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開始,我們有序的進入了會議室。啊!
同學們人還沒進去,就被會議室里的燈籠驚呆了。只見原來排滿桌椅的會議室,這個時候已被騰空。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燈籠掛滿了會議室。正對著大門的是一條金色的長龍,長龍兩邊是兩個可愛的大頭娃娃。再往里看,有用卡紙做的幾只可愛的貓頭鷹;有用氣球做的小丑娃娃;還有用毛線做的小羊。還有同學們自己動手畫的梅,蘭,竹,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很多用廢品做出來的漂亮燈籠。比如:用辣椒,衛生紙,塑料套組合成的三羊開泰;用柚子皮做的八爪魚;用西瓜做的喜洋洋燈籠等等。同學們看的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欣賞完美麗的燈籠,接下來開始猜燈謎了。李老師的開始聲還沒落下,同學們就象小鳥一樣飛到各個燈籠下,去找燈謎猜。我拿起一個謎語:河不淺。打一人名。我想:河不淺,那就是指河很深啊。河深,何坤。我迫不急待的找到組長說出了我想的答案。組長說正確。我開心極了。這可是今年我猜出的第一個謎語啊。這可是開門紅啊。太開心了。接下來我就又找到一個謎語:有盼頭。打一字。這個可不好猜,我想了好一會也不知道是什么。我環顧四周,想找個幫手。突然,馬一鳴出現在我的視線內。她拿著一個謎語,頭側在一邊,好象在認真思考。過了一會,她搖了搖頭,把謎語放開了。她轉過頭,正好看到我在看她。問我:“猜出來了嗎?”我搖了搖頭說:“沒有,你幫我看看。”她看了一會說:“百姓是不是人民的意思啊?盼頭取前面的部首,這樣加在一起不就是一個眠字嗎?”我倆不太確定的去問了組長,答案是正確的。太棒了。我們又猜出來一個。
今年的燈謎會與往年不同的是,李老師給我們出了好幾個自創謎語。同學們圍在李老師身邊,一個個抓耳撓腮,愁眉緊鎖,苦思冥想。一個接一個的攻破了李老師的難題。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
這次燈謎會也是我們小學時期的最后一次猜燈謎了。同學們做的燈籠比往年的都漂亮,猜的謎語也比往年的都難,獎品也是空前的豐盛。這一切,都將是我們小學生活的一個最美好的回憶。一定讓我們十分珍惜的記憶。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2
中國具有傳統美德的春節,是在每年最后的一個晚上開始的。而你知道嗎?繼新年之后的第二個節日是什么?那就是元宵節了。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便開始鬧元宵了,到十六這天基本結束,大紅火三天。于是,各種娛樂的民俗活動就紅火起來了,因此,人們也叫十五鬧紅火。諸如,我們當地的踩高蹺,扭秧歌,舞龍燈,猜燈謎,二小拉車車……
元宵節這一天早晨,我們一家人早早起了床,準備出去看大街上的扭秧歌,猜燈謎等節目。二姐想在城里看,而我呢?卻想回村看。經過我們的一番討論后,決定先回村看再回城看,這樣鄉下城鎮兩不誤。這可把我高興壞了。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哼著小曲,坐著小車回到了奶奶家。一進村口,我就看見了一排扭秧歌的人從車子旁扭過來。我們把車停回奶奶院里,便來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來人往,都站在四周看扭秧歌舞,中間空著一個大場子,扭秧歌舞的人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扭得非常帶勁。音樂也是現代歌曲,那些扭的人踏著節拍,翩翩起舞。音樂不僅陶醉了扭秧歌舞的,就連旁觀的人沉浸在其中。秧歌扭完之后,接著便是舞龍燈,你應該知道舞龍燈是怎么表演吧,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由我來和你解釋吧!舞龍燈表演的是一個人在前面撐著龍頭,一個人在后面撐著尾巴,兩個人在許多柱子之間靈活的跳來跳去,穿來穿去,真如游龍,舞龍的人還不時做出高難度動作,看得人心驚膽戰的,不過還是很刺激。
而我還是喜歡猜謎燈,說句實話,我想表現表現我的小聰明。來到燈迷場地,哇,各種各樣的燈籠上面都掛著字條謎語。這里聚集著不少的人,好多人在猜字迷,吵吵鬧鬧,大人小孩激動不已。有的人在查手機,有的人在翻書,有的`人緊鎖著眉頭在思考,他們想出來之后蹬蹦蹦跳跳的來到了領獎臺,換獎之后就繼續高高興興的猜下一個字謎。而沒有猜出來的人,也不灰心,也不失望,跑過去高高興興的繼續去猜下一個。我和姐姐猜了幾個,也沒去領獎臺領獎,只是姐弟倆互相逗著樂。
當然,關于元宵節有趣的事情在農村還有很多很多,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我感覺到農村人享受著元宵節的歡樂、溫馨與祝福。
我們還是按照約定,趕著回了城里。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3
元宵節晚會上,我和家人一起去青穎公園看一年一度的燈展。
還未進公園大門,目光就被門前號稱“天下第一燈”的巨型燈——“龍鳳門”吸引住了。那是一個亭子形的大燈,八根柱子上分別盤繞著四條青龍、四條金龍,燈的最上端是“二龍戲珠”的圖案。燈的右上方,有一只雄糾糾、氣昂昂的大公雞,它有著火紅的雞冠,圓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撲閃”著“翅膀”“打鳴”呢!大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感覺”
