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主題高三作文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善思主題高三作文,大家可以看看滿分作文都是怎么寫的,和自己的作文對比一下,看看思路和遣詞造句上的不同都在哪里,在平常多加以練習,一定能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1)
老師送給了我們一樣禮物,神秘無比。同學們滿心期待,迫不及待猜測起了禮物的樣貌。只見禮物上裹著一塊柔美的絲巾,給未知的禮物帶來了高貴華麗的味道。當絲巾徐徐揭露,廬山真面目竟是——一塊土黃的磚!
同學們費解,情緒也不禁跌落谷底,內心有失望也有猜疑。禮物當然不止一塊磚,老師將磚平擺于桌上,叫我們吹磚。教室氣氛瞬間沸騰,滔滔不絕的議論聲充斥耳畔。
先上場的同學雖不是人高馬大,但也長得結實。雖不是毛遂自薦,但也毫不退縮,用手試探性推了推,也許是知曉了磚的分量,眼中閃過幾絲怯意。
他瞄準磚上方,用氣將腮幫子鼓足向磚塊發出進攻,他憋得紅頭脹臉,眼睛瞪得如銅鈴大,一股強大的氣流涌向磚,可那磚,猶如生了根似的,巋然屹立。
那位同學并不服輸,氣勢十足馬步一扎,將雙手使勁一撐,可任憑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磚,依舊紋絲不動。好似這觸碰了他的底線,他猛一發力,前后左右亂吹一氣,青筋仿佛突了起來,但他的努力卻換來了磚的輕蔑。他遺憾失敗了,白噴了一場唾沫,白憋了滿頭的汗,他氣喘吁吁。
團結就是力量,這名句不知能否逆轉現實。兩個人高馬大的同學上場了,一個腮幫子擠滿了肉,看來使蠻力就瞧他了。他們不約而同搓了搓手試試自己的威力。他們對準磚塊,用目光震懾磚塊,又深吸一口氣,兩股龍卷風從不同方向刮向磚塊,強大氣流持續了好一會兒。兩位同學都快將嘴貼在了磚上,可磚仍頑強挺立于生死線上。看來以卵擊石,使用再大的蠻力也無濟于事。
老師又神秘地取出了一本書,剎那間,不少同學恍然大悟。一位女同學自告奮勇上場了。她將書直立于磚前,不費吹灰之力,書倒了,同時推倒了磚。“砰!”磚倒在桌上,發出痛苦的'哀嚎,威嚴全掃。
這正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有時候,想取得成功光靠蠻力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善于思考,智取成功。善思取勝,這個道理也許才是老師的初衷,老師想真正送給我們的那份神秘、隱形的禮物!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2)
人類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流淌積累的越來越多,猶如大海般淵博。這些知識是憑空而來,還是上帝賜予的嗎?當然都不是,而是人們通過思考得來的,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思考是行為的種子,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做善于思考的人。
善于思考有助于我們探索新知,取得成就。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可見思考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說:我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怎么會思考?笛卡爾年輕時就身受重病,幾乎不能進行學習,但是當他躺在病床時并沒有停止思考,而是凝望著劃分如網格狀的`天花板,創作出了直角坐標系,為數學界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這不正是因為他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嗎?高斯總結出求和公式的例子也很好的論證了這點。當時高斯還是個學生,知識并不淵博,卻通過老師講的數學題總結出了偉大的求和公式,這不也是善于思考的表現嗎?他們在思考中探求新知取得成功,我們也可以!
