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作文和非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小編整理了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以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1)
快期末考試的日子里,每個人都顯得十分忙碌,布置考場成了一個難題。
那是個剛下的命令:我們班要為期末考試布置兩個考場。聽到老師宣布這個消息,同學們一陣哀嚎:快期末了,還想多復習一會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想被派上這個“倒霉”的任務,趕緊把頭都低了下去。我也低著頭,可忽然想到,自己這是干什么呢?作為一個班干部這個時候怎么能只想著自己呢?于是我趕緊把頭抬起來,迎向老師的目光。老師叫了我的名字,我“騰”地站起來說:“老師,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老師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說:“那你布置三樓那個吧!”接著,又有幾個同學站起來,老師又指派了一個同學布置一樓的考場。
夏日的陽光,火辣辣地照耀學校,鳴蟬好像在給我們這些布置考場的同學加油。涮墩布、洗抹布、上樓、拖地,擦桌子,擦黑板……因為要做考場才騰出的教室滿是灰塵,我不知道自己上樓、下樓跑了多少趟,我只知道整個樓道都灑滿了我的汗水。
終于打掃完了教室,但還要擺桌子、貼考號、寫考試要求……特制的桌椅沉得像鉛塊,我使出吃奶的勁兒才把桌椅擺好。接下來,老天像是和我開玩笑:寫考號時,紙被風吹跑;貼考號時膠帶用完;寫考試要求時粉筆總是折斷……我干完所有的工作,已將近7點半了,整整三個小時!
走出教室,天邊只剩最后一絲余暉,樹葉發出“沙沙”的摩擦聲,我的.衣服早已濕透,臉上和手上滿是灰塵。可我心里真的很快樂,想象著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考試,是否能因為窗明幾凈的環境而超常發揮?
付出是辛苦的,付出是值得的,付出讓我更美麗,付出讓我品嘗到了幸福的滋味。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2)
生活就像一個魔方,很多事情都發生在人們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認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發生的,其實不然。只要我們仔細分析其前因后果,就會發現它的必然性,發現其實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須知沒有付出哪會有累累碩果?
在今年揭曉的中央電視臺第二屆“感動中國”的大人物中,有幾位似乎從來沒有進入過公眾的視野,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卻在過去的一年中,和閃光的人物一起感動中國。從繁華的城市走進大山深處,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的徐本禹;危險中保全試飛樣機,驚天一落,創造了奇跡的梁萬俊;傳遞溫暖匯聚愛心,揭開艾滋病蓋子的桂希恩;毒販子嚇不怕、買不動、難不倒的邊境緝毒虎膽英雄明正彬……當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現在“感動中國”的揭曉榜上時,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試問,如果沒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沒有堅守困境的頑強精神,沒有非凡的業績和舉動,他們何以感動中國?由此可見,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實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獲!
不僅在國內,在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關于看似意料之外實則盡在情理之中的例子,馬克思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仍能著成《資本論》;居里夫人能成為全世界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牛頓發現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玻爾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學派;貝爾發明了電話……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碩果與勇于質疑、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是分不開的,與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是分不開的。
