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10篇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1】
清明節那天,我們去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
通過實驗東路,我們來到了千秋廣場。一進廣場,我們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著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他們有的背著腰,弓著背,隨時可以給敵人來個沉重打擊。浮雕左右還有著革命烈士的雕像,他們表情莊重,有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但我從他們那嘴角露出的一絲微笑,仿佛是在為看到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而興畏吧!
我們通過西邊的小路來到了紀念館的院子里,那兒花草樹木長得十分茂盛,蒼松翠柏格外的綠,他們象征著烈士們與天地共存的正氣。紀念館頂上有著一個紅五星。面對正門,有一個大屏風,正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反面寫的是什么呢?
走進紀念館,我們先來到了西廳,里面有白色的窗簾,白色的墻,這仿佛象征著烈士們一塵不染的高貴品質。柜臺里有他們的事跡簡介。
走進正廳,我才知道,后面寫著革命烈士的名字。墻上有這遺像和照片,但會大部分是遺像,少部分是照片,還有些是人們根據映像畫出來的'。
走進東廳,我看見了烈士們的遺物,粗糙的工具與已經變成暗紅色的血衣,我看到這,好像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簡陋的環境中學習、戰斗、吃飯。
走出烈士紀念館,我想:革命烈士們為我們將來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啊!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2】
轉眼間,又是一個春暖花開,剎那間,那么快又到了春游。朦朦朧朧的天氣,好像朦朧的紗,蓋在大地上,隱隱約約的看得見著生機蓬勃的春景……
背上書包,帶著大好心情,我們來到了云居山革命烈士紀念館,懷著崇敬的心情,邁著沉重的腳步,踏上一截截樓梯,沿著樓梯上去,樹叢里隱隱約約的隱藏著幾朵純潔的花,它是那樣的美麗,一直開著,訴說著革命烈士英勇的獻身,裝點著烈士們為革命付出的精彩一生!再走上去,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寫著: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不知為什么,聽了這句話,它仿佛像一把刀,把這句話一筆一劃的刻在我的心里,又宛如一陣清風,溫柔的拂過我臉龐,是那么印象深刻,鼻子一酸,看著那短短的十七個字也朦朧了……
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只見一座高大的石碑立在我的眼前,下面寫著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當這時,我想起革命烈士的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的壯烈創舉,對革命烈士的景仰又高了幾分。
接著我們唱了國歌和隊歌,在紀念碑前,我唱的格外認真,也格外嚴肅。然后是默哀3分鐘,3分鐘剛開始,廣場上一片寂靜,哪怕是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聲音。在這短短的3分鐘里我的腦子里閃過了千頭萬緒,有英雄們的英勇獻身,有革命的辛苦和勞累,還有深深的遐想和自問:時間都是擠出來的,他們英勇獻身,我們做不到;他們勇敢奮戰,我們做不到;他們為革命付出一生,我們也做不到。可是,想想吧,我們虛度了多少光陰,浪費了多少時間,讓它流逝,卻不能把握它做一些更有益的.事,我們真的對嗎?3分鐘很快就到了,少先隊員演講和少先隊輔導員演講在我耳里都是輕輕的嗡嗡聲,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是獻小白花,我們是最后一個班,當隊伍緩緩走上樓梯時,我看到了綠色的樹叢里有著幾抹顯眼的白色,點綴著碧綠的草叢,格外明亮!我懷著莊重的心情擺上了自己的小白花,又讓綠色中多了一絲妖媚的白,就像翡翠上的一顆明珠,雖不值一分錢,卻包含了我們的深深情誼!接著我們還參觀了博物館和萬松書院,但對比之前,猶如油墨畫前的輕描淡寫,印象也沒那么深了。
也許這事,只有一首詩能表達我對革命烈士的情感,做得太多太多,但要求的卻很少很少,一個人靜靜的死去,卻不留下一點遺憾: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3】
“出發嘍,去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媽媽大聲地對我說著。
我們乘上公共汽車,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到了目的地。走進大門,看見了幾個解放軍叔叔,可我總覺得怎么那么少呢?我沉思了一會兒,和媽媽繼續向前進。
