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試題含答案(2)
三、判斷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答題正確的得1分,答題錯誤的扣0.5分,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1.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核算庫存商品時,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為本期商品銷售收入乘以商品進銷差價率。(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售價金額核算法的計算。本期商品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即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金融資產。(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概念。
3.存貨跌價準備一經確認,不得轉回。(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存貨跌價準備可以在原范圍內轉回。
4.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滿足一定條件后可以轉為成本模式核算。(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滿足一定條件后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可以轉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但是已經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得轉為成本模式。
5.資本公積反映的是企業(yè)收到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及發(fā)生的所有利得和損失。(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并不是所有的利得和損失。
6.表結法下月末都需要將損益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但是月末不需要將本年利潤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表結法下月末不需要將損益類科目轉入本年利潤,年末才進行結轉。
7.在產品品種比重和產品單位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產量增減會使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發(fā)生變動。(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在產品品種比重和產品單位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產量增減會使成本降低額發(fā)生同比例的增減;但由于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也發(fā)生同比例增減,故不會使成本降低率發(fā)生變動。
8.財政補助結轉資金是指當年支出預算已執(zhí)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執(zhí)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繼續(xù)使用的財政補助資金。(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財政補助結轉的概念。
9.期末,將停工凈損失從該科目的貸方轉出,屬于自然災害的部分轉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的借方;應由本月產品成本負擔的部分,則轉入“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停工損失。
10.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盤虧損失、出租包裝物的成本、罰款支出等都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出租包裝物的成本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科目。
四、不定項選擇題(本類題共3大題,每題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每小題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1)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3年3月1日,向乙公司銷售某商品1 000件,每件標價2 000元,實際售價每件1 800元(不含增值稅額),已開出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商品已交付給乙公司。為了及早收回貨款,甲公司在合同中規(guī)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計算現金折扣不考慮增值稅)。
(2)2013年3月10日甲公司的部分商品委托丙企業(yè)代銷200件商品,銷售單價(不含稅)150元/件,實際成本100元/件。
(3)2013年4月10日甲公司收到代銷清單,代銷商品已全部售出。丙公司按不含稅銷售額的10%收取代銷手續(xù)費,并向甲公司結清代銷款。
(4)2013年5月1日,上年銷售給丁公司的一批貨物被發(fā)現存在質量問題,經協商甲公司同意給予丁公司20%的銷售折讓,并取得了增值稅紅字發(fā)票。上年銷售該批貨物價款為200萬元,增值稅34萬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第(1)~(5)題:
1.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商品時確認的應收賬款和銷項稅額分別是( )元。
A.2 306 000,306 000
B.2 340 000,340 000
C.2 106 000,306 000
D.2 140 000,340 00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甲公司銷售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 2 106 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 8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06 000
按照實際售價確認收入并計算增值稅,現金折扣在實際收回價款時考慮。
2.根據業(yè)務(1),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若2013年3月5日收到貨款,則實際收到2 070 000元
B.若2013年3月5日收到貨款,則實際收到2 300 000元
C.若2013年3月5日收到貨款,應確認財務費用36 000元
D.若2013年3月5日收到貨款,應確認財務費用40 000元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若乙公司在3月5日付款,享受36 000元的現金折扣(即1 800×1 000×2%):
借:銀行存款 2 070 000
財務費用 36 000
貸:應收賬款 2 106 000
3.甲公司委托丙公司代銷商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委托代銷商品在尚未取得代銷商品的清單,暫不計算銷項稅
