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自考論文:淺談立體教育模式
而學校教育中,與教師的關系問題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過多干涉學生的業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煩惱。有位中學生談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詢問功課,被老師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責,并把這事作為一條小辮子抓在手里,動輒就揪出來“示眾”一番,“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嗎..”,嚴重地刺傷了他的自尊心,導致他對教師的反感,對立,老師指東他偏向西,而內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響了對學業的業趣。另有一位學生干部來訪談到,現在做班干部真難,兩頭受氣,不管事,教師批評你不負責任,要管事,又難免與一些同學發生爭執,若一旦吵起來,老師首先要批評班干部,故而覺得十分委屈。生老師的氣又不敢頂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師的信任,左右為難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該怎么辦。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想法,諸如:認為老師“嫌貧愛富”的,認為老師“處事不公正”的,認為老師“輕視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學校中師生關系的問題.
與同學的關系問題。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系而苦惱。有位學生講到,他的一位好朋友總是對他不信任,懷疑他對朋友的友誼,認為他為朋友的付出不夠多,使他十分苦惱,不知怎樣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懷疑。還有一位女生因兩們要好的朋友發生了矛盾,她夾在中間十分為難,與甲交往怕乙不高興,與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兩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內心又十分孤獨,寂寞,想恢復與朋友的關系又不知該怎樣去做。
所以學校教育遺留下來許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社會這個大家庭去幫助解決,以求讓孩子能在成長的歷程中少走一些彎路,多收獲成功的喜悅。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續,它起著獨特的調節作用。
我們不難發現,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模式,而是立體的模式。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方面的協調與配合,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