跟隨著聲音的指引,到了紀念館的門外。我剛想進去,卻被媽媽攔住了,我奇怪地問:“媽媽,現在為什么不能進去呢?”媽媽對我說:“我們先到英雄紀念碑那里去祭奠,再進去?!蔽覀兒椭袊嬃繉W院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為革命烈士唱國歌,為他們默哀,給他們三鞠躬,感謝他們為了新中國和敵人英勇奮斗,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紀念儀式結束,我們可以自由活動了。
“來看看英名碑吧!”媽媽說。我馬上跑過來,看見英名碑上的介紹:英名碑總長67米,高0。5—1。6米,記載了近2萬烈士的英名。在英名碑上看見了幾個姓崔的烈士,我有點高興,也有點傷心。因為我的祖先為國家做了貢獻,但他們卻犧牲了。
后來我們還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看到了烈士的`圖像,也看到了烈士的戰斗事跡,還看到了他們當年穿過的衣服、鞋子、帽子,各式各樣的武器、信件。他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和敵人作斗爭。他們有著頑強的信念和毅力,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
我們靜悄悄地離開革命烈士紀念館,但革命烈士的英名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4】
杭州革命紀念館,是浙江省、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錢塘大橋北邊西側的月輪山上。建于1968年10月。1983年4月,中共杭州市委決定,將蔡永祥事跡陳列館改為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和蔡永祥烈士事跡陳列館。陳列杭州市革命烈士事跡和蔡永祥烈士事跡。
館內陳列一共分為五個部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蔡永祥,是一位我們值得敬仰的烈士。在連隊里,時時處處把方便讓給他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平時搞內務衛生,站崗放哨,事事搶在前面,還經常幫助戰友洗衣服、洗被單,幫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飯,被同志們稱為“半個炊事員”。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衛在錢塘江大橋上。2時34分,由南昌開往北京的列車向大橋飛馳而來,蔡永祥突然發現離他40多米遠的鐵軌上,橫著一根大木頭。為保證列車的安全,蔡永祥不加思索地抱住大木頭躍出鐵軌。列車安全地停在大橋上,而蔡永祥卻在火車強大氣流沖撞下壯烈犧牲了。蔡永祥烈士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雖然我們做不到他那么偉大,但是我們可以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杭州,這座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英雄之城,二十世紀以來飽經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磨礪,幸有無數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前赴后繼,獻出了青春、熱血乃至生命,才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是以歷史為線索,穿插革命烈士的事跡的形式展示了2500多名英烈的英勇事跡。從而讓我們在回憶歷史、緬懷烈士的過程,也經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這次的參觀與其他活動并不同,讓我感觸頗多,值得深思!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5】
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為了國家事業拋頭顱灑熱血,是這些革命先輩為我們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同時,我們也要爭做好人,做一個正直、勇敢的當代少年,以下是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杭州市見義勇為事跡陳列館位于西湖風景區的云居山上。自鴉片戰爭以來,浙江人民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成千上萬的浙江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樓紀念館分為七個展廳,陳列了至辛亥革命至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近350位革命烈士的斗爭史跡,通過1000余張照片、400多件革命文物將歷時背景和具體人物聯系起來,展廳內采雕塑、沙盤、油畫等表現手段,以及運用電影、錄像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革命烈士的斗爭史,小紅領巾們感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凹t領巾們”在紀念碑下敬禮!