善于思考也會讓我們見微知著。曹劌與魯莊公御敵時,僅憑借齊國敗軍車轍凌亂,旗桿倒下,便推測出齊軍沒有設兵埋伏,于是乘勝追擊,大獲全勝。也許有人會說帶兵打仗太過罕見,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又怎樣體現這種思考精神呢?鄒忌從自己妻子,妾室,和客人對自己的贊美,認識到身邊的人對自己評價并不客觀,從而感悟出魏王受到了蒙蔽,于是他幫助魏王推行新政,使國家在一年之內政治清明,一舉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鄒忌僅從日常生活的幾句話中思辨出治國之道,這就是因為他善于思考,見微知著。
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善于思考的?雖然我們不像牛頓,高斯等天才般的存在,但我們可以從微小的細節做起。作為學生的我們,可以思考一道題的多種解法,找到最優的方法;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應該思考如何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當我們步入老年,我們可以總結一生的經驗,并把這些財富,知識留給后代。
綜上所述,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善于思考的人!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3)
小時候看過兩部動畫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部是《阿凡提的故事》一部是《聰明的一休》,一休和阿凡提都是智慧的化身,現在看來,許多聰明的智者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因為思考能使人產生智慧,也能使人使用智慧。
一休那個光光的頭頂打問號、兩只小手在腦邊轉圈圈的畫面是好多孩子模仿過的動作,那是什么動作,就是思考的動作。一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思考,因為經過深思熟慮后的答案才有說服力,這真是一休的聰明之處。不管是一休還是阿凡提,他們都有善于思考的好習慣,他們呢遇到難題的時候總是會說:“明天吧,明天給你答復!”或者說:“給我幾天時間,我一定會找到辦法。”他們要時間干什么?就是用來思考的。這種遇到問題先思考的習慣很值得我們學習。
當然了,要想像一休和阿凡提那樣聰明,我們還要有正確的思考方法。什么是正確的思考方法,就是我們要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去思考。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指導思考,那解決問題的效率會很低,甚至會南轅北轍,有的還會適得其反。比如我們有些同學解決同學之間的糾紛問題,因為缺乏正確的方法而做出了破壞友誼的事情,更有甚者會造成校園暴力事件。這都是因為思考問題不全面不正確導致的結果,所以聰明的智者總是思考問題很周到很全面。
真正的思考者思考的問題往往不是自我不是個人,而是集體的利益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縱觀歷史,那些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無一不是思考者,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到魯迅棄醫從文發出吶喊再到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等等,他們都在為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而深深地思考,因為思考地深刻所以思考地痛苦,因為思考本身就是件痛苦的事情,而正是因為他們經過痛苦的思考才換來了人類的進步。
想像一休那樣聰明嗎?那就從現在開始養成凡事三思的好習慣,并且將思考和學習結合起來,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因為思考就像潤滑油,你的腦子越用它就越靈活,你也就越來越聰明了!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4)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知識積累越來越多,像大海一樣博大精深。這些知識是憑空而來的,還是上帝賜予的?當然不是,但是人是通過思考得到感悟的。首先,他們來自于多思考,多疑。思考是行為的種子,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是好的思考者。
善于思考有助于我們探索新知識,取得成功。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可見思考很重要。有人說: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我怎么能思考呢?笛卡爾年輕時病重,幾乎不能學習。然而,當他躺在病床上時,他并沒有停止思考,而是盯著網格狀的`天花板,創造了一個直角坐標系,給數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不就是因為他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嗎?高斯總結求和公式的例子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當時高斯還是個學生,知識并不淵博,但他通過老師教的數學題總結出了一個很棒的求和公式。這不也是善于思考的表現嗎?他們在思維上成功的尋求新的知識,我們也可以!
善于思考也會給我們洞察力。曹劌和陸壯公防守敵軍時,只靠齊國敗軍凌亂的車轍和旗桿掉落,推測齊軍并沒有設下埋伏,所以追求勝利,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可能有人會說,帶兵打仗太難得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這種思維精神?鄒驥從妻子、嬪妃、賓客的贊美中意識到身邊的人對自己并不客觀,從而意識到王維的蒙蔽。于是他幫助王維實施新政,使國家在一年之內政治清明,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鄒驥只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幾句話來推測治國之道,這是因為他善于思考,知道事情。
應該如何善于思考?雖然我們不像牛頓和高斯那樣作為天才存在,但我們可以從微小的細節開始。作為學生,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案,找到最佳方法;上班的時候要思考如何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到了老年,我們可以總結一生的經驗,把這些財富和知識留給后人。
綜上所述,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優秀的思想家。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5)
這句話的意思淺顯易懂,就是目標為一百里的人,走了九十里其實只完成了一半。但這個意思又很矛盾,一百里的一半是五十里,走了九十里明明走了一大半,剩下的路程應該不費吹灰之力才對!其實并不是這樣。
走了九十里的人,很可能心態會懈怠,認為自己努力了這么久,成功自然水到渠成,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再努力爭取,任由事情發展,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不但目標沒有達成,之前的努力也白費了。
還有一種原因剩下的十里的確困難重重。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其實也可以說,萬事結尾難。剛開始,不知如何下手,所以難;快結束時,可能遇到了瓶頸,總感覺無法突破,再加上心里有些著急,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甚至說:九十九步是一半,剩下的一步是一半。說的一點也不為過。
親愛的同學們,正因為“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絕不能有絲毫放松,絕不能有片刻懈怠!
