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畢業論文設計格式規范(2)
5.正文
正文必須從正面開始,并設置為第1頁。頁碼在頁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頁格式為“―5―”)。
報告標題為標準二號宋體字,居中,單倍行間距;
報告一級子標題為標準四號黑體字,居中,單倍行間距;
報告二級及以下子標題為標準小四號黑體字,左起空兩個字打印,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
正文一律使用標準小四號宋體字,段落開頭空兩個字,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公式原則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應與正文左側對齊,公式仍居中,公式末尾不加標點。公式序號按章編排,如第二章的第三個公式序號為“(2—3)”,附錄2中的第三個公式序號為“(②—3)”等;
正文中的插圖應與文字緊密配合,文圖相符,內容正確,繪制規范。插圖按章編號并置于插圖的正下方,插圖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個插圖序號為“圖2—3”,插圖序號使用標準五號宋體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邊線。插表按章編號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個插表序號為“表2—3”,插表序號使用標準五號宋體字。
6. 后記
后記獨占一頁,標題按照正文一級子標題要求處理,內容按照正文要求處理。
7. 參考文獻
按照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規定的格式打印,內容打印要求與報告正文相同。參考文獻從頁首開始,著錄格式如下:
7.1 著作圖書文獻
序號 作者.書名.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7.2 譯著圖書文獻
序號 作者.書名.譯者.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7.3 學術刊物文獻
序號 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7.4 學術會議文獻
序號 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7.5 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
序號 作者.學位論文題目.學校和學位論文級別.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7.6 西文文獻
著錄格式同中文,實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
參考文獻作者人數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間用逗號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學術會議若出版論文集者,在會議名稱后加“論文集”字樣;未出版論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項;會議地址與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會議年份與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8. 附錄
按照正文一級子標題以下格式打印,每個附錄均從頁首開始,并在附錄起始頁的左上角用標準小四號黑體字注明附錄序號。
9. 評定意見頁
見附件《報告封面、指導教師意見頁、系部答辯委員會意見頁》。
三、范文示例
(報告標題:永久性載人空間站對接技術研究)
封面(略去)
(另起一頁)
內 容 摘 要
本報告通過對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永久性載人空間站之間或與運載飛行器之間的交會對接技術的對比研究,提出了……
索引關鍵詞:空間技術 飛行器 空間站 交會對接
(另起一頁)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1.1 課題背景………………………………………………………………………… 1
1.2 交會對接技術發展現狀………………………………………………………… 1
第二章 …………
2.1 …………
后 記…………
參考文獻…………
附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