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閱讀心得感想
以前沒當幼兒園教師之前,認為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擔任幼兒教師,但自從接觸之后才知道,幼兒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耐心和照顧孩子的能力,而且要具備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我自從當了幼兒教師之后,不斷地向同事學習他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園里也給予我們理論上的學習。這次我閱讀了《童年的秘密》,說實話,剛開始打開看主要是寫關于幼兒一些行為及其心理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緊密,但看著看著,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知識其實是我們作為老師必須了解的,而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文中的第二章說道,弗洛伊德用“壓抑”這個詞來描述成人教育兒童的方式,成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當一個兒童受到成人壓抑時,他就不能獨立堅強的發展和成長。成人包括父母,老人及孩子周圍的人,甚至我們幼兒老師。成人總是認為是過來人,自己給孩子做的決定是為孩子好,避免孩子走一些彎路,浪費孩子的時間和我們大人的金錢,其實他們的想法是有一定錯誤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對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有個相處四年的同學,學習一直是班級第一名,老師布置的任務從來不拖,剛布置就要做完。同學們認為她很要強,追求進步,很有自信。但是,只有她自己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才知道,她內心的“無目標”感和不自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實際只是為了做旁人眼中的“好學生”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因為從小父母就是這樣教導她,什么事情都是父母給她安排好的。父母的評價于是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長大以后,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反而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的真正“感覺”。她在遇到一些生活事情時缺乏主見,不知怎樣去處理人際關系,甚至和陌生人說話時也會臉紅。這就是在成人的壓抑下所造就的性格和成長道路。而我了解的其他同學卻截然相反,不僅處事經驗豐富而且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通過我看這本書結合我身邊朋友的經歷,讓我受益到:成人或者我們老師如果給予孩子不恰當的幫助或以不科學的教養觀去教導孩子,過分地給予些什么、看到孩子發生錯誤急著想干預些什么,還不如做一個觀察者,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他自然地展現和成長,還兒童一個天然的生活。
《童年的秘密》給我啟發當然不止只有這些,我相信通過更深層次的閱讀我會得到更多的幫助,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我也會給朋友及家人介紹讀閱,讓成人有個更好的方式來教育祖國的花朵。
童年的秘密閱讀心得感想(篇2)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索利撰寫的,本書蒙臺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通過對本書的閱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啟示。
“精神分析揭示出兒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權威對兒童自發性活動的壓抑,……”這是《童年的秘密》第一章今日兒童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蕩,無法忘卻。讓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是否運用教師的權威壓制了孩子自發性的活動?
一、人的心理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感到這本書挺枯燥的,甚至有點夸大兒童的作用,講到兒童的精神,潛意識及兒童的心理,似乎把人類人生的成敗都歸結到了兒童期,未免將兒童期成長的作用有點太夸大化了,可是經過后面內容的閱讀才明白,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鋪墊。
在后面的講述中,蒙臺梭利講到的關于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為前提下,盡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下,在自愿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蒙氏工作,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知識的提升!試想想,處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怎會不快樂,我想這是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輕松愉快的,而我們知道快樂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還怕他不會學習嗎?所以作為一個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定的揣摩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會讓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對幼兒進行死教育,從來也不考慮他們的心理狀態及需要,勢必會造成煩躁與抵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會有什么學習熱情,更不要說什么學習成果了!
