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課輔導:自考毛澤東思想概論多選
3、毛澤東關于手工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方針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為群眾生活服務、為出口貿易服務。
4、我們黨對資本主義經濟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資方人員采取團結、教育、改造的政策。
5、初級形式的資本主義包括委托加工、計劃訂貨、統購統銷、委托經銷代銷,經過了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兩個階段。
6、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的鮮明特點是科學性、獨創性、完整性。
7、社會主義社會的四在基本制度是人民民主專政理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8、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思想主要指階級斗爭擴大化的理論、急于求成等“左”傾錯誤理論。
9、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形成是八國聯軍的侵華、《辛丑條約》。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10、近代中國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11、20世紀初中國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的條件是經濟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政治上,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思想上,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12、黨在現階段的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國民族的完全獨立;統一中國使之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3、中國資本主義分為官僚資本主義、民族資本主義,中國資產階級分為官僚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1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四大動力(人民大眾的)包括農民、工人(無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15、毛澤東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走是指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16、關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問題,黨內兩種錯誤傾向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
17、新民主主義國民經濟的指導方針的總目標是必須緊緊地追隨著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
18、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構成是國營、合作社、私人資本主義、個體、國家資本主義(或稱公私合營經濟)。
19、領導發動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周恩來、朱德、葉挺、賀龍。進入了創造紅軍的新時期的標志是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
20、八七會議確立的總方針是實行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工農民主統一戰線的主要目標是反對封建壓迫,反對國民黨新軍閥統治。
21、1928年10月和11月,毛澤東闡述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兩篇文章是《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
22、土地改革中必須注意兩個基本原則是必須滿足貧雇農的要求、必須堅定地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的利益。
23、人民軍隊區別于舊式軍隊的標志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政治建軍。
24、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個原則是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原則,三大民主是政治、軍事、經濟。
25、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經過如下幾個階段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26、國民革命時期,革命統一戰線的四個革命階級的政治聯盟分別是 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27、1927年以后,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只剩下三個革命階級是 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
28、國共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國民黨中通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29、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分經歷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四個階段。
30、革命統一戰線中的兩個聯盟是勞動者之間的聯盟(工農聯盟)、勞動者與非勞動者之間的聯盟(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聯盟)。
31、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基本方針原則有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的原則;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利用矛盾、團結多數的原則;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32、我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仍包括兩個聯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同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有聯盟;另一個是全體勞動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33、1949年到1952年中共領導的五大運動是土地改革、鎮壓******、抗美援朝、思想改造和“三反”“五反”。
3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構成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一切愛國民主人士。
35、人民民主專政包括兩方面: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三反是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
36、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主要特點:銜接兩個革命階段;擴大人民民主范圍;概念表述準確鮮明。
37、人民民主專政理論銜接的兩個革命階段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38、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大致包含以下三方面關系:1)民主黨派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派組織上是獨立的,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2)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3)團結合作的友黨關系。
39、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有利于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維護社會的長期穩定;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一國兩制”的進展。
40、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和總原則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堅持又聯合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策略原則。
41、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做出了進一步的更為完整和準確的概括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過的黨章。
42、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是新的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工人運動的發展。
43、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準備了思想理論條件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與傳播。
44、中共在如何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來解決中國革命實踐問題中,出現過的二種錯誤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
45、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關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關于黨的建設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