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解讀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解讀【篇1】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和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
主干學科:地理學,環境學
主要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環境經濟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資源學、水資源計算與管理、景觀生態學、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與數字圖像處理。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解讀【篇2】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并掌握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 掌握扎實的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理論前沿、發展現狀、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具有與本專業相關的多學科知識,了解國家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② 掌握自然地理、資源環境管理等方面的觀測、分析和應用技術,具有較熟練的遙感、遙測和GIS技術的應用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實驗設計、操作、分析、歸納、整理能力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③ 接受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創新意識、協同攻關能力及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④ 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達到規定的等級。
⑤ 具備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管理能力和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解讀【篇3】
專業代碼:070502
學科門類:理學
修學年限:4年
學歷層次:本科(普通教育)
學位頭銜:理學學士學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主要研究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利用與評價、資源環境遙感等資源利用和環境發展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方法。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 實踐能力,掌握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利用與評價、資源環境遙感的專業知識與方法以及資源利用和環境發展相關政策和法規,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科技專門人才。
主干學科:地理學、環境學
核心知識領域:自然地理學類、資源類、環境類、地圖與測量學類、數學與信息類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地質學基礎實習、自然地理實習、專業綜合實習或區域地理綜合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設計(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自然地理觀測與實驗、區域自然地理野外綜合實習、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實踐
選考學科建議:地理/化學/物理+化學/物理+地理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解讀【篇4】
據數據顯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畢業生規模為2500-3000人,男女比例為:男生占43%,女生占57%,文理科比例:文科占22%,理科占78%,全國就業率在85%-90%。
隨著經濟開發以及環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學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蘊,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日益受到關注。
畢業生主要在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及開發工作,也可在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測繪地理信息、農林、旅游、交通、海洋等部門從事規劃管理和技術研發工作。
該專業畢業生畢業后能從事國土資源整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城市規劃與管理、土地評價、土地規劃與設計、水處理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報考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自然地理等研究生繼續深造。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解讀【篇5】
90余所院校開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主要研究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很多院校都開設了這個專業,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據統計,目前全國開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院校有90余所,其中既包括知名的綜合類高校,還包括一些名氣雖不那么大,但具有一定實力和特色的院校。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高校分布:
在區域分布上,目前江蘇、山東、河南、廣東、云南等多個省份開設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相關專業,其中,江蘇省開設本專業的高校數量穩居首位。
在專業設置上,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主要研究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涉及地理學、環境學、資源類等多方面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