大到偉大的科學家和歷史人物,小到我們身邊的親人和同學,我們都可以發現“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看著成績單上“黑馬”們的成績,在羨慕的同時你可曾想到成績背后那挑燈苦讀的夜晚,課堂上那全神貫注的表情,機遇只屬于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勝枚舉,從這些事情中我們看到了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諦——沒有付出哪有累累碩果?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3)
常言,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人間真摯的情感。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也應該用行動來回報他們,對他們盡孝,而不應該不理解他們,甚至誤會他們。
父母,從來不會在兒女面前叫苦,更多的是默默的承受。就算苦,在他們眼中,也會認為,為了孩子,這是應該的,不會有半句怨言。
桑恒昌先生用他的詩句向我們詮釋了父愛與母愛的真諦。讓我懂得,當父母還健在的時候,要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日子,要盡孝。否則,當父母離開的時候,你想盡孝,你想再喊幾句“爸爸”“媽媽”,都不再有機會。
孝,是一種本性。如果連這點做人的天性都失掉了,那還是人嗎?父母用他們的心血養育了我們,哺育了我們,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無論父母怎樣對待自己,那都是愛。就算父母伏惡你,你也還是要孝敬他們。因為無論怎樣,父母就是父母,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對待父母,就得恭恭敬敬,對父母盡孝。正如“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法用言語所表達的。做兒女的,應該應自己的力量,盡自己的所能,盡孝。無論什么事,都應該為父母著想。在學校,就應該對師長恭敬,表現一個人該有的修養,不讓父母丟臉,為自己爭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也是我們做兒女所該做的。
曾經以為,自已已經長大了,可以一個人生活,可以不再依賴父母了。和父母發生爭執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大不了就一走了之,不再回頭,反正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可是,當自己邁出了父母的保護傘下的時候,才發現,外面的太陽太烈,風雨太大,我的世界頓時電閃雷鳴。我縮下頭,第一個想起了我的父母,可是,我回不去了。當我將要掉進絕望的深淵時,是父母,拉起了我,讓我重新的站了起來,讓我再一次感受到微風細雨,感受到溫暖與幸福。那瞬間,我哭了。看清了自己的無知與幼稚,淚流滿面的撲進父母的懷中,我發出心中底處的呼喊,“爸爸,媽媽”!那里,才是世間溫暖的地方。我才知道,不管多老,只要父母親還在,我們就是孩子,就是父母心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他們,總用他們溫暖的懷抱一次又一次的擁抱了犯錯的我。
記得小時候,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當我考砸了的時候,父母總是會輕輕安慰我,給予我自信。當我生病時,總是守著我,送給我幸福。在我低落時,伸手悄悄拉起我,托起我,讓我再次看到暖暖的陽光,重新爬起來。在過去,自已總是認為,這是他們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可現在,當我看到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原來多么幸福。總是那么不珍惜,還抱怨著父母的貧窮,現在看來,自己原來如此不孝。就是因為父母,我才有家,我才會幸福。
人,就像在天空中的一支風箏,有時總會自以為是的試著去掙開那一根線,卻不知道,自己無論飛得多遠多高,那線總會牽著自己。而線,也總是默默的無言的付出,直到離開。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總是等到線斷了的時候,重重的摔在地上,才會哭著向天空懺悔。可是,那已經太晚了。
朋友,不要再抱怨了,不要再羨慕別人,看看自己的幸福吧!請緊緊的抓住心中的那根線吧!不要真的等到線斷了的時候,只能看著那蒼白的天空,落淚。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4)
付出就會有收獲,可是父母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又回報了他們什么呢?
——題記
還記得那次回家,與爸爸在一起度過了一個周末。
我回到家,晚上去接正在回家的爸爸。夜幕降臨,一切都沉寂了下來。月光灑了下來。我騎著電動車去接爸爸。近兩個月沒看見爸爸的我有些迫不及待,于是將電動車開到最快,我開始在月光中穿梭。
遠遠的看到一個高瘦的身影,那個身影快速的向我靠近,那模糊的身影也變的清晰起來:高大的身形,微黃的.瓜子臉。在瑟瑟寒風下披著幾件單薄的衣服。
