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時如何利用一分段表
填報志愿時如何利用一分段表
1、在“一分一段表”中找準位置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2、看高校近三年的錄取
對比一下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學連續三四年的校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比如,去年武漢大學理科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91分,今年一名考生理科考了592分,并不代表他今年報考武大就能“踩線錄取”。因為去年該省理科591分對應的考生人數為3890人;而今年因該省600分以上的考生普遍較多,理科592分對應的考生人數多達20116人,今年的理科592分顯然“貶值”了。
因此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報志愿的注意事項
認真查看省招辦向社會公布各類考生的一分一檔成績統計表,和往年各批次學校的投檔線及錄取情況統計表(包括每所高校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投檔線)。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自己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查看自己的目標學校往年錄取線在當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與自己的位置相對應來考慮。對目標學校要綜合考慮其近三年的投檔分數線、該分數當年在全省的排位以及在我省招生計劃的變化情況。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可以看自己的高考成績與當年“一本”線的分數差值。假定去年超過“一本”線100分能上某所學校,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100分以上,填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如果成績在某一分數段過于集中,考生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的志愿填報梯度。
什么是一分一段表
根據考生考分(含各類照顧加分)從高到低排序,以一分為一段,制成考生投檔分的一分段表。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一分一段表一般是指高考人數和分數的統計表。通過一分一段表可以知道,本省所有文科/理科考生,在某一分數上,同分值的人數有多少,還有就是截止到某分數值,一共累計有多少人。
具體查看方法如下:
例如:某省的高考一分一段表顯示,600分的同分考生有50人,截止到600分處累計有1000人。那么該省份,600分考生所處的全省位次就是介于950——1000之間。
高考一分一段表怎么看位次
“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也有的省份是5分一段,如廣東)。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一分一段表是填報志愿時必須借助的工具,其作用是換算考生的等效分。
我們在分析、評估志愿時,不能以表面分數去衡量往年的錄取數據,而要以排位的角度與衡量、分析。如考生今年考了600分,位次為3500名,借助去年的一分一檔表,我們可找出去年3500名的成績,比如為618分,則去年的618分與今年的600分等效(排位相)。通常,我們將不同高考年份排位相同的分數稱為等效分(或同位分)。
借助一分一段表,我們既然可以將今年的成績換算成歷史年份的等效分,也可將以往年高考的錄取分數換算成今年的等效分,有利于我們更合理地分析志愿。
高考一分一段表怎么使用
認真查看省招辦向社會公布的各類考生一分一檔成績統計表和往年各批次學校的投檔線及錄取情況統計表(包括每所高校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投檔線)。
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自己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可以看自己的高考成績與當年“一本”線的分數差值。
假定去年超過“一本”線100分能上某所學校,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100分以上,填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如果成績在某一分數段過于集中,考生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的志愿填報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