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專業排名榜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機械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
武漢科技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1.機械工程
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和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夠適應我國機械工業轉型升級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設計、制造、測控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工藝創新、工程組織管理等工作。
2.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培養有良好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具有較好自然科學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扎實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方面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材料分析、材料應用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新材料開發、技術改造、生產管理與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才。
3.冶金工程
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等方面的專門知識,能在冶金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4.自動化
培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自動化技術及科學領域的基礎理論,獲得并運用控制理論、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智能系統、傳感器與自動檢測系統、計算機應用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自動化設備與系統的分析、實驗、設計、實現基本方法,具備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能從事國民經濟和科研各部門自動控制領域科學研究、技術研發、運營維護、人才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具有創新精神、能適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需要、對計算機學科前沿有較深了解、熟悉較新的系統開發平臺和開發工具、畢業后能從事計算機系統結構設計、系統軟件設計及計算機應用系統研制和開發的高素質計算機科學技術人才。
6.化學工程與工藝
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材料和環保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操作與管理、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專業設有能源化工和精細化工兩個專業方向。
7.礦物加工工程
立足礦物加工、資源綜合利用、鋼鐵冶金和環境工程等相關領域,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社會責任感強,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合理的知識結構、厚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國際視野,具備從事生產、工藝和設備設計、研究與開發、技術管理和經營的基本能力,能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武漢科技大學簡介
武漢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準成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湖北甲種工業學校、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武昌高級工業學校、中南鋼鐵工業學校、武昌鋼鐵工業學校的傳承與發展,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隸屬于原冶金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筑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更為現名。
師資力量武漢科技大學
截至2016年4月,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841人;師資隊伍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比例超過59%。 擁有雙聘院士8人,“”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
截至2015年6月,學校圖書館藏書刊221余萬冊;現代化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校;教學設備精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6億元;建有32個研究所、1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孝感中心醫院、武鋼總醫院、武漢漢陽醫院、武漢普仁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總編制床位數達7718張。為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4月,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841人;師資隊伍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比例超過59%。 擁有雙聘院士8人,“”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
截至2015年6月,學校圖書館藏書刊221余萬冊;現代化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校;教學設備精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6億元;建有32個研究所、1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孝感中心醫院、武鋼總醫院、武漢漢陽醫院、武漢普仁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總編制床位數達7718張。為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校歌
武漢科技大學詞:師生集體創作
曲:陳國權
歌詞:
揚子江邊 黃家湖畔
蕩漾著我們青春的笑臉
春風化雨 桃李滿園
立德樹人 譜寫壯麗的詩篇
百年薪火 代代相傳
科技人文 和諧發展
厚德博學 崇實去浮
鋼鐵品質 引領我們
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 放飛夢想
鑄造共和國鋼鐵脊梁
開拓進取 共創未來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2007年9月,校黨委宣傳部面向全校師生征集歌詞,收到大量膾炙人口的佳作。經過初選、公示,最后選擇了該版由該校師生集體創作的作品。學校特邀全國著名合唱指揮、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陳國權譜曲,總時長1分35秒。校歌涵蓋了校訓、目標,以及對學校未來的美好祝愿。內容豐富,朗朗上口,音律優美而有力。其中“揚子江邊,黃家湖畔”摘自學生的作品。“春風化雨”歌頌老師。“百年薪火”展現我校悠久辦學歷史,“科技人文”講明學校的發展方向,“鋼鐵品質”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校徽的涵義
武漢科技大學校徽以字母“Y”為主體構成帆船的形象,“Y”是冶金的“冶”字拼音第一個字母,有武漢三所冶金院校合一的意思,也體現了學校的冶金特色。由Y變形組成的這一動感極強、搏擊風浪的帆船形象,象征著學校的事業乘風破浪,一帆風順。帆船以淡藍色為背景,如海天一色,象征博大,外圈的綠色象征生命,圓形校徽上半部分的孤形排列的漢字“武漢科技大學”為魯迅手寫體,和下面的英文“武漢科技大學”組成的圓形,像征著團結一心。
整個校徽的含義:團結·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