 1858 |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 南京 | 322 |
51 | 1911 | 三江學院 | 南京 | 321 |
51 | 1857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 揚州 | 321 |
51 | 1834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蘇州 | 321 |
51 | 1816 |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 鎮江 | 321 |
55 | 1850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 揚州 | 320 |
55 | 1844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 揚州 | 320 |
55 | 1835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 蘇州 | 320 |
55 | 1447 | 鹽城工學院 | 鹽城 | 320 |
59 | 1915 | 無錫太湖學院 | 無錫 | 319 |
59 | 1845 |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 鎮江 | 319 |
59 | 1441 | 金陵科技學院 | 南京 | 319 |
62 | 1838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 南通 | 318 |
63 | 1837 |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 | 張家港 | 317 |
63 | 1527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17 |
65 | 1855 |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 泰州 | 316 |
65 | 1826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 徐州 | 316 |
65 | 1787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16 |
65 | 1633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16 |
69 | 1598 | 宿遷學院 | 宿遷 | 315 |
70 | 1632 | 江蘇理工學院 | 常州 | 313 |
71 | 1870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 南京 | 312 |
71 | 1637 | 常熟理工學院 | 蘇州 | 312 |
71 | 1629 | 徐州工程學院 | 徐州 | 312 |
74 | 1876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蘇州 | 311 |
75 | 1643 | 淮陰工學院 | 淮安 | 310 |
76 | 1930 | 無錫太湖學院 | 無錫 | 309 |
76 | 1880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 蘇州 | 309 |
76 | 1877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蘇州 | 309 |
文科排名
排名 | 代碼 | 學校名稱 | 所在城市 | 往年投檔分 |
1 | 1120 | 南京曉莊學院 | 南京 | 338 |
1 | 1122 | 江蘇警官學院 | 南京 | 338 |
1 | 1131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 南京 | 338 |
4 | 1128 | 金陵科技學院 | 南京 | 335 |
5 | 1244 | 江蘇理工學院 | 常州 | 333 |
5 | 1263 | 常熟理工學院 | 蘇州 | 332 |
7 | 1341 | 淮陰師范學院 | 淮安 | 331 |
8 | 1243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29 |
8 | 1362 | 鹽城師范學院 | 鹽城 | 329 |
10 | 1620 | 南京曉莊學院 | 南京 | 328 |
11 | 1321 | 江蘇海洋大學 | 連云港 | 327 |
11 | 1421 | 泰州學院 | 泰州 | 327 |
13 | 1801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 南京 | 325 |
14 | 1133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南京 | 324 |
14 | 1642 | 淮陰師范學院 | 淮安 | 324 |
16 | 1224 | 徐州工程學院 | 徐州 | 322 |
16 | 1361 | 鹽城工學院 | 鹽城 | 322 |
18 | 1342 | 淮陰工學院 | 淮安 | 321 |
18 | 1847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 泰州 | 321 |
20 | 1789 | 常熟理工學院 | 蘇州 | 319 |
20 | 1802 |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 南京 | 319 |
20 | 1833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蘇州 | 319 |
23 | 1117 | 南京體育學院 | 南京 | 318 |
23 | 1118 | 南京藝術學院 | 南京 | 318 |
23 | 1448 | 江蘇大學 | 鎮江 | 318 |
23 | 1807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 南京 | 318 |
27 | 1787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16 |
27 | 180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 無錫 | 316 |
27 | 1822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南京 | 316 |
30 | 1804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南京 | 315 |
31 | 1858 |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 南京 | 314 |
32 | 180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 南京 | 312 |
32 | 1844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 揚州 | 312 |
34 | 1849 |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 | 泰州 | 310 |
35 | 1816 |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 鎮江 | 309 |
35 | 1848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 泰州 | 309 |
37 | 1834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蘇州 | 308 |
