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首段和首末句,尋找四級仔細閱讀的突破口
時間:
未知2
閱讀理解
根據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試行),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項目組和考試委員會設計了四級考試新題型測試卷,并于近日公布。在樣卷中,仔細閱讀部分(ReadinginDepth)占整張試卷分值的25%。考試題型又分為兩種:A)選擇題型的篇章閱讀理解;B)篇章層次的詞匯理解(BankedCloze)或短句問答(ShortAnswerQuestion)。筆者仔細研究了樣題,并根據多年閱讀的教學經驗,以下就仔細閱讀部分進行一個詳細地分析。
第一部分選擇題型的篇章閱讀理解
這部分是考生們最為熟悉的四選一的選擇題。新老試卷最大的區別就是由原來的四篇文章二十道題目變為兩篇文章十道題目。而其他無論是從選材的特點,文章的長度,出題的思路,解題的技巧都是秉承了傳統,考生們還是應該根據歷年的真題,好好復習。從樣題看,主要還是考察考生們兩大能力,即主題和定位。要求考生讀完一篇文章之后,能夠抓住文章的主題,然后根據題干中的中心詞迅速返回原文定位到一句話,最后根據同義改寫的原則,選出正確答案。
判定文章主題技巧
有的考生認為只要不考主旨題,就沒必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其實這是一種很狹隘的錯誤認識,因為即使不考主題題型,在任何題型當中,如果你感覺很茫然,找不到任何定位信息的時候,你所能抓住唯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文章的主題,題目做多了,你就會發現哪個選項和文章的主題越是接近,就越是正確答案,所以能否判定一篇文章的主題對于解題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尋找文章的主題談一些技巧。
1)讀文章時重點關注文章的首段和首末句。按照西方人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和寫作習慣,他們慣用的是演繹法:即文章一開始先扔出自己的核心觀點,然后具體一步步論證。根據我的統計,每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話為本段的主題句的概率分別為50%、20%、20%,三句話成為主題句的概率超過九成,當然也就成為我們閱讀的重中之重。
2)關注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中有沒有重復出現的詞或詞組、有沒有黑體字或者是斜體字。如果有,通常這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3)問句不會是主題句。問句通常作為過渡或者是引子,因此應該忽略,真正的主題應該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4)關注一些表征強轉折關系的連詞,如“but,yet,however,infact,indeed,practically,virtually”等,這些詞后面連接的通常都是一段話的主題句。
5)關注一些表征總結性,結論性的詞,如“inbrief/short,above/in/after/allinall,conclusion,tosum”等,這些詞后面連接的通常也都是一段話的主題句。
6)如果主題句含有show和suggest等詞,重點看其后的賓語從句。
7)掌握一些詞組強調的重點,如“notonly…,butalso***,***aswellas…,more***than…,less…,than***(***為強調的重點)”。
第二部分篇章層次的詞匯理解(BankedCloze)
這是一種新題型,對于眾多考生而言,既陌生又有一定的難度,具有較強的區分度。從樣題看,BankedCloze考一篇長度為220個單詞左右的文章,在文章當中去除了10個單詞,后面有15個單詞選項,要求考生選擇正確的單詞填入文章。該部分測試重點在于把握文章的結構,主要考察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邏輯聯系等語篇、語段整體特征以及單詞在實際語境中的理解,即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弄清文章的宏觀結構和具體細化到每個單詞的微觀理解。新題型和原本的詞匯題相比,更注重實際運用,從單一的一句話考察上升到篇章的理解。
解題步驟
1)跳讀全文,抓住中心
首先考生應該跳讀全文,根據首段原則以及首末句原則,迅速抓出文章的主題。判定文章主題對于篇章的整體把握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2)閱讀選項,詞性分類
接著我們要仔細閱讀選項。因為選項給我們的僅僅是一個單詞,而非句子或者語段,所以考試難度就大大下降了。我們應該根據詞性把每個單詞進行分類歸納。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各有幾個選項。
3)瞻前顧后,靈活選擇
然后我們在選擇時,可以根據空格中應填入的詞性,大大縮小選擇范圍。根據上下文的內在邏輯結構選擇合適的選項填空。
4)復讀全文,謹慎調整
填空完成后,再次復讀全文,自我感覺上下文是否通順、內在邏輯關系是否連貫。如有問題,也需要謹慎的微作調整。
解題技巧
1)判定詞性時可以重點分析動詞的時態,即哪幾個是一般時,哪幾個是過去時又或者是過去分詞。因為根據樣題,它對考生不做選項改寫要求,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上下文時態對應的原則,給自己進一步縮小選擇范圍。
2)如果選項中出現指代詞時,往往該選項不能放在首句,要注意指代成立的條件。
3)如果選項中出現一組反義詞時,往往有一個是干擾選項,它注重考察的是對于文章框架結構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整篇文章的語境色彩。
4)如果選項中出現一組近義詞時,往往也有一個是干擾選項,它注重考察的是詞匯的精確理解,要求考生分析宄?湎肝⒌那?稹?