二樓是杭州市見義勇為事跡陳列館,里面有我們熟悉的21位見義勇為勇士的事跡,他們中有用柔弱的雙手接住高樓急墜的小女孩,創造愛的`世界沒有力學奇跡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只身千里赴貴州為稀有血型孕婦輸血,挽救母子生命卻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的全國勞動模范毛陳冰;開車不求回報堅持救人的“全國見義勇為好司機”屈偉達;在家門口河道里救人的朱阿毛老人。他們用自己的大善、大愛塑造了大美的杭州人形象。
在這細雨綿綿的寒假里,一起戴上紅領巾向革命先烈以及有著英勇事跡的英雄們敬禮致敬。在參觀過程中回顧歷史,共同追憶那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沿著復興之路前進。學習到少年兒童除了見義勇為,更加要“斗智斗勇”。向先進事跡學習的同時,做一個正義、勇敢的“小紅領巾”。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6】
我們的人生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但是,第一次代表學校去革命烈士紀念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為去了,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解開了心中的“不解之謎”。
星期三的.下午1點整,我們五年級段從學校出發,徒步向革命烈士紀念館走去。
大概半小時的時間,我們到達了那里。我們先來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嚴老師給我們細心地講解,讓我們認識了許多為國家的和平戰斗了一生的烈士。
等我看到“馬宗漢”才明白宗漢是有他的名字命名的,還有馬家村是他曾經的故鄉。
看完了一個又一個革命戰士,我們排著隊伍去爬山了。爬啊爬啊,爬啊爬啊,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上面屹立著革命烈士杯,高大又雄偉。
我們看完了,于是排著隊伍下山了。
通過這次的祭掃活動,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和平,他們的血汗象征著我們的紅領巾,象征著和平的中國。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7】
大二的上學期,本人很榮幸的成為了清風社的一員。在前一段的黨校提高班的學習中,收獲了很多有意義東西,不僅在黨的方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且明確自己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恰逢此次經基礎教育部的安排下,我們獲得了一個去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的機會,在這次觀光中不僅在視覺上有非一般的感受,更多的是在心中點燃了革命的歷史,不禁沉浸在革命歷史中。
2016年12月24日,清晨七點半,在基礎教育部的老師組織下,各系的優秀學生代表、鄧讀會和我們清風社的成員代表一起乘上了大巴車,開啟了我們此次的紅色之旅——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在前一天晚上我特地利用手機,上網查閱了關于南湖革命紀念館的相關資料。了解到,1921年7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由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一艘畫舫上繼續舉行并閉幕,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南湖革命紀念館既是為了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興建而成的。紀念館坐落在嘉興南湖之畔,占地面積2.73公頃。
上午九點左右,大巴車到達了我們此次紅色之旅的目的地————南湖革命紀念館。當到了紀念館前,我們看到紀念館的正門上方鑲嵌著__同志題寫的“南湖革命紀念館”七個金光熠熠的大字。整個建筑造型呈“工”字形,代表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在集體合照后,我們帶著期待跨向大門。
一進大門首先臨來的是一片栩栩如生的浮雕,里面刻畫的是革命時期的人,有我們偉大的領袖__,還要很多偉大領導人物,許多知識分子一手捧著書,一手高舉著,還有的則是坐在一起好像在討論革命的內容,在浮雕中還有許多解放軍及工農手拿著槍支向前沖,從他們身上讓我體會了當時革命的艱辛,體會了當時日子的辛苦,心中更是充滿了對他們的敬意,是他們在歷史中的奮斗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是他們不惜生命換來國家的自主。在大廳中還看到了紅船的立體雕塑,正是這艘船,我們黨的領袖們最后一天轉移到嘉興南湖的這條紅船上舉行的,這艘船確實很有價值意義。
接著我們在第一層開始觀光起來了,在第一層中,我看到了很多革命時期的資料,其中就浮現《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的篇章,從中我就體會到了當時國家處于低谷的時刻,面臨著國家存亡的問題,就是我們的革命英雄們拯救起了我們的祖國。繼續向前走去,我們看到了許多歷史的文物,如像清代時期的官帽,還有槍支等,往前走我們頓時看到了三具栩栩如生的清代官員的雕像,其中有一個就是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林則徐,旁邊掛著大大地一個林字,在這旁邊就是很多工人和大箱子,這顯然就是虎門銷煙的模擬現場,當時我就盯著這個場面看了許久.接著向前看到的許多革命時期的武器之類的東西,像大長刀,當時看到的是兩把長刀莊嚴的擺在哪里,似乎還散發著砍倒敵人的氣息,我還看到了三元里抗英的畫面,在畫面中站著一個個威武的英雄,個個手拿大長刀,頭帶紅布條,是他們不畏懼英國人的槍桿子,用血肉拼殺過去,為革命勝利的貢獻自己的一切。在觀關的過程中,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還有很多英雄人物的照片,像孫中山、康有為等中國革命分子,還有馬克思、恩格斯等國外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對革命起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紀念館中也很多不同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在紀念館中也看到了新青年文化運陣地“北大紅樓”,當時入眼的是一座很大模擬北大紅樓的大紅樓,非常的壯觀。
在第二層中,首先入眼的是許多早期共產黨人物畫像,如__、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董必武、王燼美、趙世炎、鄧恩銘、蔡和森、何叔衡、高君宇、王荷波、蘇兆征、彭湃、鄧中夏、羅亦農等,在畫像中顯示著他們的基本信息。往前走,我們看到了一些舊時期的生活用品,體會這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對比現在,浮現出一些歷史的悲傷,紀念館中還陳列這許多革命時期英雄人物用過的物品,人物不記得了,當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雙陳舊的鐵底板的鞋子,和一個陳舊的皮包,可以想象當時人們日子的辛酸,我們的革命家日子的艱苦,但他們有著堅強的意志,有著不屈不饒的精神,才帶來了革命的勝利。