進大門向右看,是“十八羅漢”。莊重典雅的如來佛祖端坐羅漢中間,真是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龍燈送福”一個昂首擺尾的巨龍!龍背中間,是一個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兩邊都是紅鯉魚、大壽桃和金元寶,象征著福、祿、壽、喜“四喜臨門”。再向前走,還有“大鵬展翅”、“桃園結義”、“常回家看看”、“螳螂撲蟬”、“森林酒吧”……火樹銀花,鞭炮聲響,觀燈的人笑著,指著,如癡如醉,仿佛走進了仙境一般。要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燈,還是“糊涂官”和“花果山”。
瞧!那邊還有唱戲的。遠遠看去,只見舞臺上跪著兩個人,一個正哭天喊地叫屈,另一個則鎮定自如地跪在那里,好像這場官司他贏定啦;旁邊的衙役雖知道那個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縣太爺正悠閑地看著那個叫冤者;站著的師爺正瞇著眼看著他們;想必他們收了不少好處,才如此對待這個喊冤者。走近一看,啊!原來是一組名叫“糊涂官”的花燈。制作者的精湛技藝一定會讓你油然而生敬意吧!
“花果山”這組花燈講的自然是“美猴王”的故事。看!他正威風凜凜的站在“山”中間最高的地方,環視著他的“猴子猴孫”們;旁邊還有兩只負責守衛的小猴子正警惕地向原處眺望;“山”的兩邊,還有兩棵桃樹,上面結滿了讓人垂涎三尺的大桃子,兩只小猴子正在樹上摘桃。“花果山”上還有不少調皮的猴子,它們在追逐、嬉戲、打鬧,玩得可歡啦!看樣子今天八成是個好日子,要不怎么“花果山”上下一片歡騰呢?
玩了好長時間,我們才戀戀不舍的回家了。在路上,我回味著剛才的美景,不禁贊嘆制作者的高度智慧,他們用平凡的雙手,為阜城人民在節日里帶來了美的享受。我們衷心地感謝他們。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4
元宵節,就是一個人知戶曉的節日,每個人不管有多忙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陪家人:元宵節,就是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彩。市中心周圍四條寬闊的馬路上燈火通明,使整個城市籠罩在燈的海洋里,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們一家在花園里漫步,真舒服啊!
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一顆顆五彩的煙花騰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煙花炸開以后,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飄落下來,真好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煙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美麗的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好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幾聲脆響,夜空又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絢麗多彩。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好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通!”山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著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涂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后,前仆后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里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整個鎮區都沸騰了……
隨著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驚呼,在贊嘆,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好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5
勞累的一天轉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同學們迎來的是這個絢麗的下午以及喜氣洋洋的元宵節活動。
大家個個都表現得很激動,但仍然保持著安靜,沒有絲毫的躁動
首先,彭紫軒的媽媽教我們包湯圓。每個人戴著手套,拿著面團和僅有的一小團芝麻餡包湯圓。她耐心地對我們講解該怎樣包,我們聽得很認真,生怕錯過了每一個字。聽完這包湯圓的流程后,大家就開始自己動手了。有人不會包,于是把面團當成橡皮泥,捏起小人來了!有人在向我展示他的“成果”。我湊近瞧它,呵呵,一個個小黑點露在皮外面。那分明就是——芝麻餡嘛!我提醒他:這樣包,等會兒煮了會露餡。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包好了,因為我以前包過的嘛!終于,在大家的“艱難”表現后,每個人的湯圓都包好了。魯老師也包了一個湯圓,說是里面裝著一個“驚喜”。大家都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但老師說等我們吃了湯圓后再告訴我們。