5)如果選項為連詞時,要關注上下句內在的邏輯關系。常見的邏輯關系有:因果,并列平行,遞進,強對比,前后意思一致等。
6)要有總體觀,不必按順序作題。先把自己最有把握的詞選出,然后刪除該選項,為吃不準的選項縮小選擇范圍。
樣題解析 WhenRobertoFelizcametotheUSAfromtheDominicanRepublic,heknewonlyafewwordsofEnglish.Educationsoonbecamea47.“Icouldn’tunderstandanything,”hesaid.He48fromhisteachers,camehomeintears,andthoughtaboutdroppingout.
A)wonderI)hid
B)acquiredJ)prominent
C)consistentlyK)decent
D)regainedL)countless
E)nightmareM)recalled
F)nativeN)breakthrough
G)acceptanceO)automatically
H)effective
首先我們跳讀全文,抓住文章的中心。整篇文章通過Roberto的成功例子來論證雙語教育的好處。我們重點分析一下第一段,首段主題是Roberto由于不懂英語,給他產生了重大的負面作用。
然后把選項進行歸類,其中名詞有E,G,N;動詞包含A,B,D,I,M.其中只有A為一般時,其余都是過去時;形容詞包括F,H,J,K,L.其中J和K意思相近;副詞為C,O。
接著我們再讀原文,第47題明顯應該填入一個名詞,而選項中名次只有三個,我們會發現這道題目從15選1的難度已經降為3選1了。根據下文“Icouldn’tunderstandanything”知道上文必應填一個不好的詞,那只有選E。第48題,首先這里要填一個動詞,后半句出現了came和thought,為了保持時態一致,該動詞應該為一般過去式,只有B、D、I、M符合;其次,從意思上理解,hidfrom有隱瞞、躲避某人的意思,所以該題答案選I。確定后就可以把這兩個答案從15個選項中劃去,以降低以后選項的難度。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方法輕松搞定后面的8個空格。
最后我們再復讀全文,發現文章非常流暢通順,也就標志著我們大功告成了。
第一部分選擇題型的篇章閱讀理解
這部分是考生們最為熟悉的四選一的選擇題。新老試卷最大的區別就是由原來的四篇文章二十道題目變為兩篇文章十道題目。而其他無論是從選材的特點,文章的長度,出題的思路,解題的技巧都是秉承了傳統,考生們還是應該根據歷年的真題,好好復習。從樣題看,主要還是考察考生們兩大能力,即主題和定位。要求考生讀完一篇文章之后,能夠抓住文章的主題,然后根據題干中的中心詞迅速返回原文定位到一句話,最后根據同義改寫的原則,選出正確答案。
判定文章主題技巧
有的考生認為只要不考主旨題,就沒必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其實這是一種很狹隘的錯誤認識,因為即使不考主題題型,在任何題型當中,如果你感覺很茫然,找不到任何定位信息的時候,你所能抓住唯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文章的主題,題目做多了,你就會發現哪個選項和文章的主題越是接近,就越是正確答案,所以能否判定一篇文章的主題對于解題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尋找文章的主題談一些技巧。
1)讀文章時重點關注文章的首段和首末句。按照西方人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和寫作習慣,他們慣用的是演繹法:即文章一開始先扔出自己的核心觀點,然后具體一步步論證。根據我的統計,每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話為本段的主題句的概率分別為50%、20%、20%,三句話成為主題句的概率超過九成,當然也就成為我們閱讀的重中之重。
2)關注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中有沒有重復出現的詞或詞組、有沒有黑體字或者是斜體字。如果有,通常這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3)問句不會是主題句。問句通常作為過渡或者是引子,因此應該忽略,真正的主題應該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4)關注一些表征強轉折關系的連詞,如“but,yet,however,infact,indeed,practically,virtually”等,這些詞后面連接的通常都是一段話的主題句。
5)關注一些表征總結性,結論性的詞,如“inbrief/short,above/in/after/allinall,conclusion,tosum”等,這些詞后面連接的通常也都是一段話的主題句。
6)如果主題句含有show和suggest等詞,重點看其后的賓語從句。