在沉思中,我們來到了第三層,浮現在眼前的是墻壁浮雕,里面刻畫的大概是我們偉大的紅軍吧,紅軍們的不屈精神隱隱約約浮現在浮雕中,紅軍們用的手槍,手榴彈等一一陳列在紀念館中。在這一層中大多展示近年來共產黨的發展,不僅是黨員一次次新的突破,更多的是黨一次次在進步,在成長,我們的黨時時總結歷史的經驗,吸收以己用,加強了黨的紀律,鞏固了黨的作風,紀念館中展現了各代領導人相關事跡,比如如何讓黨更加進步、完善,更好地實現其宗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這次的南湖紀念館游真的收獲不小,以前從課本學的東西都沒有這次直接觀看這革命圣地來的深刻,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當我們停留在泛黃的書籍、照片、地圖、遺物等大量珍貴的史實資料前,仔細傾聽著它們無聲勝有聲地訴說;
駐足在南湖紅船、虎門銷煙、嘉興火車站等復原的場景前,猶如身臨其境般地親身體驗著那段烽火硝煙,激情澎湃的崢嶸歲月,心靈深處得到了洗禮和升華。大家深刻感受到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探索和努力,才有了中國翻天覆地的巨變,才有了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的進步。共產黨帶領著革命建立了嶄新的國家,我們堅信,黨一定會帶領我們的國家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我們更要時刻不忘早期共產黨人們的光榮傳統和奉獻精神。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為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8】
24日早晨7點30分,由學院基礎教學部組織的紅色之旅啟程來到嘉興南湖。本次參與活動的都是來自各個系的入黨積極分子,能成為當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榮幸。自己是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在上專業課的時候就聽老師講過南湖的歷史。聽到的時候腦海里也想象過非常多的畫面。嘉興自古就是繁華富庶之地,南湖更是景色宜人。但它之所以著名更多的是因為它是中國革命的歷史圣地——一艘“紅船”。
南湖曾有過被視為中國革命史上開天辟地的一次大事變。1921年7月23日,上海秘密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來上海參會的代表共有13人,他們分別代表著來自各地的7個共產主義小組,以及50多名共產黨員。本次大會勝利閉幕的同時,也將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但由于法租界巡捕在會議進行途中的襲擾,將會議被迫停止召開。當時,上海代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提出了大膽的建議:將會議轉移到了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進行。此次會議從當日上午11點左右開始一直到下午六點多,終于順利完成了大會全部議程。從此南湖就成了我們共產黨重要的革命圣地,而當時所乘的那艘游船也就成了著名的“紅船”。
在南湖紀念館大門前,看到那大大黨徽,心中不由自主升起的是一種敬畏之心,拿出自已的手機、相機拍下這一場景。在大門前留下我們的一組合照。隨著心緒的呼喚我們步入南湖革命紀念館,我們重溫了黨的歷史,對黨組織又增加了新一步的認知??吹郊t船的模型,深有感觸。我們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重重阻礙,才能走到現在。就是在這樣的一座小船,見證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性的一刻。在紀念館里展示一幕幕當時革命的場景,革命烈士穿著的草鞋,生活用具,包括當時的勞動工具。展示館的走廊上掛著革命烈士的肖像,他們都是充滿熱血,有著崇高理想的民族英雄。
歷史在向我們證明我們應該堅持按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即使困難重重,即使會流血流淚,但最后歷史的事實證明這是值得的。我們應該全面貫徹兩學一做精神,學習黨規黨章,學習了__講話,做一名合格的黨員。革命烈士歷經磨難,只為在未來的某一天真正實現共產主義,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黨的接班人,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領悟黨的精髓,背負起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擔,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有自己的正確思想和判斷。在此參觀完紀念館后更是讓我堅定了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即使自己現在還并不算合格,但我相信通過一次次的學習與實踐,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在提高自我修養以后,已一名優秀的接班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大家庭,共同為共產主義事業無條件奉獻。
南湖紀念館是弘揚“紅船精神”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地方,是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最好的實踐學習地。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和弘揚革命精神,努力的向黨組織靠近。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9】
有幸參加了學院基礎教學部組織的紅色之路活動,這次活動我們去了十分具有紅色意義的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南湖革命紀念館是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的宣傳、保護、管理機構,屬于近現代紀念性專題紀念館。
我們在到達紀念館的時間是上午的8:30,在基礎教學部老師的帶領下,以及由我院導游專業同學的介紹下,我們開始了具有深刻意義的游館活動。通過光電影像圖片實物資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紀念館內,陳列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在中華民族最緊迫需要的時候,致力于國家的自由民主、民族進步和繁榮富強,做出了重大努力、犧牲和貢獻的歷史物證,它們激勵著民建會員,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經驗。