37 | 1911 | 三江學院 | 南京 | 308 |
39 | 1633 | 常州工學院 | 常州 | 307 |
39 | 1810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 南京 | 307 |
39 | 1835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 蘇州 | 307 |
42 | 1845 |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 鎮江 | 305 |
43 | 1449 | 江蘇科技大學 | 鎮江 | 304 |
43 | 1598 | 宿遷學院 | 宿遷 | 304 |
43 | 1827 |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 徐州 | 304 |
43 | 1850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 揚州 | 304 |
47 | 1826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 徐州 | 303 |
47 | 1915 | 無錫太湖學院 | 無錫 | 303 |
49 | 1846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 | 連云港 | 302 |
50 | 1837 |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 | 張家港 | 301 |
50 | 1838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 南通 | 301 |
52 | 1855 |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 泰州 | 300 |
53 | 1928 | 南通理工學院 | 南通 | 297 |
54 | 1856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蘇州 | 293 |
55 | 1880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 蘇州 | 292 |
56 | 1857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 揚州 | 291 |
57 | 1877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蘇州 | 288 |
58 | 1870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 南京 | 285 |
59 | 1643 | 淮陰工學院 | 淮安 | 277 |
往年江蘇高考分數線
一、藝術類校考本科專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1.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由各校自行劃定。
2.除第1條規定以外的其他院校本科校考專業的省最低控制分數線為文化195分/專業合格。其中,取得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流行音樂、音樂治療、廣播電視編導、美術學、繪畫、雕塑、中國畫、實驗藝術、跨媒體藝術、文物保護與修復、漫畫、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陶瓷藝術設計、新媒體藝術、包裝設計等專業校考合格的考生,還須參加相應專業省統考,且美術省統考成績須達到160分,音樂省統考成績須達到120分,編導省統考成績須達到190分。
二、第一階段填報志愿資格線:
1.文科類、理科類考生必測科目成績均需達到合格(或C級及以上等級) ,選測科目等級符合院校的要求,文科類總分在274分以上、理科類總分在303分以上,方可填報第一階段高考志愿(報考高水平運動隊、飛行技術專業除外)。
2.體育類、藝術類考生七門必測科目成績中不合格(或D級)不超過3門,體育類文化226分/專業100分以上、美術省統考文化226分/專業160分以上、音樂省統考(聲樂、器樂)文化200分/專業135分以上、編導省統考文化256分/專業190分以上、藝術校考文化185分/專業合格(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以及部分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不受此限制),方可填報第一階段高考志愿。
如何報高考志愿詳細指導
方法一:線差法
線差法的“線”是指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例如一本線,二本線等等。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為避免偶然性,專家建議中采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即線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比較。
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如果我們選擇志愿也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位次法的機理是在全省考試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如果用來評價院校,那么錄取線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
方法三: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據統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在線差法與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況下,考生可以優先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種加以檢驗,兩者的分析數據應該大致吻合。
志愿填報的技巧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
如何根據分數選大學
對于成績拔尖的高分段考生來說,他們是有能力和很大概率是可以沖擊頂尖名校的,所以建議高分段考生優先選擇一個好學校。畢竟無論將來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就業,名校的背書對學生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優先選擇學校很關鍵。
中分段考生的成績可能夠不到那些國內頂尖的985/211院校,那么他們跟高分段考生選擇的側重點就有所不同了,中分段考生更建議優先選擇一個好專業。除去那些頂尖院校外,普通院校的數量眾多,從中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最有發展的專業才是重中之重,畢竟這些普通院校的水平層次都差不多,而專業的優劣則直接關系到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和發展。
成績處于一本分數線上下的考生在報考時會感覺有些“尷尬”,常常不知道一本和二本的院校該怎么選,這部分考生一定要盡可能地選擇好學校。考生在一本院校專業中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如果真的沒有適合報考的院校也不必強求,其實在很多二本院校中也存在著很多好專業,同樣非常值得咱們考生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