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
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一):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額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其他資本公積等。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等。
【提示】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股權激勵的,如果在等待期內取消了授予的權益工具,企業應在進行權益工具加速行權處理時,將剩余等待期內應確認的金額立即計入當期損益,并同時確認資本公積。
【思考】資本公積與實收資本及留存收益的區別?
二、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1.資本溢價
非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投資者投入資產的金額超過投資者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通過“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科目核算。
2.股本溢價
在按面值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應全部作為股本處理;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部分作為股本處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價收入應作為股本溢價處理。
【例題•單選題】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6 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3元,發生手續費、傭金等500萬元,該項業務應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為( )萬元。(2013年)
A.11 500
B.12 000
C.12 500
D.17 500
【答案】A
【解析】發行股票:
借:銀行存款 18 000
貸:股本 6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2 000
支付手續費用、傭金等: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三、其他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如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按應享有份額而增加或減少的資本公積。
常見的情況為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方發生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賬務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做相反分錄)
如果以后將該長期股權投資處置了,那么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應該轉入損益中,即計入投資收益中。分錄是: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或做相反分錄)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有( )。
A.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公允價值上升
C.自有資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自有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
D.回購股票價格低于其面值的差額
【答案】AD
【解析】選項A,應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選項B、C應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選項D應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四、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
借:資本公積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資本公積來源的有( )。(2012年改編)
A.盈余公積轉入
B.股本溢價
C.資本溢價
D.從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提取
【答案】BC
【解析】盈余公積轉增資本,不轉入資本公積;從企業實現的凈利潤中提取的應計入盈余公積,不計入資本公積。
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二):一般銷售商品業務收入的處理
第一,在符合確認收入的條件時,按照已收或應收合同、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科目;
第二,結轉對應的銷售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 ,貸記“庫存商品”等。
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舉例】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商品一批,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4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68 000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開出的不帶息銀行承兌匯票一張,票面金額為468 000元,期限為2個月;該批商品已經發出,甲公司以銀行存款代墊運雜費2 000元;該批商品成本為320 000元。甲公司應當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答案】
(1)借:應收票據 468000
應收賬款 2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 000
銀行存款 2 000
(2)借:主營業務成本 320 000
貸:庫存商品 320 000
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三):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
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判斷企業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轉移給購貨方,需視情況不同而定。大多數情況下,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伴隨著所有權憑證的轉移或實物的交付而轉移。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企業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后,如仍然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或仍然對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則此項銷售不能成立,不能確認相應的銷售收入。
【提示】如企業對售出的商品保留了與所有權無關的繼續管理權,則不受本條件的限制。
(三)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如估計價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確認的其他條件均已滿足,也不應當確認收入。
【提示】如果企業判斷銷售商品收入滿足確認條件而予以確認,同時確認了一筆應收債權,以后由于購貨方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收回該債權時,不應調整原會計處理,而應對該債權計提壞賬準備、確認壞賬損失。
(四)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五)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成本如果不能可靠地計量,相關的收入也不能確認。
【提示】收入確認的時間:
1.采用預收貨款方式銷售商品的,在發出商品的時候確認收入。
2.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銷售商品的,在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
3.采用交款提貨方式銷售商品,在開出發票收到貨款時確認收入。
4.采用支付手續費委托代銷方式銷售商品,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不應當確認企業收入的有( )。
A.寄存本單位的已售商品
B.售后回購的商品
C.售出商品后得知對方公司已破產清算
D.已售商品成本無法可靠取得
【答案】BCD
【解析】A選項滿足全部條件,B不滿足第二條,C不滿足第三條,D不滿足第五條。
【例題·單選題】下列各項中,關于收入確認表述正確的是( )。(2010年、2014年)
A.采用預收貨款方式銷售商品,應在收到貨款時確認收入
B.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應在貨款全部收回時確認收入
C.采用交款提貨方式銷售商品,應在開出發票收到貨款時確認收入
D.采用支付手續費委托代銷方式銷售商品,應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
【答案】C
【解析】采用預收貨款方式銷售商品的,應該在發出商品的時候確認收入,選項A錯誤;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在發出商品的時候確認收入,選項B錯誤;采用交款提貨方式銷售商品,應該在開出發票收到貨款的時候確認收入,選項C正確;采用支付手續費委托代銷方式銷售商品的,應該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選項D錯誤。
猜你感興趣:
1.初級會計職稱心得體會
2.初級會計實務學習方法介紹
3.初級會計職稱心得
4.初級會計職稱心得感想
5.初級會計實務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