通過本次游館活動,讓我們重溫了中國近代史,一次次打開了記憶的匣子,仿佛這些偉大而又熱血的事情才發生在昨天,提醒這我們游館同學不僅要關心當下的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更要回顧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雖生活在如今的盛世,但不可被眼前的安逸給迷惑,危機無處不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解決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也承受住了外界的壓力。但歷史發展的旗幟遲早會傳到我們的手上,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不斷努力完善自我,要從行動上、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不斷的完善自己,堅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已做到在不久后,我們能夠撐起父輩們交給我們的光榮使命,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本次南湖革命紀念館的紅色之旅,只是我們在學習中的一個“加油站”。雖然時間很短,但是為我們補充了更多的營養和力量,堅定了我們的信念。我們將永遠珍惜和懷念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今后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的是需要我們去做。只有真正的不斷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完成歷史交給我們的使命,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屬于自己這個時代的任務,我們有幸生在盛世,但我們也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
不忘前輩光輝,我輩在路上。
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篇10】
24日,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黨的發展歷史,更加堅定黨的信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紅色之旅——參觀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歷程,感受了中國近代以來所發生的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去過杭州的西湖,紹興的東湖,卻沒有踏過嘉興的南湖。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是它的寫照。煙雨迷蒙的秀麗景色使其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歷代文人雅士贊賞它那秀麗、淳樸的江南水鄉風情并在這里留下了無數的詩篇和畫卷。直到今天,南湖文明于世的另一個原因是一件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在這里發生,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拿了觀光票踏進大門的那一刻,我有被震撼到。仔細看圖片、浮雕、文字、書籍等這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獻資料的時候,好像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歷史就發生在我們的眼前。跟著一張張拍攝的圖,我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進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的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在那一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隨后的幾年里不知道簽了多少與別的國家的不平等條約、還有數不清的價值賠款,國家處于低谷時期,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問題。當時的中國是那么的懦弱,一再的忍讓顯得我們是多么的好欺負。接著繼續走著,看到的是各種具有革命意義的物品,歷史的文物,感受到的是那段為了理想而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二層進入視線的是,早期共產黨人物的畫像,比如__、陳獨秀、李大釗等,在他們的畫像中顯示著他們的基本信息。再往前走,看到的是舊時期的生活用品,陳舊的鐵底板的鞋子、陳舊的皮包,體會到了當時人們日子的辛酸,革命家日子的艱苦。一張張圖表,一幅幅畫卷,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逐漸發展壯大的標志。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彩色浮雕《星火燎原》。這幅大型的彩色浮雕,它反映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八一南昌起義、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取得長征偉大勝利的歷史畫卷。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眼神之中透露著濃濃的不舍,和深深的依戀。
漫步在紀念館中,我們漸漸走進了__建設階段,那里詳細的介紹了__帶領中國人民開始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摸索,并成功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后來__為第二代中央領導,使各項社會建設取得了穩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__的領導下,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__為中共中央__的領導下,堅持__,大力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科技、教育、經濟等也都有穩步的提高。到如今的____的上臺領導,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共建更加美好的中國風范。
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通過這次南湖之旅,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明白一個好的組織是經過怎樣的磨難才能走到今天這地步。
在接下來日子里,要在實踐中不斷的鍛煉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更進一步向黨組織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