所以作為教師,學習對幼兒進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我們教師對幼兒的引導將會游刃有余,還怕孩子調皮,會造成教育失敗嗎?而且我還有更深的理解,擁有一位“好”老師,不光是孩子的幸運,更是家長的福氣,我相信教師的行為、教育方法及理念無疑會潛移默化的傳導給家長,從而影響到一代人的一生。
二、對于成人的斥責
也許是對幼兒的教育及現在幼兒所處的現狀百感交集,所以蒙臺梭利好不留情面的對成人進行了斥責,他把成人對幼兒的關愛看作是成人自私自利,我承認成人在照看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勢必會走彎路,或出現一些錯誤的舉動,但在孩子面前,我卻覺得父母都是無私的。
如果沒有成人組成的人類社會,我將質疑一個嬰兒會憑自己的能力而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成人的努力是在教會孩子怎樣去更好的適應社會,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的成人對此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人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最自然的本能就是將孩子培養成一個適應社會并能夠生存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成人參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性格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是自然存在的矛盾相對論,但總體來說,依照現在社會的發展來說,人類還是在不斷的發展的,人類的教育總體來說還是好的,但對于某些方面,某些家長還缺乏正確的引導,只要將正確的方法加以推廣,科學的理念得到普及,相信未來的人類將是更加智慧無比的,但與此同時,作為教育者,我們更加的感到了肩上人物的重要性。
三、關鍵期與教育
我覺得蒙臺梭利一生中最重大的成就,除了研制出了各種適合幼兒操作的蒙氏教具外,還有一項就是幼兒關鍵期的確立,配合幼兒不同的關鍵期進行適時的教育,這也許就是孩子們有出色表現的原因吧!對于這一點,我想任何一個蒙氏教師都是十分熟悉的。用心分析孩子出現的各種現象,孩子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他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把孩子置身于一個愉快的環境。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依據孩子的敏感期,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那么我們的教育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這本書,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的知識與內容,我想在今后的時間我將進行第二遍的閱讀,相信將會有更大的收獲與驚喜!
童年的秘密閱讀心得感想(篇3)
《童年的秘密》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蒙臺梭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蒙臺梭利是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征,她在1949年、1950年、1951年三次被提名諾比爾和平獎,這些足以見證她的教育影響力之大。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標榜說是對孩子們的教育使用的是蒙臺梭利教育方法,但是何為真正的蒙臺梭利教育理論,相信很多家長都表示搖頭不清楚,《童年的秘密》這本書是我們了解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的窗口,通過這本書可以讓大人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成人和孩子之間的不同,了解孩子們的成長規律,真正的幫助到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做到心中有理論,實踐不慌張。
《童年的秘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有三大部分,分別關于尊重孩子的本能、珍惜老師和大人手中的權利以及如果大人用了錯誤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會出現的幾種不正常的行為。
一、關于尊重孩子的本能
《童年的秘密》的核心觀念是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本能: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生存本能,他們通過自己的方法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探索這個世界。而家長們如果能以尊重孩子的本能為基礎來培養孩子,孩子就能成為一個正常人,蒙臺梭利對正常人的定義為:智慧早熟、已學會克制自我、平靜地生活。