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熱乎乎的湯圓出鍋。我祈禱著能夠吃到魯老師所包的湯圓。我第一個吃湯圓。兩個白白胖胖的湯圓“流”進了我的碗里,香甜的米酒里飄著黃色的蛋花。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湯圓,香糯的軟皮立即破了一個小口子,里面那黑色的甜芝麻餡也流了出來,真好吃!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情吃完手中的一碗湯圓,但里面并沒有“驚喜”。沒過多久,我就聽見坐在最后一排的萬思琦喊到:“老師,我好像吃到了‘驚喜’”。老師笑瞇瞇地追問:“里面是什么?”他尷尬地說:“似乎是一張紙條。”老師又問:“拿來給我看看。”“不小心吞了。”萬思琦手放在頭頂輕輕撓了撓回答道。老師詫異地看著他“什么?吞了!”(傳來一陣笑聲),“上面寫的是‘今天作業不用做’!”(全班哄堂大笑)。萬思琦懵了,大家都望著他,他的不知所措更加讓眾人大笑不止。于是,我們就在這歡聲笑語中度過了一個下午。
同學們在祝福聲中、談笑聲中體會到了這個元宵節意義非凡。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6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7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比如:開心的六一兒童節、吃月餅的中秋節、放假的國慶節……但我最喜歡的是有趣的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的節日。
今天是元宵節又是報名的日子,本來說是回家過元宵節吃湯圓,可是媽媽說就在學校過,因為回了家明天又要送來學校太麻煩了。“好吧”,我說。雖然心中滿是遺憾,但是想了想在學校過元宵節也不算是壞事,所以這個元宵節就安心在學校里過吧。
在學校里只能在班級里,不能出去。我心想:“早知道只能在班里,不管說什么我都想回家,”現在悔之晚矣。過了一會兒,叮咚叮咚,廣播說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晚上準備了猜燈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一樓白云廳。寫完答案和編號,有工作人員對答案。我想終于可以出去玩了,于是我快速的吃完飯去了白云廳。
在白云廳里,我和周銳一起猜燈謎。燈謎有很多種類:比如一個字、成語、動物生活用品……許許多多,都寫在紙上。紙的下方有編號,把編號寫下來,再寫答案。答對五個答案蓋一個章,五個章換一個巧克力、十個章換一個便利貼、20個章換一個熒光筆……看見這么多琳瑯滿目的東西,我和周銳決定分工合作。周銳寫編號和答案,我就說編號和答案給他……我和周銳記了40多個答案。我們就排隊去對答案,可是馬上要到我們的時候就下課了,我們只好垂頭喪氣地回了教室。
元宵節那天,雖然沒有對到答案,但我的.心中卻是歡喜,因為我們過了一個很有趣味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8
在元宵節,有些人吃湯圓,有些人元宵看文藝節目,還有些人元宵放鞭炮,而我元宵回老家梅縣看燒“火龍”。
元宵晚上,我和表姐表哥去一個山上看燒“火龍”。路上,可多人啦!簡直車水馬龍,非常擁擠,男女老少都是趕去看燒“火龍”的。你瞧,仰望漆黑的天空,上面掛著一輪皎潔的明月,可能連月亮姐姐也想出來湊熱鬧吧!一個個孔明燈徐徐升起,猶如一顆顆金光閃閃的星星,將夜空裝點得閃閃爍爍。
我們來到山坡上找個好位置坐了下來。終于開始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首先是一條碩大的巨“龍”清楚地映入眼里,“龍”身上圍繞著螺旋形金粉煙花,真是活靈活現啊!“龍”的眼睛甚至會閃耀,火眼金精,太威武了,把中國人氣魄雄偉的品質展示得淋漓盡致。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定發現舞龍的人全沒穿上衣的,這為什么呢?原來燒龍時,火花會掉在舞龍人身上起水泡,誰的水泡最多,表示誰今年的運氣最好,攢的錢最多。
哇,引龍的領頭人,居然高舉幾串紅燈籠,這燈籠一串串似的,像似一串串的冰糖葫蘆,非常特別!高舉著的蝦兵蟹將也出來啦!件件引龍的工具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格外有趣。除了燒“火龍”以外,還有燒“鯉魚”、“孔雀”……,造型也挺精致美麗。
接著“噼哩拍啦”的響聲傳到我的耳邊,原來“龍”的身上發出了許多束煙花打向半空,美輪美奐,霎時間,夜空中百花齊放:有的像火紅的英雄花、有的像黃澄澄的菊花、還有的像粉紅的荷花……在這璨燦之夜,一邊放煙花,一邊燒火龍,你看!龍的全身像灑上的金燦燦的金粉,奪目生輝。
這時人聲鼎沸,歡喊聲此起彼伏,小孩子活蹦亂跳,老人看得眉開眼笑,整個場面蕩漾著喜氣洋洋的氣氛,令人目不轉眼。
當最后一束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時,天空已經煙霧彌漫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還無法平靜下來,眼前出現剛才那一幕幕精彩的“畫面”……今年元宵讓我十分難忘啊!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9
又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大街上張燈結彩,到處是小孩們的歡聲笑語。一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公共汽車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
很不容易來到了廣場。哇!眼前的景色讓我驚呆了,各種各樣的花燈。設計新奇。造型各異。你瞧,那荷花,粉紅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葉展綠疊翠。渾圓寬闊。碧盤滾珠。皎潔無暇。
由于今年是豬年,所以大多數花燈都以牛為主題。你看,那頭滿身金黃的金牛,頭微微抬起,仰看著夜空,仿佛在賞析著這輪皎潔。圓潤的明月,漂亮的夜空,祝福大家在豬年里牛氣沖天,財源廣進,心想事成。
大家慢慢地往前走,一盞盞絢麗多彩的花燈相繼展示在大家眼前:天女散花,討人喜歡的米老鼠,柳州全景,紅鯉魚……真是美不勝收!