B.委托代銷商品屬于甲公司的存貨
C.甲公司計入委托代銷商品科目的金額是20 000元
D.甲公司結轉成本時減少庫存商品30 000元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委托代銷商品屬于企業(yè)的存貨,企業(yè)在收到代銷清單后才能確認收入,計算銷項稅額。
甲企業(yè)發(fā)出代銷商品:
借:委托代銷商品 20 000
貸:庫存商品 20 000
4.丙公司向甲公司收到代銷清單、結清代銷款時,甲企業(yè)應做的賬務處理有( )。
A.借:應收賬款 35 1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 100
B.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30 000
貸:委托代銷商品 30 000
C.借:銷售費用 3 000
貸:應收賬款 3 000
D.借:銀行存款 32 100
貸:應收賬款 32 100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丙企業(yè)向甲企業(yè)結清代銷款時,甲企業(yè)的會計分錄:
?、偈盏酱N清單:
借:應收賬款 35 1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 100
?、诮Y轉成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0 000
貸:委托代銷商品 20 000
③核算代銷手續(xù)費:
借:銷售費用 3 000
貸:應收賬款 3 000
?、芙Y清款項:
借:銀行存款 32 100
貸:應收賬款 32 100
5.根據資料(4),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上年發(fā)生的銷售折讓應該沖減上年度的營業(yè)收入
B.銷售折讓在實際發(fā)生時沖減當期的收入金額
C.銷售折讓應沖減財務費用
D.發(fā)生銷售折讓時應該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資料(4)分錄為: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200×20%)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20%)6.8
貸:銀行存款 46.8
銷售折讓在實際發(fā)生時沖減當期的收入金額,取得了增值稅紅字發(fā)票可以沖減增值稅銷項稅額。因為并沒有退回商品,所以不需要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
2.資料一:A有限責任公司吸收甲、乙兩個投資者的投資,甲投資者投入自產產品一批,雙方確認價值為170萬元,公允價值是180萬元,稅務部門認定增值稅為30.6萬元,并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A公司收到該產品后作為庫存商品核算。
乙投資者投入貨幣資金9萬元和一項固定資產,貨幣資金已經存入開戶銀行,該固定資產原賬面價值為16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16年,已計提折舊5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10萬元,雙方確認的價值為90萬元(假設是公允的)。假定甲、乙兩位投資者投資時均不產生資本公積。兩年后,丙投資者向A公司追加投資,其繳付該公司的出資額為人民幣200萬元,協議約定丙投資者享有的注冊資本金額為140萬元。
資料二:丁有限責任公司原由投資者A和投資者B共同出資成立,每人出資200 000元,各占50%的股份。經營兩年后,投資者A和投資者B決定增加公司資本,此時投資者C要求加入該公司。經有關部門批準后,丁公司實施增資,將實收資本增加到900 000元。經三方協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資后,三方投資者均擁有該公司300 000元實收資本,各占丁公司1/3的股份。各投資者的出資情況如下:
(1)投資者C以銀行存款投入丁公司390 000元。
(2)投資者A將一批原材料投入丁公司作為增資,該批材料賬面價值95 000元,合同約定價值105 000元,稅務部門認定應交增值稅稅額為17 850元。投資者A已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3)投資者B將一項專利權投入丁公司作為增資,投資合同中約定該專利權價值為125 000元。
假定以上合同約定的價值都是公允的。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題。
1.資料一,A公司接受甲投資者投資時應確認的庫存商品金額為( )萬元。
A.210.6 B.180
C.200.6 D.17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企業(yè)接受投資單位投入的非現金資產,應按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要以公允價值入賬,所以本題中庫存商品的入賬金額是180萬元。
2.資料一,丙投資者追加投資時,A公司的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是( )。
A.借:銀行存款 200
貸:實收資本——丙 200
B.借:銀行存款 200
貸:實收資本——丙 14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60
C.借:銀行存款 200
貸:股本——丙 200
D.借:銀行存款 200
貸:股本——丙 14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60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首先A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所以其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本應記入“實收資本”,股份有限公司則記入“股本”;其次協議約定丙投資者享有的注冊資本的金額為140萬元,所以產生資本溢價200-140=60(萬元),故選項ACD都不正確。
3.根據資料二,下列關于丁公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增加資本后,投資者A、B的持股比例不變
B.增加資本后,其資本溢價的金額為137 850元
C.投資者A以原材料投資,應確認進項稅額17 850元
D.因接受投資者A的增資而計入原材料的金額是95 000元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選項A,丁公司增加資本前,投資者A、B的持股比例均為50%。而增加資本之后,A、B的持股比例都降為1/3,所以增資前后持股比例是變化的;選項D,接受非現金資產投資,應以合同約定價值入賬(不公允的除外),所以原材料的入賬金額是105 000元。選項B,增加資本后,其資本溢價的金額=(105 000+17 850-100 000)(A投資者)+(125 000-100 000)(B投資者)+(390 000-300 000)(C投資者)=137 850(元)。
4.根據資料二,投資者A增資時,產生的資本溢價金額為( )元。
A.22 850 B.0
C.17 850 D.12 85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投資者A增資時,丁公司的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105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850
貸:實收資本——A 100 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2 850
5.根據資料二,丁公司接受投資者C投資時,應做的會計處理為( )。
A.借:銀行存款 300 000