到家后爸爸說有些腰疼,我說要幫他捶捶背,他同意了。爸爸疲憊的趴在床上,我坐在床上幫爸爸捶著背,無意間看到了爸爸頭上那幾簇刺眼的白發。我的心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我告訴爸爸,他的白發又長出來了。爸爸說:“是啊,又長出來了。”是啊,爸爸已經長了好幾次白發了。這是為什么呢?這都是為我而操勞的結果啊。我的眼眶瞬間濕潤了,眼淚想要破堤而出。但是,我卻沒有讓他掉落,我再也不想爸爸為我而擔心了啊。
爸爸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卻從來沒有報答過他。
讓我們攜起手來去報答那些愛我們的人吧,他們付出了他們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幫你成長。他們是該受到我們報答的時候了啊。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5)
“江涵,過來,該給你講數學了。”爸爸的聲音如期響起。每當夜幕降臨,爸爸就會說這句話。而這一切的辛苦,努力,都源自于那次期中考試。
那天下午,我走向考場,本以為基礎最好的數學,可以大放異彩,出類拔萃。可在做試卷時,我遇到了初中這學期最疑惑的類型題,考試結束了,我黯然神傷,憂郁地走出了考場。一天之后,我又灰溜溜地走進了改卷場,望著那一張張試卷,我不禁倍受打擊。改卷結束了,望著試卷上的成績,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澀澀的,苦苦的。94分(滿分120),這個成績與我的付出也是成正比的。誰讓我這段時間上課沒有好好聽講呢!回到家后,媽媽一臉惱怒的瞪著我,想把我吃了似的。
經過了期中考試,我開始臥薪嘗膽,每次夕陽劃過天際后,我都會拿起資料,多做題,多讀書。還記得那次在周清小測試,遇到了一道令我困惑許久的題,我絞盡腦汁,可就是想不出來,突然,想到了爸爸講過,這類題要先求出功效,再求出時間,解這類題就容易多了。想到這里,我奮筆疾書,終于在最后關頭解出了這道題。最終在這次周清中取得了98分的好成績。(滿分100分),我嘗到了喜悅的'滋味。
取得好成績,看似偶然,實則是努力的結果。一切事情只要準備得充分,必然會成功。
在即將到來的十二月月考中,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因為我付出了……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6)
對于蒼鷹來說,觸摸到天空的云彩就是一種幸福,所以他奮力飛騰,沖破寒冷、饑餓、風雨的阻擋,毅然決然地向上飛;對于兒子來說,看到父親露出祥和的面容就是一種幸福,所以他可以靜靜地坐在桌前陪伴父親剪剪報紙。幸福總是有那么大的魅力,可以讓萬物義無反顧地為了追求它而心甘情愿地付出。沒有人會樂意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幸福是萬物之所欲也,能抓住它的手,就算付出很大的代價誰都會說“我愿意”。
對于幸福的概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是一個付出的過程。徐特立說過:“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玫瑰園里的劉洋作為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從在神九上觸摸到了祖國的藍天開始,幸福之花已經悄然綻放了。而如今她將再次乘坐神十去為中國科技的發展而奮斗,這朵幸福之花也將開得更加絢麗燦爛。你是否驚嘆于劉洋的成就與羨慕她的幸福?答案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你在慨嘆的同時又是否想過劉洋的付出?誰都知道飛行員是對人的體力、智力、精力三個方面的考驗,而劉洋又是如何去通過這些考驗的呢?為了鍛煉體力和精力,她每天早晨起來跑一萬米、五千米,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每天早晚都要堅持跑步;而智力方面,她又是在日復一日的刻苦學習和實踐上鍛煉出來的。這些你能做到嗎?劉洋并不是神,她只是在追求幸福的.時候付出的比別人多而已,假如你能做到這些,你也會是下一個劉洋。
歐文說過:“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從曾經愛迪生上千次的失敗發明電燈,讓人類進入光明的時代,到如今科學家們傾注心血于科研事業中,把人類從野蠻愚昧帶入高科技時代,我們享受到了世界科技帶給我們的幸福;從__等英雄率領萬千戰士拋頭顱灑熱血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到___等領導人廢寢忘食設計中國藍圖迎來改革開放,再到如今全國人民吶喊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我們享受到了國家的強大帶給我們的幸福;從當初跨入學校年幼無知的兒童經過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到如今滿腹經綸的青年,我們享受到了知識的逐步充實帶給我們的幸福。為了幸福一次又一次地付出,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迎來幸福。