這個讓我想起我的兒子朗朗在一歲之前對廚房炒菜鍋非常有興趣,經常要吵著要玩炒菜的鍋和鏟子,甚至一度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做飯,因為要做飯的時候,他還是要玩鍋。
剛剛開始的時候為此我們哭笑不得,難不成以后是想做個廚師?期間也曾阻止過不允許,同時給他買了塑料的廚房玩具,但是他玩了一小段時間后,還是癡迷于真正的鍋和鏟子。
整個對鍋的熱愛從一歲前一直持續到兩歲多,回想這段他對鍋的熱愛時期,我和他爸爸雖然有表現出阻止,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尊重他的本能讓他探索的,或許對一歲不到的朗朗而言,用鍋鏟在鍋里翻炒玩具就是他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而到現在三歲了,他對鍋的興趣慢慢降下來了,但是對菜市場的魚兒有了更大的興趣,經常帶他買菜的時候,他總是在賣魚攤位面前久久佇立,問這是什么魚兒呀,也一度出現接連一個多禮拜每天都叫著要買寶寶魚,我們在菜市場買回泥鰍和小黃丫頭養的經歷。
現在看來,無論是朗朗對于鍋的執迷還是對于養寶寶魚的熱愛,都是他在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我作為大人有時候會覺得奇怪,為什么喜歡鍋鏟呢?用蒙臺梭利的理念來解釋,是因為感知和探索吧。感謝自己和黃先生對于朗朗的耐心,沒有過多的干涉,也讓他玩,反倒是現在自然而然的對鍋沒有以前那般有興趣了,但是當他再大點,他愿意真正的開始學做飯,我們也會給他嘗試的。
二、珍惜老師和大人手中的權利
在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她認為教師應該端正對待兒童的態度。兒童不能夠保護自己,他們相信別人告訴他們的任何事情。如果我們對孩子發泄情緒,他們不僅很快就忘記了我們的罪惡,還會對我們所指責他們的一切感到罪惡。
這點讓我想起了我在今年暑假的時候曾經跟拍過的一個舞蹈老師的課堂,因為臨近考級,孩子們集訓的表現不是很好。老師又著急,早就聽聞舞蹈老師的脾氣上課及其容易發火。起初我只是聽聞卻并沒有真正的見識過,直到那天跟拍的時候,一個平時看起來很溫柔的舞蹈老師的課堂,孩子們反復動作不到位,老師的情緒已經瀕臨崩潰,對孩子非常的兇,并把學生趕出了教室。我有點擔心孩子們的情緒,但是看到他們還是很乖巧的在舞蹈房門口練習舞蹈。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有些難過,是要考級了,學生動作不熟練老師是著急,可因此對孩子說狠話,趕孩子出去,這些負面的話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不僅是老師有時候會克制不了總結的壞脾氣,作為家長又何嘗不是這樣,有的時候我和黃先生吵架了心情不好,也會遷怒于朗朗,說話不好聽,現在回想,孩子這么小,看到媽媽這么冷漠,他心里當是如何作想,不僅是作為老師還是作為家長,都應該珍惜手上的權利,不斷努力使得自己變成更好的人,還應該是一個能夠消除自己內心障礙的大人,不斷和自己的壞脾氣做斗爭,時刻反省自己,用愛來育人。
三、大人用錯誤方式對待孩子會讓孩子出現不正常的行為
如果大人用了很多錯誤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會出現很多不正常的行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神游”、過度依賴大人、恐懼和說謊等。
前兩天朗朗的老師找我聊天,說是開學這幾天朗朗的狀態,用了“神游”這個詞語,比如小朋友們一起跑步走直線,朗朗在最前面會把隊伍帶歪了,再比如他玩玩具不允許別人玩,看的很緊。我一聽,就想著是放假這段時間的堂哥搶他玩具事情我們沒有處理好,同時,我和黃先生也經常因為他不吃飯的問題有爭執,正好搶玩具那天也因為不吃飯問題我和他爸爸有爭吵,他爸爸兇了朗朗,這樣一想,必然是因為我們成人不當的行為影響了朗朗在幼兒園的狀態。
如何回歸正常狀態?
蒙臺梭利在書中說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上不正常的行為,想要回歸正常,第一要靠我們外部的力量,即老師和家長要遵從孩子的節奏,給他一個探索和學習的環境,讓他通過探索來完善自己的人格。第二是靠孩子自身的調節,尊重他們成長的規律和節奏,不要太害怕和著急。
這兩天我也反思了老師對我的一些建議,平時多忙于工作,希望我能多陪伴朗朗,除了閱讀和英文以外,更多的是是希望我能陪伴他玩。就如今天下班接了他后,我沒有和往常一樣急著回家做飯,而是帶他去家附近的公園玩了一個小時,放風箏玩寶劍的游戲,七點左右到家,黃先生正好提前幾分鐘到正在洗菜做準備,我們雖然吃飯比較晚,但是陪伴朗朗玩的過程我也很開心,我想,這就是在慢慢的改進的過程,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三歲,本就是該放肆玩鬧的年紀啊!
最后想說,都說童年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些非常重要的影響,其實,我們都是初為父母,但是我們愿意去學習如何更好的做父母,通過書籍了解更多孩子成長的規律,始終保持學習心態,不斷改進,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共勉,加油!