覺得自己還沒到九十里的各位,堅持下去!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現在的積累正為后面的成功奠定著堅實的基礎。陶淵明說:勤奮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只要你仍在積累,仍在堅持學習,也許不會每天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當你來到最后十里的沖刺階段,你一定會所向披靡,勇奪桂冠!
覺得自己已完成了九十里,正走在最后十里的同學,加油!有十六字與各位共勉:端正心態,堅定信念,科學方法,奮力拼搏!
孟子說:做事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水,猶為棄井也。“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一種警示,更是一種激勵。高一的同學們,下一學年將會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也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你們在領略柳高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也會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你們要相信,夯實基礎,踏實學習一定是取勝的法寶。高二的同學們,高考已經結束,你們已經是新一屆高三的一員了,不管過去的兩年你是佼佼者,還是暫時落后,接下來的一年里,都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借用哲學上的一句話,“事物發展的道路可能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我相信,在老師與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圓滿的走完人生的百里路!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6)
靜靜地靠在陽臺邊,沐浴著舒適陽光。品一杯濃香茗茶,細細地思索人生。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坎坷。如果說生活是一條路,那么,坎坷就是這條路上鋪路石;如果說生活是一個正方體,那么坎坷就是這個正方體上尖尖棱角。因為坎坷,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因為坎坷,生活才充滿人情味。
面對困難,我們應迎難而上、迎刃而解。困難就像一個敵人,只要敢與它交鋒作戰,并堅持到底,終究還是會將它們打敗!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因為一時“摔了跟頭”而不愿爬起來,就會一直癱軟在地,被困難征服。所以我們要學做一個強人,征服困難!
人生挫折并不可怕,就看我們怎樣去對待它。如果找到了正確方法,我們今后路將一帆風順!
我們不能期望太多,期望太多,往往失望越多。我們應學會知足常樂,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圍內做好本職工作。不要嘆息自己命運不好,不要怨恨自己受不到重用。怨天尤人總會給自己增添許多不必要麻煩,自怨自艾總會使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我們應以一個平常心態去面對一切!
做人應學會寬容。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或許不是什么天下大事,但即使是小事,我們也更應立即解決。比如與同學發生了小矛盾,也都是些雞毛蒜皮小事引起,不應該就這么鬧下去。雙方都應該反省反省,到底錯在哪兒。如果能互相寬容一下,那么不就什么事也就沒了?說不定,雙方關系也能因此更上一層樓呢!把握一個“度”字,便會走好一生。
生活本來就需要思考,有時候細細思考一番,也會發現許多樂趣!
試著思考吧,朋友!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于安穩工作與平靜生活,但有時命運會讓人改變,變得暴躁,變得不甘心于平淡生活。可是,我們何曾想過,假如哪天我們身在異鄉,無依無靠,你向路人,向陌生人求助,有誰會把可憐你放在眼中呢?所以,拋開那些設想,我們深思人生,深思生活,世界這時在你眼中變得是多么精彩!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7)
1919年五月四日,大批青年學生掀起了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如今他們雖已離開,卻給我們留下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他們在社會動蕩、祖國被帝國主義欺凌的環境下,不辱復興中華的愛國使命,而同為青年學生的我們,在和平而先進的現代社會,又要背負怎樣的責任?