作為高三的我們,坐在高考的戰場上,我們同樣是為了追求屬于我們的幸福,我們付出了青春,我們付出了精力,我們付出了汗水,我們也堅信我們會迎來屬于我們的幸福!我們更加堅信我們也會為了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帶給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一個幸福的明天!如果有人問我們值得嗎?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我們愿意”!付出了汗水澆灌了幸福之花,讓它得以成長,摘下這朵花聞著它的馨香,痛快地說出“我愿意”!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7)
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勞動者、建設者們,如清潔工阿姨、擦鞋的叔叔、修建馬路的伯伯……很多很多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罷了。
今天我就要告訴大家一個清潔工阿姨的故事。
那天我正在公園里散步,突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陣掃把聲:“唰啦,唰啦……”我抬頭看向遠處,哦,原來是一位清潔工阿姨,她拿著一把看起來都快不能掃地的掃把,正在一處角落里把地上散落的樹葉小心翼翼的收攏,然后掃進簸箕里。看到這一幕,我便停下來饒有興趣的觀察她。
她是一位清潔工,看起來有三十左右了,本來梳的整整齊齊的頭發,被風吹過后變得很凌亂。她的皮膚不是很白,是土黃色的,可能因為工作的緣故,風吹日曬,皮膚變得很干燥。她的`衣服也是普通的再普通不過的藍色工作服。雖然他看起來很笨拙,但并不是這樣的:看,他一手拿著掃把,一手拿著簸箕,身邊的樹葉很快的就聚攏起來,掃進了簸箕里,裝下了一堆樹葉,一轉身,那些樹葉就乖乖的去了自己的“家”。
我正看的入神,不料,一陣風吹過,樹葉又從樹上掉了下來,伴隨而來的還有一只喝剩下的雪碧瓶。唉~這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又被糟蹋啦!
清潔工,城市里的一份子,風吹,日曬,依舊守在城市,可別人還不屑一顧,他們也不用腦子想想,沒有了清潔工,城市將會變成怎樣?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8)
收獲與付出原本就是一對反義詞,但轉念一想:咦!不對噢,沒有付出難得收獲,花木蘭代父從軍收獲了滿城凱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收獲了后勝利;孫臏付出了雙腿收獲是魏軍的大敗,紅軍戰士付出了鮮血和生命收獲了中國的統一,我們才有今天和諧的社會,而你,我付出了什么?又收獲了什么?
你婉轉一笑,繼而深沉,是啊,生命的挫折,坎坷給你帶來了太多不幸,你為了學業敦敦不倦但收獲的還是那“好朋友”的光顧,一個個大紅鴨蛋,這時的你,竟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坐在座位上“嗚嗚”的哭泣。
而我,付出了學而不厭,卻收獲了滿城的“風雨”謠言,難道付出并不是一定會有收獲?播種并不是一定有有果實嗎?
不!我堅信,付出一定有收獲,播種一定有果實,人是這收獲的好與壞,多與少,果實的大與小是另一碼事,繼而想想,也覺得沒什么!收獲的好壞,果實的大小這一種權力還是屬于我們,“盡吾我”,只要自己曾經努力過,又何必在乎結果呢?只要自己曾經擁有過,何必在意好壞呢?只在自己曾經盡力地付出過,又何必看重收獲的.多與少呢?
付出就必定有收獲,而收獲的好壞還是在于自己,不要去找客觀原因,不要去推卸責任,勇敢地面對現實,人偶然也是會出錯的,不用畏懼,以后再努力,記住:只有付出才能收獲,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事。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想收獲,就必須付出。
記得有一位老師對我們說過:“因為你們還不懂得付出,所以收獲并不多。”聽了這句話后,我真的覺得很慚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數,而別人為我付出的則是多不勝數,例如父母為了養育我而付出,老師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們的付出都不渴望回報。而我們呢?不但沒有付出,還希望收獲。當我們看到別人受到表揚的時候,也希望受到別人的贊賞,但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值得表揚。當我們看到別人取得優異的成績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優異的成績,但自己卻沒有努力學習。
如果這種喜歡“不勞而獲”的想法成了習慣,那么我們就會很自私,在社會上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很糟糕,在我們班上,自私的同學也不少見。當發現自己的腳下有一團廢紙時,誰也不愿意撿起來,只會把廢紙踢到另一個同學的腳下。而這個同學也不會撿起來,把紙團繼續傳來傳去,這種場面就像在球場上傳球一樣,而跟運動員不同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想要這個“球”。就這樣傳來傳去,直到傳到了一個熱心的同學的腳下時,紙團才能順利地去到垃圾桶里。有時紙團剛好呆在過道中間,同學們就會視若無睹。試問:彎下腰撿起廢紙團能消耗我們多少力氣呢?為什么我們要吝嗇這么一丁點的愛心呢?
