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和中科大哪個更厲害
國科大和中科大哪個更厲害
本科教學和綜合方面,中科大實力更強;研究生教學方面,國科大更強
本科教學和綜合方面,中科大實力更強;研究生教學方面,國科大更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1958年在北京成立,首任校長是郭沫若,后南遷至安徽合肥。中科大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中科大是我國最早的一批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之一。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中國科學技術最高學府,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創建于1978年,是經國務院批準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
網友對國科大和中科大的看法
網友一:
目前來看中科大強于國科大,中科大建校早于國科大,經驗豐富,國科大還需要實踐,中科大即屬于985又屬于211大學,而國科大建校遲沒有達到,還需要后期實踐,雖然國科大錄取分數線高于中科大,也不能說明國科大強,國人觀念是越神秘越往里擠,分數越高越往里進。
本科生在中科大也強于國科大,但國科大研究生強于中科大,國人的本科生遠遠大于研究生,中科大受益于多數人,而國科大只為少數牛逼的人受益,相對國家發展來說也需要這類人才。后期不好說,國科大發展不好的話,中科大要強于國科大。發展好的話國科大會強于中科大:地理位置好,國科大在北京,而中科大在合肥;師資力量好,這里不必多說,你們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國家對于國科大的重視遠高于中科大。
網友二:國防科大是軍校,注重國防科技;中科大是中科院直屬的大學,科研為主。
中科大是全國高校的特種部隊,很多創新的都是中科大弄出來:例如第一所科技大學,第一個研究生院,第一個少年班...... 都是科大首創,科大理學非常強大,工科雖沒理學強,但也屬全國前列,金融類,管理類也是相當犀利。
高考分數選擇學校的方法
高分段的定義是一般來說理科排名3500名以內,文科排名1000名以前,這都屬于高分段。每個省份根據考生數量不同可能略有差距。高分段的考生,優先考慮大學,雙一流,985,211等院校。
這些院校實力相當強,學生后期出國留學、考研的比較多,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如果要選擇一個基礎學科,選一個盡量好的學校,對出國是有幫助的。
中等成績的考生,一個成績之下,可能有十所學校可以選擇,要比對專業優勢。
一本線邊緣的考生,盡量上好的大學。如果在一本沒有特別合適的學校,你要看一下二本學校,不要顧及這個是一本,那個是二本,一本二本是當地考試院劃分的。二本里面有非常優秀的學校。
高考怎么選大學
根據大學類別來選大學
根據大學類別快速找到報考大學范圍,比如考生想學電子信息類大學,我們就可以把帶“電子”和帶“郵電”類大學歸結起來,然后根據高考成績在電子信息類高校中選出心儀大學即可,非常快捷。
根據喜歡專業來選大學
有些考生比較看重大學名氣,非211/985高校不上,有些考生比較重視專業,認為專業關系到就業關系到職業發展,學熱門、就業率高的專業才是“硬道理”,因此選大學時我們可以根據喜歡專業來選擇。
根據“分線差”來選大學
用“分線差”填報大學志愿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分線差”指兩種分數差,一種是院校招生最低分與省控線之差,另一種是考生分數與省控線之差,這兩種“分線差”比較好理解,比較簡單計算,我們通過數據對比很容易得出兩種“分線差”高低,然后根據“分線差”選擇出大學。
根據“省位次”來選大學
現在最常用的高考志愿報考就是“一分一段”報考法,即是“省位次”報考方法,它聽起來比較難,其實很簡單,并且比“分線差”報考方法更準確。
高考志愿怎么報
志愿填報“沖”字訣,沖入自己想進的高校。
學校第一:在傳統高考時代,高考志愿填報是以學校為主、專業為輔的模式,幾乎每年至少有20%以上的高考生,是在學校第一的理念之下被錄取。我們奉行的高考志愿填報四字法則“沖、穩、保、墊”中的沖字,很多就是基于以較低的分數、去考入較好大學的思維。對于持這種思路的考生,那么要做好的準備就是,專業有很大的可能被調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學校,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