7)掌握一些詞組強調的重點,如“notonly…,butalso***,***aswellas…,more***than…,less…,than***(***為強調的重點)”。
第二部分篇章層次的詞匯理解(BankedCloze)
這是一種新題型,對于眾多考生而言,既陌生又有一定的難度,具有較強的區分度。從樣題看,BankedCloze考一篇長度為220個單詞左右的文章,在文章當中去除了10個單詞,后面有15個單詞選項,要求考生選擇正確的單詞填入文章。該部分測試重點在于把握文章的結構,主要考察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邏輯聯系等語篇、語段整體特征以及單詞在實際語境中的理解,即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弄清文章的宏觀結構和具體細化到每個單詞的微觀理解。新題型和原本的詞匯題相比,更注重實際運用,從單一的一句話考察上升到篇章的理解。
解題步驟
1)跳讀全文,抓住中心
首先考生應該跳讀全文,根據首段原則以及首末句原則,迅速抓出文章的主題。判定文章主題對于篇章的整體把握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2)閱讀選項,詞性分類
接著我們要仔細閱讀選項。因為選項給我們的僅僅是一個單詞,而非句子或者語段,所以考試難度就大大下降了。我們應該根據詞性把每個單詞進行分類歸納。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各有幾個選項。
3)瞻前顧后,靈活選擇
然后我們在選擇時,可以根據空格中應填入的詞性,大大縮小選擇范圍。根據上下文的內在邏輯結構選擇合適的選項填空。
4)復讀全文,謹慎調整
填空完成后,再次復讀全文,自我感覺上下文是否通順、內在邏輯關系是否連貫。如有問題,也需要謹慎的微作調整。
解題技巧
1)判定詞性時可以重點分析動詞的時態,即哪幾個是一般時,哪幾個是過去時又或者是過去分詞。因為根據樣題,它對考生不做選項改寫要求,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上下文時態對應的原則,給自己進一步縮小選擇范圍。
2)如果選項中出現指代詞時,往往該選項不能放在首句,要注意指代成立的條件。
3)如果選項中出現一組反義詞時,往往有一個是干擾選項,它注重考察的是對于文章框架結構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整篇文章的語境色彩。
4)如果選項中出現一組近義詞時,往往也有一個是干擾選項,它注重考察的是詞匯的精確理解,要求考生分析宄?湎肝⒌那?稹?
5)如果選項為連詞時,要關注上下句內在的邏輯關系。常見的邏輯關系有:因果,并列平行,遞進,強對比,前后意思一致等。
6)要有總體觀,不必按順序作題。先把自己最有把握的詞選出,然后刪除該選項,為吃不準的選項縮小選擇范圍。
樣題解析 WhenRobertoFelizcametotheUSAfromtheDominicanRepublic,heknewonlyafewwordsofEnglish.Educationsoonbecamea47.“Icouldn’tunderstandanything,”hesaid.He48fromhisteachers,camehomeintears,andthoughtaboutdroppingout.
A)wonderI)hid
B)acquiredJ)prominent
C)consistentlyK)decent
D)regainedL)countless
E)nightmareM)recalled
F)nativeN)breakthrough
G)acceptanceO)automatically
H)effective
首先我們跳讀全文,抓住文章的中心。整篇文章通過Roberto的成功例子來論證雙語教育的好處。我們重點分析一下第一段,首段主題是Roberto由于不懂英語,給他產生了重大的負面作用。
然后把選項進行歸類,其中名詞有E,G,N;動詞包含A,B,D,I,M.其中只有A為一般時,其余都是過去時;形容詞包括F,H,J,K,L.其中J和K意思相近;副詞為C,O。
接著我們再讀原文,第47題明顯應該填入一個名詞,而選項中名次只有三個,我們會發現這道題目從15選1的難度已經降為3選1了。根據下文“Icouldn’tunderstandanything”知道上文必應填一個不好的詞,那只有選E。第48題,首先這里要填一個動詞,后半句出現了came和thought,為了保持時態一致,該動詞應該為一般過去式,只有B、D、I、M符合;其次,從意思上理解,hidfrom有隱瞞、躲避某人的意思,所以該題答案選I。確定后就可以把這兩個答案從15個選項中劃去,以降低以后選項的難度。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方法輕松搞定后面的8個空格。
最后我們再復讀全文,發現文章非常流暢通順,也就標志著我們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