當我們做一件事時,第一時間是想什么呢?是思考做了這件事后會吃虧。假如這件事每個人都覺得做了后會吃虧,還會有什么人做這件事呢?
要想收獲,就必須付出,付出了就不應該計較收獲。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9)
我接受,我付出,所以我幸福
自小我就認為喝牛奶是一種駭人的舉動,因為不能與牛寶寶爭一個媽媽;自小我就喜歡貼近泥土看水蚤親吻,聽水里泡泡吵架;自小我就喜歡一個人坐著,懶洋洋地看著懶洋洋的太陽,他伸腰我就伸腰,他喝酒我不喝酒。爸爸媽媽都說我是幸福。是我幸福,還是媽幸福?奶奶說是所有人的幸福。
當我學會采石榴花當傘,學會捏泥人把玩時,媽媽就對我說,我拿著的是自然賦予的,而泥人是我送給大自然的。
當我幻想自己在樓蘭古城的大街上享受古樸,在西山醉飲落日,在廣闊的草原上追隨成吉思汗踏遍歐洲的錚錚鐵蹄時,媽媽就笑了,說,我想的是書賦予的,而思的是我送給書的……
就這樣,我懂得了接受和付出。
徜徉在生活中,我像一條游魚,周圍的水草很多。面對一個笑容,我會欣然接受,然后再回付一個笑容;面對一次問候,我會坦然接受,然后說一聲謝謝。漸漸地,接受與付出成了我的習慣。不管是接受,還是付出,我覺得同樣令人快樂……
就這樣,我學會了接受與付出。
游到生活深處,人的心漸漸沉重起來國,媽媽的話時時刻刻在耳邊響起。不知不覺之中,為一些疲于利益的事付出了很多,像學習,像成績一類的事,我還是很幸福。媽媽爸爸每次拿到成績單或者是榮譽證書臉上都會蕩漾出金瀾一樣的笑意,終于明白奶奶那句話,我是所有人的幸福,這就是我付出后的.幸福,確切地說應該是我接受爸媽給予的幸福之后,再付出后的幸福,真的,再辛苦也值得……
就這樣,我再次懂得了接受和付出。
如今,在考場上,我正為我周圍的一切而付出,在這之前,我接受了父母的愛的洗禮,同樣地,考完以后,我會讓父母接受我的愛的洗禮,因為我是所有人的幸福,幸福是所有人的。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10)
夢想,現在的夢想是什么東西?我越來越不清楚,能夠明白的是,我要向著自己的方向走,哪怕很遙遠,我始終相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我不知道自己為夢想付出了什么,只知道在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就這么傻傻的、糊里糊涂過著日子。
一個人在宿舍里不想開燈,打開電腦黑黑的房間里我一邊敲著鍵盤,腦海里想著這些天所發生的很多很多事情,想著想著,突然鼻子酸酸的。接下來這些東西,我不知道是怎么寫出來的,只能說是隨著心靈的'方向慢慢慢慢思索著……
有一天和一個朋友聊天,我說記賬組組長叫我去記賬組,我答應了。
朋友說:“你喜歡嗎?只要喜歡就去做,記賬會比較累比較忙還要加班,因為接觸過,所以知道會比較辛苦。”
我說我就想挑戰一下自己,從來這里打單,一直在這個崗位上一點變化都沒有,感覺自己很沒用一樣,而且辛苦沒有關系。重要的一點是,我在學校學的財會專業,如今隨著時光的流逝,在思想意識里,這個專業已經不僅僅只是我的一個專業,而是我的一個夢想,我一定要不畏艱難勇于實現的夢想。只要和我的專業沾點邊的工作,我都愿意去做,哪怕是去賬務科當清潔工(雖然只是句玩笑話)。
朋友說:“挑戰是好的,但要選擇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為夢想而努力,但不能被夢想沖昏頭腦而盲目,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你要向著自己的專業努力學習過硬的技術,考高級職稱。”
我越來越不確定自己這么做是不是在為我的夢想而付出,當決定一件事,而后又會想很多很多,但是此刻我要很肯定很肯定地告訴自己,我不后悔!因為曾經面臨選擇時流下淚水后,我就深深明白: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永遠永遠不后悔,也不能后悔,更無法后悔!