我們處在一個急劇變革的偉大時代,希望與失望俱在,機遇與挑戰并存。“五四”運動提出的“科學”和“民主”兩大任務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徹底完成這兩大任務任重道遠。生活在這樣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應認真思考當代青年人的責任與使命,而不是在玩樂或死讀書中虛度光陰。藉此寶貴機會,我提出以下建議和同學們共勉:
一是要開闊視野、關心大事。當代青年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但一部分人過于注重自我,忽視了對廣闊的外部世界的認知。我們應跳出小我,去開闊視野,關心大事。要多讀歷史,多了解國際社會,從古今中外汲取智慧,而非做一個井底之蛙,以偏概全。這不僅能使自身更好地發展,還能為國家、社會作出更有價值的貢獻。
二是要勤奮學習、積極實踐。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終身學習的思想已展現在大家面前。學習應當是一個文明人一生的活動,既包括書本的間接學習,也包括從實踐中學習。我們要沉住身心,勤奮讀書,認真思考。魯迅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于寫作,而我們也應把別人打游戲的時間用于學習思考。要擴大交流圈,多了解國情、民情,在實踐中學習和思考,并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是要科學理性、勇于創新。“科學”和“民主”是“五四”運動中廣大青年發出的時代強音,這一吶喊至今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我們要養成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遵循“實事求是”的做事原則,并持之以恒。我們應始終堅持科學精神,善于辨別糟粕,敢于質疑,善于創造,與時俱進,發展新思想、新模式。要堅決摒棄不加研究和分析就品頭論足的不嚴肅、不科學的做法,也要摒棄唯書至上的守舊思想。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善于在生活和實踐中繼承優秀文化,不斷推動新的文明發展。作為當代青年學生,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共同努力,不斷推動中國乃至世界文明向著健康和諧的方向前進。
若能做到以上三點,我們就能從自身出發,從現在開始為國家積蓄力量。
當今國際社會在平靜的表面下漩渦暗藏,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持著當年的五四精神,在未來成為國家棟梁。胡錦濤曾向全國青年學生提出了三點希望,即: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當代青年的使命。
讓我們謹記我們的使命,進一步煥發青春活力,展現蓬勃朝氣,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8)
我們都說人類是自然界最具靈性的動物,那是因為我們有懂得思考的智慧頭腦。不錯的,是懂得思考賦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絕對優勢。
善于思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且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縱觀人類燦爛光輝的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重大的發現與成就的最初“雛形”都孕育與“思考”,人類因為善于思考,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一次觀察世界地圖,看著看著,覺得地圖上的`陸地就如拆開的拼圖。于是他產生了疑問:“會不會是一整塊陸地被分開的痕跡?”這被觸發的火花,終于演化為一門新學說——大陸漂移說。我們試想一下,假如魏格納不懂得在觀察后進一步深入思考,也許,這也偉大的新學說就不會產生了。
人類的善于思考,使一個個燦爛的文明成果不斷涌現,使世界不斷向前、不斷豐富。思考是我們的行為更加規范,使我們的思想更加成熟。不善于思考的人,看問題只能停留在表面,他的思想世界是狹窄而乏味的;善于思考的人,對待事物的表面去挖掘事物的本質,從而獲得新的發現,他的視野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寬闊,知識也越來越豐富。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使自己善于思考呢?