貸:實收資本——C 300 000
B.借:銀行存款 390 000
貸:股本——C 200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90 000
C.借:銀行存款 390 000
貸:實收資本——C 390 000
D.借:銀行存款 390 000
貸:實收資本——C 300 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90 00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投資者C擁有丁公司300 000元的實收資本,所以產生資本溢價的金額是390 000-300 000= 90 000(元),故正確答案是D選項。
3.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2012年5月生產A產品和B產品,生產中所需乙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和結轉發(fā)出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1)2012年5月1日,乙材料結存2 0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1萬元;5月份購入乙材料3 0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1.10萬元;5月31日發(fā)出乙材料4 000公斤,其中3 900公斤用于生產A產品和B產品,100公斤用于車間一般耗用。本月生產A產品5 000件、B產品1 000件。A產品每件消耗定額為1.7公斤,B產品每件消耗定額為5.28公斤,材料成本在A、B產品之間按照定額消耗量比例進行分配。
(2)本月生產A產品和B產品的應付職工薪酬2 400萬元,按生產工時比例分配,A產品的生產工時為500小時,B產品的生產工時為300小時。車間管理人員職工薪酬60萬元。
(3)本月發(fā)生其他制造費用34萬元,按生產工時比例分配制造費用。
(4)其他資料如下:
?、?012年5月1日在產品實際成本資料如下:(單位:萬元)
項 目 | A產品(在產品數量2 500件) | B產品(在產品數量100) |
直接材料 | 1 500 | 1 300 |
直接人工 | 1 000 | 1 200 |
制造費用 | 125 | 900 |
合計 | 2 625 | 3 400 |
?、诒驹翧產品完工產品數量為5 500件,月末在產品數量為2 000件;B產品未完工全部形成在產品。
?、墼履┰诋a品單位定額成本(費用定額)資料如下:(單位:萬元)
項 目 | A產品費用定額成本 | B產品費用定額成本 |
直接材料 | 0.6 | 1.3 |
直接人工 | 0.4 | 1.2 |
制造費用 | 0.05 | 0.9 |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第(1)~(5)題。
1.根據資料(1),乙材料5月份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為( )萬元/公斤。
A.1.06
B.2.05
C.1.02
D.2.0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乙材料5月份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2 000×1+3 000×1.1)÷(2 000+3 000)=1.06(萬元/公斤)。
2.根據資料(1),下列關于材料成本的分配,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成本為2 550萬元
B.B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成本為1 584萬元
C.車間一般耗用材料的成本為106萬元
D.車間一般耗用材料的成本計入輔助生產成本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D,車間一般耗用材料的成本計入制造費用。
A、B產品耗用材料的成本=3 900×1.06=4 134(萬元)
車間一般耗用材料的成本=100×1.06=106(萬元)
直接材料分配率=4 134/(1.7×5 000+5.28×1 000)=0.3
A產品的直接材料=1.7×5 000×0.3=2 550(萬元)
B產品的直接材料=5.28×1 000×0.3=1 584(萬元)
借:生產成本——A產品(直接材料) 2 550
——B產品(直接材料) 1 584
制造費用 106
貸:原材料——乙材料 4 240
3.根據資料(1)~(3),下列選項中,關于直接人工與制造費用的分配,說法正確的是( )。
A.直接人工分配率為4萬元/小時
B.A產品應分配的職工薪酬2 000萬元
C.制造費用分配率為0.25萬元/小時
D.B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為75萬元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分配率=2 400/(500+300)=3(萬元/小時)
A產品應分配的職工薪酬=500×3=1 500(萬元)
B產品應分配的職工薪酬=300×3=900(萬元)
借:生產成本——A產品(直接人工) 1 500
——B產品(直接人工) 900
制造費用 60
貸:應付職工薪酬 2 460
制造費用分配率=(106+60+34)/(500+300)=0.25(萬元/小時)
A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500×0.25=125(萬元)
B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300×0.25=75(萬元)
借:生產成本——A產品 125
——B產品 75
貸:制造費用 200
4.月末A產品在產品和完工產品的成本分別為( )萬元。
A.2 625,5 800
B.4 175,2 100
C.2 100,4 700
D.4 700,6 80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月末A產品在產品成本=2 000×0.6+2 000×0.4+2 000×0.05=2 100(萬元);
月末A產品完工產品成本=(4 050-2 000×0.6)+(2 500-2 000×0.4)+(250-2 000×0.05)=4 700(萬元)。
A產品成本計算表(單位:萬元)
項 目 | 月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月生產成本 | 合計 | 在產品定額成本 | 完工產品成本 |
直接材料 | 1 500 | 2 550 | 4 050 | 2 000×0.6=1 200 | 4 050-1 200=2 850 |
直接人工 | 1 000 | 1 500 | 2 500 | 2 000×0.4=800 | 2 500-800=1 700 |
制造費用 | 125 | 125 | 250 | 2 000×0.05=100 | 250-100=150 |
合 計 | 2 625 | 4 175 | 6 800 | 2 100 | 4 700 |
借:庫存商品——A產品 4 700
貸:生產成本——A產品 ——直接材料 2 850
——直接人工 1 700
——制造費用 150
5.月末B產品的在產品成本為( )萬元。
A.1 584
B.5 000
C.3 400
D.5 959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B產品的月末在產品成本=3 400+1 584+900+75=5 959(萬元)。
猜你感興趣:
1.2017初級會計實務試題及答案
2.2017會計初級職稱初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附答案
3.2017會計初級職稱初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帶答案
4.2017會計初級職稱初級會計實務模擬試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