這段時間在新的崗位上經歷的種種,我只會在心里記著。面對異樣的眼神,我只能這樣漠然、熟視無睹;面對大家的質問,我也只能敷衍著回答;還有獨自走在路上的孤獨感,我還是只能一邊加快腳步一邊望著能夠安慰我的藍天。于是,就這樣我過著現在的生活,日復一日。
每當看到那些為了夢想而努力奮斗的人的成功經歷,叩問心靈:我為自己的夢想付出了什么?結果在記憶中搜尋不到的那種失落感,我知道,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有的人還在徘徊、彷徨的原因吧。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一定沒有回報!
我選擇去記賬組,也許很多人不理解,以前多么輕松的工作,現在卻選擇比較辛苦的工作。是的,事后想想我也不太明白,但是轉念一想,我又覺得自己做得是對的,因為我可以學習更多,和更多不一樣的人在郵件交流,了解更多的知識吧,重要的一點是,記賬怎么說也和賬務有些關系吧,對以后我的財會也有點幫助呀,這算是我為自己夢想所付出的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吧。這只是我所想的而已。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還是會堅持自己的夢想,哪怕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點點可以為了夢想付出的,我也一定要去做。其實,我是非常幸運的,我人生至少找到了方向,我會延著這個方向為夢想付出自己的努力!加油!為夢想付出!
關于付出的高三作文(篇11)
從我來到這個世界,有許多為我付出的人,他們任勞任怨,不怕艱辛的為我做了許多,其中為我付出最多的是奶奶。
我的奶奶有著一頭又黑又白的頭發,濃厚的眉毛下面有著一雙陷入的眼眸,一雙眼睛顯得疲憊不堪,眼角有許多魚尾紋,嘴巴已毫無血色,一張臉的皮膚也是干巴巴的,整個身子看上去沒多少肉,經不起大風大浪的'樣子,可嗓門可大著呢!
奶奶這人不怎麼樣,又是個說話直接、丟三落四、不分是非、愛挑毛病、非常迷信的人,說到不分是非,她可真不講道理:有一次,我和弟弟在家玩,奶奶有點事出去了,我和他玩著玩著,弟弟不小心打球砸倒奶奶的香爐,剛剛好奶奶就回來了,一看就看見我正在把香灰倒入香爐里,奶奶二話不說,不讓我解釋就罵了我一通,慢慢的我們都忘那一件事,那時我也不想解釋了,就算了,從那時我也不太喜歡奶奶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我穿過的棉衣都臟了,我想洗洗,可天氣又怎么涼,那我就把一堆棉衣放在一邊,不理他們了,但后來我回來感冒了,因為太冷,又沒有穿多件棉衣,奶奶知道,就馬上幫我洗了,其實奶奶手一直都不好,在冬天時,奶奶總是因為手太干燥而變得僵硬,同時不能碰水,但她居然為了我去洗一大堆的棉衣,我回來看見一件件干凈的棉衣掛在陽臺上,和奶奶紅得不得了的雙手,我哭了,我感到愧疚,讓一把年紀的老奶奶為我洗衣服。
從那一次后,我不再憎恨她了,反而更喜歡她,把她的缺點都當成了奶奶的特別個性,奶奶的付出僅僅超出我對她的愛,我要更好的報答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