首先,我們應通過各種如閱讀書籍、看電視、聽收音機、上網、看報紙等途徑積累各種有用的知識。我們要知道,豐富的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其次,我們要善于學習,并把學習和思考結合,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有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觀察,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思考的“實戰場地”,任何普通平凡的事物和現象也都可以是我們的觀察對象。
“思索,是愚變智的鑰匙;不思,是智變愚的根由。”思考,如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的知識,通向新的世界。朋友們,善于思考吧!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9)
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人短暫的一生中,如何把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轉化成生命的厚度和高度,使自己成為優秀的人呢?我想樂學善思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顧名思義是指以學為樂。
作為高三學生,我們偶爾聽到抱怨、厭棄之詞。而梁啟超先生曾告訴我們“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而且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也就是說,對我們學生來說,樂學是一個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也許現在的你仍徘徊于黎明前的黑暗中,但是只要肯繼續做下去定能以之為樂。再進一步說,樂學是一件貫穿我們人生的緊要之事。學習不止是知識的積累,還有對自身認識和實踐的不斷反思與改進。唯有學到了樂學的精神,才能不斷積極提升自我。
學而不思則罔,如果說樂學是我們航行的動力,那么善思可謂是指引方向的羅盤。
思考是學習的繼續,是對實踐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探索其本質和規律的重要認識環節,是學習后辨析和覺悟的過程。善于思考能夠為我們的學習指路導航,不斷彌補和改正不足之處。伽利略根據自己的思考,大膽地對亞里士多德的物體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的學說提出了疑問,終于通過試驗,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秘密,__了這個流傳了1700多年的所謂真理。而哥白尼經過40年的天文觀測與思考,提出了“日心說”,最終__了封建神學提出的“地心說”。
然而就像莫言先生在《馬蹄》一文中所說,各種文學體裁均如鐵籠,籠著一群群稱
為"作家"或者"詩人"的呆鳥。“呆鳥”拘泥于學習前人文體而沒有自己的思考,斷送了自己的自由與價值。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有同學認為,看書不必寫讀書筆記,作題目不如看答案來的方便,這就必然導致讀過書后不知書的真正價值所在,考試中題目眼熟不會做等問題的出現。這就是只學不思最終結果。
所以我們要想學好知識,就必須樂學善思。同學們,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把學和思
有機結合起來,在學的基礎上思、在思的成果上學不斷的提升能力,突破自我,創造輝煌!
善思主題高三作文(篇10)
還未邁進舅舅家的大門,眼前就出現一個蹦蹦跳跳的身影,隨之而來的還有熟悉的呼喚聲“表哥”。不及我向前走幾步,那個身影就立即來到我的面前。定睛一看,眼前這位個子長高許多的小男孩,正是我的表弟——翔宇。
我的表弟翔宇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遇上問題烏黑的眼珠子總是滴溜溜地轉;他有著一雙大大的招風耳,這對耳朵在他身上不但不別扭,反而顯得十分可愛;將這兩點相貌特征結合起來,他真的可以稱作耳聰目明。翔宇不僅長得耳聰目明,其實小腦袋也是十分聰明的,他非常善于思考,常常想出許多別人意想不到的.方法。
自從我開始訂閱《故事作文》這本雜志開始,翔宇每次來到我家,都會與我搶著閱讀這本書。每期故事作文都會刊登一個推理小難題,通常每次我都能在思索過后得到答案。然而,一回我遇上一個有些難度的題目,苦思冥想之后依舊沒得出結果。題目是這樣的:一伙歹徒盜竊鉆石后正在潛逃,來到一座橋前,可是卡車的裝運箱太高無法通過。裝運箱是正方體,無論怎樣擺放高度都相等。狡猾的歹徒最后卻順利通過橋面,他們用了什么方法?周末前去舅舅家拜訪,我順便帶上這本雜志,“書蟲”翔宇見到此書后津津有味地“啃”起來。翔宇很快閱讀到推理小難題那個部分,他很快皺起眉頭來。
翔宇將雜志放下,左手習慣性地摸著下巴,右手在桌邊上比比劃劃,兩只小眼珠則滴溜溜地轉著。他的目光無意中掃到自己的變形金剛,忽然發出興奮的叫喊:“我明白了!”我迫不及待地向翔宇詢問這道題目的答案,他慢條斯理地向我解釋:“車廂的高度只是一個迷惑你的條件而已。歹徒過去其實很簡單啦,只要將車胎放些氣,讓它癟下去,就能順利通過橋面了。”聽完翔宇詳細的解釋,我這才恍然大悟,作為表哥的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這就是我善于思考的表弟,面對難題的時候總是能冷靜處理,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將難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