“瞧!這盞燈真有意思!”父親對我說。嗬,可不是!在碧波蕩漾的大海里,一只調皮的小龍追一個寶珠。可追來好長期,還沒有追上。看樣子,它也著急了,拼命地追呀追呀。那寶珠仿佛故意戲弄它,使勁地跑呀跑呀,小龍如何也追不上。哎呀,笨蛋!我都替它著急。我還沒有看夠,就被鬧鬧嚷嚷的人群卷到了一盞鯉魚燈前,它的嘴巴一張一合,鱗片閃閃發光。尾巴一搖一擺,像是在無邊的大海里游動,兩只大雙眼一眨一眨的,好像要跳過龍門,尋覓可口的食物。
看著這部分花燈,我真佩服設計師獨特的想象和精湛的手工。
九點多鐘,在廣場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仿佛的夜空。
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想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好似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漂亮,我簡直被迷住了。
夜深里,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10
白駒過隙,我們剛剛告別了收獲滿滿的祝福開心和快樂的20__年春節,又迎來了今年第二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在這一天里,人們吃元宵,放鞭炮,紛紛走出家門去看燈會,放煙花,歡樂極了。今天我就和你來分享元宵節的歡樂和精彩瞬間。
今天是正月十五,上午的時候我和媽媽出去,大姨給了我一大包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鞭炮,整個小區的天空都變成百花盛開的花園了,我和媽媽吃完湯圓后,就在我不斷地催促下匆匆忙忙地下樓來到樓下的空地上,無比興奮地先點上一根香,然后拿出鞭炮準備開始放鞭炮。
首先我們要放的是一個名叫“笛音牡丹”的禮炮,一共24發,外表畫的是五光十色,樣子十分美麗,不知道放出來的怎么樣,我有點迫不及待地點上去,隨著“轟”的一聲一顆光亮的火球拖著一縷長長的尾巴沖上了夜空,然后在空中“嘣”的一聲炸開了,許多紅和綠的小火花從里面奔涌而出,好像一群機靈的螢火蟲提著自己的“小燈籠”在空中跳著歡樂的舞蹈,又好像天女散花來幫助我們點綴元宵節的夜空。然后我又拿出5個小禮炮放在地上,一個一個點上去它們也不負我所望,好像相互比賽似的競相綻放出燦爛絢麗的火樹銀花,為平淡的夜空增添了一絲光彩。然后我又拿出幾個禮炮點燃它們,隨后就聽見了“嘭”的一聲抬頭一看一道亮光筆直升起,最后在空中“啪啪啪”地爆開了,看到它,我心里非常開心。
不經意間我一抬頭看到一連串紅色和綠色的煙花上升,直到空中,“嘭嘭嘭,嘭嘭嘭”伴隨著一連串的響聲絢爛奪目的煙花在空中隨之綻放,在夜空中畫出一幅優美的畫卷,看著看著,我的眼睛就應接不暇了,我也完全背著個煙花吸引住了,我就想這是誰家的煙花?好漂亮啊,簡直就像一群五彩繽紛的小星星在空中跳舞。我看得如癡如醉,這時媽媽把我叫過來,于是我就開始放我最后的鞭炮——電光炮。隨后我就點燃它,把它高高舉起來朝向天空,停了一會,從里面躥出出一簇紅色的火花直奔天空,然后在空中炸開……
鞭炮終于放完了,我和媽媽收拾收拾,隨后,一邊議論著今晚的煙花一邊回到了家,開始享受我們的精神晚餐——元宵晚會。
就在今天我收獲了許多開心,在元宵晚會的節目中我又收獲了許多字謎知識。這不光是歡樂的元宵節也是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11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贊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贊道?“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里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云?“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
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贊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云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12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13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當元宵將臨時,我們村便會舉行那別致而熱鬧的活動——舞龍。
