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概論》考前沖刺及答案第三章(2)
時間:
未知2
公共課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B 4.A 5.C 6.C 7.B 8.B 9.B 10.D 11.D 12.B 13.B
二、多項選擇題
1.ABD 2.ABD 3.ABD 4.AB 5.ACD 6.ABC 7.BCDE 8.ABCDE 9.ABCDE
10.ACD 11.ABC 12.ABCDE 13.ABE
三、簡答題
1.答:
(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勢力壓迫榨取的對象主要是農民。如果沒有農民從鄉村中奮起打倒封建地主階級,軍閥和帝國主義勢力不會倒塌;如果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因此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
(2) 農民是中國的基本群眾,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
(3) 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斗爭在推翻反對政權、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中起著重大的作用。國民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農民運動迅速發展起來,廣大農民向封建地主、土豪劣紳展開各種斗爭,從根本上動搖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引起了中國農村以至整個社會的極大震動,顯示了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斗爭在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中的重大作用。
2.答:
(1) 進行人民戰爭必須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依托。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中國革命戰爭必須以根據地為依托才能保存自己、發展自己,才能有消滅和驅逐敵人的戰略基地。
(2) 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奪取城市乃至取得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的戰略基地。
(3) 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人民戰爭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資源和堅實后方基地。沒有農村革命根據地,革命武裝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切戰略任務和戰爭目的都無法實現。
3.答: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原因有:
(1) 近代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沒有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自給自足的地方性農業經濟廣泛存在,這為紅色政權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2) 近代中國政治發展不平衡,廣大農村是反動統治的薄弱環節,而農民又是革命的主力軍,這又使紅色政權獲得了濃厚的階級基礎。
(3) 帝國主義國家的間接統治和相互間的斗爭,造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和連綿不斷的軍閥混戰,這使紅色政權獲得了存在和發展的縫隙。
(4) 中國是一個大國,革命力量有廣泛回旋余地。
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條件有: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良好的群眾基礎;向前發展的革命形勢;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四、論述題
1.答: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如何進行革命,該以什么斗爭形式為主要斗爭形式?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普遍原理,理論聯系實踐,創造性地正確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
(1) 中國不是一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而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在內部受封建制度壓迫,沒有民主制度;在外部受帝國主義壓迫,沒有民族獨立。因此中國革命無議會可利用,無組織工人罷工的合法權利。這種特殊的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不可能走經過長期合法斗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的道路,從一開始就應進行武裝斗爭,走武裝斗爭的道路。
(2) 中國反動階級從北洋軍閥到蔣介石都擁有龐大的軍隊,而且他們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對人民實行獨裁恐怖統治,對中國革命實行武裝鎮壓。面對這么殘暴的敵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只能而且必須拿起槍桿子,以革命的暴力對付反革命的暴力,以革命的戰爭推翻強大殘暴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
(3) 毛澤東進一步分析了敵我力量懸殊、帝國主義和國內軍閥之間的矛盾、國內反動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以及中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指出中國革命的武裝斗爭將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2.答: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是黨指揮槍的原則,它是人民軍隊建設的最根本的原則,也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的一大特色。
(1) 無產階級的軍隊,必須服從無產階級的意志。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區別于古今中外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的最根本的標志,也是革命軍隊能成為新型人民軍隊的決定性因素。
(2) 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使軍隊在長期農村環境中不斷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保持無產階級革命性,而不致變為舊式農民武裝。
(3) 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保持和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使軍隊在十分困難和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充分發揮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忠實地貫徹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通過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領導來實現的。
(1) 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我軍的指導思想,教育全軍,保證黨在思想上的領導。
(2) 依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的正確,以及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證黨在政治上的領導。
(3) 在軍隊中建立和健全各級黨的組織,把支部建在連上,班排建立黨小組,保證黨在組織上領導。
黨對軍隊的思想、政治、組織三方面的領導,構成了黨對軍隊的完整的領導系統,從而保證了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實現了黨指揮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