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裝與飾品專業課程
民族服裝與飾品專業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基礎、民族傳統服飾手工藝基礎、民族文化藝術基礎知識、服裝色彩與圖案、服飾效果圖表現、立體裁剪。
專業核心課程:民族服裝與飾品材料、民族服裝與飾品結構制圖、民族服裝與飾品工藝制作、民族服裝與飾品圖案、民族服裝與飾品設計、民族服裝與飾品歷史文化、民族服裝與飾品創意設計。
實習實訓:對接真實職業場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內外進行設計、制作等實訓。在民族服裝與飾品生產經營企業、民族文博機構、民族地區服飾工作坊等單位或場所進行崗位實習。
民族服裝與飾品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服裝與飾品設計、民族服裝與飾品結構制圖、民族服裝與飾品工藝制作、民族服裝與飾品產品研發、民族服飾文化傳播等知識,具備設計、制作、創作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養,能夠從事民族服裝與飾品的設計、結構制圖、工藝制作、產品研發、民族服飾文化傳播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民族服裝與飾品專業簡介
民族服裝與服飾主要研究服裝的基本結構形成、服飾的多種制作技藝以及多種服飾設計材料等知識,系統了解少數民族的服裝制作特點,具備繪畫基礎及創新設計能力,把握市場的時尚流行元素。例如:對民族服飾、民族旅游產品的設計和制作。
民族服裝與飾品專業專業能力要求
具有民族服裝與飾品設計的能力;
具有民族服裝與飾品的基本制作的能力;
具有民族服裝與飾品的結構制圖的能力;
具有使用民族服裝與飾品相關傳統設備的能力;
具有制作民族服裝與飾品相關材料的能力;
具有解讀民族服裝與飾品文化內涵與圖案相關知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運用的能力;
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民族服裝與飾品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學生就業主要面向民族服裝行業和旅游景區的民族文化保護與產業化開發行業,就業范圍主要涉及民族服裝與服飾設計與制版、民族服裝與服飾營銷與陳列設計等工作。初次就業崗位為:民族服裝與服飾設計、制版、工藝制作、陳列、營銷等一線崗位;可持續發展就業崗位為:民族服裝與服飾品牌策劃、生產管理、督導等管理和技術崗位。
面向文化藝術、輕工紡織、旅游行業的民族服裝與飾品結構制圖、工藝制作、設計與產品研發、民族服飾文化傳播等崗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