元宵那天,藍緞子似的天空墜著幾縷微云,家家戶戶都早早吃完飯,在家門前擺上了干稻草。幾個性急的孩子早已耐不住激動的心,將自己珍藏已久的煙花捧了出來,玩了起來。朵朵小煙花在孩子們手中飛旋,似花,似雪,時粉,時紅……孩子的嘴早就合不攏了,“咯咯咯”的笑了起來。
而我呢,雖急不可耐,可還是強制自己坐到凳子上,看著漆黑的天幕。“啪啪”,幾朵煙花在天幕綻放,緊接著,一朵朵似火箭般直沖而上。煙花的光越來越亮,聲音越來越響。
“快來了!快來啦!舞龍要來啦!”一個孩子到處傳播著這令人興奮的消息。于是,爺爺拿出他手中揣著已久的打火機,快步走到稻草邊點燃,火星一點點漫延,越燒越旺,預示著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快快樂樂。
我隱隱約約聽見了鼓聲。
再望望周圍,早就是人山人海,個個都翹首以盼。大人們將火箱擺到路邊,孩子們把小煙花安到屋外,人人都握著打火機,待時而“點”。
“來啦,來啦!”人群中穿出聲響。一把金粉撒上了黑幕,接著,是粉色的花,后來,是綠色的草……一切都似畫師點綴上的一般。有的人踮起了腳,有的人仰起了頭還有幾個娃娃哭著鬧著要父母抱高些。“啪”隔壁的煙花猛的響了起來,一頭金龍怒吼一聲,沖上了天。遠處,隱隱約約看見了龍頭,于是,大人走上前,點著了火繩,孩子們跑上了前,點著了火繩,大人們走開,孩子們捂著耳朵跑開。
“啪啪……咚咚……”來了來了!五彩繽紛的、威嚴的龍頭出現在我們眼前,接著是龍身,最后則是華麗的.龍尾,后面,還有許多敲鑼打鼓的人。只見龍頭高昂,神采奕奕的走過,忽然,龍頭一扭,龍身一彎,龍尾一剪,轉了一個圈兒,跳起了舞。接著,龍轉過身,低下頭,從身體下穿過,像個孩子似的奔跑起來,一躍,轉起了圈……鑼聲和煙花聲揉在了一起,早就聽不清周圍的人是哭是笑,是吵是鬧了……
不知何時,煙花已停,人群已散,人們跟著舞龍,看著煙花,走在摩肩接踵的路上,隱入了月色中……
舞龍在元宵的夜色中走街串巷,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熱鬧。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14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
以前,人們主要是看花燈與舞龍,現在燃放煙花,人們觀看煙花也就成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了。晚上七點多一點,我就著急地叫爸爸媽媽帶我上街,因為晚上大街上要放煙花。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與我一樣想看煙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顯得十分的高興。人真是多呀,擠得水泄不通。到了鬧市區,只聽見幾聲沉悶的聲音,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幾聲脆響,夜空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絢麗多彩。
隨著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驚呼,在贊嘆,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我最喜歡看煙花了!
元宵節作文精彩素材高中篇1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家人團聚的日子。北方人把正月十五的元宵佳節當做是新年的結束。過了元宵節就該收拾心情,開始好好工作了。過了一個寒假,放松了一個寒假,都有點不想去上班了。今天是全家人團聚的日子,早早的吃了晚飯,坐在電視機前,等著元宵晚會的開始。不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元宵節都會吃元宵或湯圓。圓圓的湯圓或元宵代表了幸福美滿,代表全家人圓圓滿滿。外面的鞭炮聲噼里啪啦響的不停,五顏六色的煙火也在空中燃放。
記得小時候,正月十五我們都會去看花燈。正月十六,大家還會相約到一個地方去烤雜餅。烤雜餅就是把過年時家里蒸的饅頭花糕或供香什么的丟進火堆了燒一燒,這代表著人們在新的一年希望遠離各種疾病,健健康康的美好愿望。長大之后,看花燈或烤雜餅的機會變少了,甚至有時候因為上學或工作的關系,十五都不能跟家人在一起度過。所以現在我格外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對于每個人來說,親情都是最可貴的,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
不管以后我在哪個城市,家永遠是我的牽掛,親人永遠在我的心里。我會好好愛自己的親人,珍惜親情,因為家永遠是我避風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