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預測試題帶答案
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預測試題帶答案(一):
A.文化滲透
B.經濟掠奪
C.軍事侵略
D.政治控制
2.西方列強在下列哪一城市最早實行了直接的殖民統治( A )。
A.廣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3.中日甲午戰爭中,日軍野蠻屠殺和平居民的地點是 ( B ) 。
A.大連
B.旅順
C.平壤
D.花園口
4.1900年,俄國軍隊侵入中國東北制造的慘案是 ( B ) 。
A.旅順大屠殺慘案
B.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C.火燒圓明園
D.莊王府殺害義和團團民慘案
5.1949年,葡萄牙武力強占( C ),后脅迫清政府訂立《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獲永久居住權。
A.香港島
B.九龍半島
C.澳門半島
D.廣州灣
6.英國強迫清政府割讓香港島對岸的九龍半島南端和昂船洲的條約是( B )。
A.1842年《南京條約》
B.1860年《北京條約》
C.1858年《愛琿條約》
D.1895年《馬關條約》
7.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主要是因為( B )。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質相同
C.方式相同
D.發動戰爭的國家相同
8.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侵占我國北方大量領土的國家是 ( B )。
A.日本
B.俄國
C.德國
D.英國
9.俄國強迫中國簽訂的割去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的不平等條約是 (D )。
A.《勘分兩北界約記》
B.《改訂伊犁條約》
C.《北京條約》
D.《瑗琿條約》
10.俄國強迫中國簽訂的割去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的不平等條約是 (C )。
A.《勘分兩北界約記》
B.《改訂伊犁條約》
C.《北京條約》
D.《瑗琿條約》
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預測試題帶答案(二):
1.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燦爛古代文明(ABC)。
A.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B.是民族自信心的支柱
C.是民族自尊心的支柱
D.是民族發展的動力
2.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豐富多彩、燦爛輝煌。尤其是四大發明更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人類的杰出科技成果,它們是(ABCD)。
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指南針
E.絲綢
F.瓷器
3.在古今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出現了一些流傳千古的動人佳話,它們包括(ABCD)。
A.漢代張謇、班超通西域
B.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經
C.鑒真東渡日本傳經
D.明代鄭和下西洋
4.中國封建社會產生過諸多“盛世”,主要有( ABCD ) 。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之治
D.康乾盛世
5.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特點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 ABC )。
A.父權
B.夫權
C.君權
D.族長權
6.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有(ABCD )。
A.鞏固和維系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和延續。
B.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和活力。
C.使中國社會發展緩慢甚至遲滯。
D.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
7.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ABCD )。
A.在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
B.在政治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C.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D.在社會結構上,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8.鴉片戰爭前,中國雖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但已處于封建社會晚期。下列對中國當時經濟社會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有(ABCDE )。
A.經濟上,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并不斷發展。
B.政治上,實行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已腐敗不堪。
C.軍事上,國防空虛,軍備廢弛。
D.文化上,實行嚴厲的文化專制政策,鉗制人們的思想,禁錮人們的反抗意識。
E.對外關系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使中國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
9.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需要的前提是(BC)。
A.思想上的啟蒙運動
B.少數人積累大量貨幣財富
C.大批勞動者成為自由出賣勞動力的無產者
D.世界市場的廣泛開拓
10.大量的鴉片走私中國,其結果是(ABCD)。
A.毒害了中國人的身體和精神
B.造成中國財政危機
C.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
D.導致官員受賄腐敗
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預測試題帶答案(三):
1.近代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起來是在( B )。
A.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
B.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
C.甲午戰爭以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后
2.下列表述中哪一項為《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所共有( D )。
A.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準許華工出洋
C.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
D.開放通商口岸
3.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的標志是(A )。
A. 衙門的建立
B.中國海關管理權被英國人控制
C.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D. 外國人代表中國去歐美辦理外交
4.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列強要求清政府建立的辦理外交事務的中央機構是( D )。
A.軍機處
B.“十三行”
C.五口通商大臣
D.衙門
5.衙門設立時清朝在位的皇帝是(C)。
A.道光帝
B.咸豐帝
C.同治帝
D.光緒帝
6.中國近代外交體制的變革始于 ( B )。
A.《南京條約》簽訂
B.衙門設立
C.海關總稅務司設立
D.外務部的建立
7.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者對西方列強的態度是(B)。
A.由閉關自守到全境開放
B.由疑忌到依賴
C.由盲目排外到全面學習
D.由全力抵抗到屈膝投降
8.清政府被迫在臺灣開放通商口岸,是在(B)。
A.鴉片戰爭后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C.甲午中日戰爭中
D.中法戰爭后
9.1860年,在《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是 ( D )。
A.寧波
B.杭州
C.漢口
D.天津
10. 19世紀80-90年代簽訂的中外不平等條約,與19世紀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 D )。
A.割取中國領土的面積最大
B.索取的賠款數額不斷加大
C. 規定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 列強獲得在華投放資本的特權
猜你感興趣:
1.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重點
2.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辛亥革命
3.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題技巧
4.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練習
5.中國近現代史綱要3000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