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閱讀心得體會
從古至今,許多遭貶或遇挫之人,總愛仰天長嘆天公無眼識良才。至此,才有了韓愈老先生的著名理論: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雖有千里之能,不以千里稱也。
我不了解韓愈老先生當時是何種心態(tài),也不明白為何古時候有眾多良才被埋沒在歷史塵煙中。但我有一點不解:既然是千里馬,為何“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如果真有蓋世之能,為何只甘于平庸,而不去尋求機遇呢?
“毛遂自薦”的佳話至今有口皆碑。他起先只是一只常馬,但他懷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請?zhí)幱谀抑校妹摲f而出”,最終合縱成功。
盡管現(xiàn)在你只是一匹常馬,但沒有關系,只要你在槽櫪之間懷有一顆自信之心,擁有一份堅定,等到伯樂到來之時,才美必定外現(xiàn)。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要只感嘆命運的不濟,而要靜坐等待時機。機遇就像隨時可能短線的風箏,此時,勇于自薦尤為重要。否則,可能就在你憂郁的瞬間,成功與你便失之交臂。
陳景潤當年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但他有幸碰見了好的伯樂,于是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
尋找賞識你的伯樂至關重要,但早伯樂來臨之前,你要有充分的準備。聰明才智,能力本領,是一切成功的基礎,有了才干才會有自信的資本,才會有機遇的垂青,才會有成功的可能。
金子的光澤是掩蓋不住的,美玉的晶瑩不受斑點的影響。相信自己,抓住機遇,只要你有千里之能,必將奔馳于大地之間。
馬說的閱讀心得體會【篇2】
人才是需要慧眼來識別的,否則人才若沒被識出,就是一個普通人。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看法,真是這樣嗎?
千里馬也只有伯樂才能認出,否則吃不飽,住不好,如何日行千里呢?只不過是茫茫馬群中的一支普通的馬罷了。人才也是,如果發(fā)現(xiàn)不了長處,永遠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但如果真沒被識出,只能被埋沒了嗎?不,如果沒人發(fā)現(xiàn)你的長處就要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有一個事例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在經(jīng)商,卻屢屢賠本,后來,他開了一家公司,卻在幾個月后倒閉了,他又換了許多工作,卻總是沒有起色。不知試了多少次后,他放棄了。他頹廢地走在大街上,一個老者攔住了他。老者問:怎么了,年輕人?你臉色很差呀。年輕人告訴了老者他的經(jīng)歷。老者捋了下胡子,說:我見你口才很好,不如當個作家吧。年輕人照做。自此,文壇上一顆紅星迅速升起,如日中天。年輕人終于成為了一個稱霸一方的作家。
千萬不能等著被人發(fā)現(xiàn)長處,而要自己去尋找,否則,極可能一生都無法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
馬說的閱讀心得體會【篇3】
不知是否是因為屬馬的緣故,或許是因為自己想成為一匹千里馬,所以對《馬說》情有獨鐘。既然是“情有獨鐘”,就必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馬說》中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世上先有伯樂,才能發(fā)現(xiàn)千里馬。千里馬是經(jīng)常有的,只可惜伯樂不常有。
而我卻認為伯樂常有,而相中好馬的伯樂極少。為什么?
一是因為稱其為伯樂,自然就被慕名的人弄成一官半職中。而伯樂們大多都去“經(jīng)綸事務”了,哪有空余時間去相馬?
二是因為惟恐千里馬不聽駕馭。“藝人膽大”,既有千里之能,為何還像常馬般任人擺布?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識得的千里馬飛黃騰達之后,而自己則貶為常馬,于心不甘?!叭瞬粸榧?,天誅地滅”,又有多少人甘愿將自己的飯碗拱手讓人?
在人才不被重用的情況下,即使有千千萬萬個伯樂,千里馬還是不能被選出來。所以諾貝爾獲得者遲遲沒有中國人,最多也就是外籍華人領獎。
如果人人都自視為伯樂,將自己的才能發(fā)揮出來,起著伯樂的作用,千里馬又怎能不現(xiàn)身?
馬說的閱讀心得體會【篇4】
真是同感!這世間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這是一篇令我深有感觸的文言文。寫的精彩,寫的深刻。一匹千里馬不很難找,能夠找到一位能分辨出來這是一匹的伯樂可就要難得多。沒有伯樂,就無法讀懂馬的心聲,就無法給予馬的所需,甚至可能錯用這匹馬,就甚是可惜。
對人何嘗又不是如此呢?你敢說世界上所有的人才都被利用了嗎?我想,許多的人才可能非但沒有被利用,可能還被踐踏,玷污。就因為沒有人能夠賞識這些人啊。才人多的是,不能因為賞識不見才人就發(fā)出“天下沒有才人”的嘆息啊。國家的教育制度要更加完善,就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人才,就能夠更好地使用人才,國家就會更加受益,變得更加強大。
或許,韓愈發(fā)出的,就是這樣一個感嘆吧。
馬說的閱讀心得體會【篇5】
韓愈不愧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寥寥數(shù)百字寫出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但,這對于馬兒,是否有些公平?
人類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便是征服了這豪邁和剽悍的動物——馬。它和人分擔著疆場的辛苦,同享戰(zhàn)斗的光榮;它和主人一樣,有無畏的精神;它的馴良不亞于它的勇敢,它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自己的動作;它為滿足主人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盡自己的一切力量為人類服務。
上面所說的,是一匹有才能的馬,是天然品質被人工改進后的馬,是從小就被人養(yǎng)育,后來又經(jīng)過訓練,專為供人驅使而培養(yǎng)出來的馬。然而這樣的好馬,它的教育從喪失自由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種動物被馴養(yǎng)得太普遍、太悠久了,即使解除了羈絆,它也不會因此而變得活潑些了。
天然的卻比人工的美麗得多??纯茨切┥钤谀厦栏鞯氐鸟R匹吧,它們行走奔馳著,它們跳躍著,不受拘束,沒有節(jié)制,不因受到羈勒而自豪。它們不屑于受人類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shù)氖沉?。它們沒有固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沒有任何庇蔭。它們呼吸新鮮的空氣,這種空氣,比我們?yōu)閴嚎臻g而禁閉它們所提供的空氣,要新鮮得多。所以那些野馬比家馬來得強壯和輕捷。因為,它們有大自然給予的美質,有充分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人類擁有的家馬,僅是技巧和妍媚。
其實,從一匹馬的角度來看,自由才是最寶貴的。不管它是否日行千里或者能否遇上伯樂,也不管它在干什么工作。一匹具有高貴品質的馬,恰恰是馬性喪失得徹底的馬。馬的悲劇,不是因為他們沒遇到識馬的人,而是因為它們本不該遇到人。它們一切的變化開始扭曲,而這樣的變化不是因為自己,是因為人。
韓愈一生在政治上的無所作為是由他的性格所造成的,《馬說》告訴我們,韓愈的本性是自由、豪邁的,他受不得約束,他本該屬于一片自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