童年的秘密閱讀心得感想(篇4)
世上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的一生至少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所作為的人;還有一些人認為,為我們的民族和人類培養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勝過千萬個庸庸碌碌的人。每個人都知道孩子的教育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孩子是我們民族未來的希望,他們創造歷史。正確的教育是我們的幸福,而錯誤的教育是我們的痛苦和淚水,也是我們對社會和民族犯下的罪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并伴隨其一生的。
《童年的秘密》一書,系統而全面地告訴家長如何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有很多兒童心理學的知識內容。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愛是有區別的,如何科學地去愛,做好孩子愛的導師,這本書很值得一讀。蒙臺梭利女士在總結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等人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兒童教育觀念與方法。她認為,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生命力”的發揮,使其按照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自由的發展。兒童普遍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和研究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愛孩子并尊重孩子的個性,促進兒童的智力、精神、身體和個性自然發展。
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所倡導的教育方法。蒙臺梭利女士倡導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為基礎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稱為“自由研究的教育”。自由是兒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強制與壓抑的情況,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愛的活動。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孩子、教育孩子,就必須首先給孩子自由,以促進其自發性地表現自己。但是自由卻不等同于放縱和無限制。
“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么是不應當的行為。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禁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自由卻不放任。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我們必須保持童心。有了童心,我們才能理解學生的童趣,欣賞他們身上的童真,警惕自己不要把成人的東西強加給他們。保持一份兒童視角,自覺樹立童年意識,謹記,沒有童年,我們的人生就不完整,沒有對童年的向往與追尋,我們的生命將缺少一份純凈的幸福。老師,蹲下來,和學生一起童年吧。
童年的秘密閱讀心得感想(篇5)
近日,讀到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的一書,全書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忽視和抑制,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征。很多部分讓我有很多的思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兒童的秩序感。兒童具有兩種秩序感:一種是外部的,這種秩序感與兒童對他所在的環境有關;還有一種是內部秩序感,他是兒童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及相對位置。
我教過一名三歲的兒童,他叫點點,進入我的班級是只有2、5歲,正是春天。每天中午睡覺時老師都幫他脫衣服,穿著秋衣秋褲躺下睡,每次他都睡得很香。進入初夏,天氣變暖,他的衣服也越穿越少,有一次午睡時,剛脫完衣服,點點就坐在床上哭,老師把他的衣服放在床頭,他還是哭。我走過去問:“怎么了?衣服不對嗎”,他抽泣著說:“秋褲呢?秋褲呢?”原來是因為這個。他從來到學校第一天起,每天睡覺都是穿著秋褲,現在突然不穿了,打亂了他已經建立起來的內部秩序感,讓他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就會表現出哭鬧、煩躁的情緒。于是老師讓他的媽媽給他帶一條秋褲來,每天午睡時給他穿上,他再沒有在午睡時哭鬧過。
還有許多情況也與秩序感有關。親子樂園活動區里有一種玩具叫軌道車,它是一條長長的斜坡軌道,當小朋友坐上軌道車,從高處一滑,慣性會讓車自然的滑下去。一天,有為第一次來園的寶寶在嘗試著玩,我告訴他要從小臺階上坐到車上,雙手要抓緊把手,腳一蹬就滑下去了。一會兒,他就會自己玩了。我在一邊卻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次他要踩臺階坐到車上時,都從我教的那邊上,即使他在另一邊也要繞過來從這邊上。這說明我教他的方法無形中給他建立了一種秩序感,這種感覺讓他舒服,換了另一邊,就打亂了他的秩序感,他就會感到別扭。
還有一次準備上課時,有個寶寶走進教室,我打開柜子拿了一個沙錘給他玩。上課前我請他把玩具送還給我,他走過來,并沒有把玩具遞到我手上,而是走到柜子邊,自己打開把玩具放進去了。他的秩序感告訴他,玩具從這里拿出來就要放回這里,這樣一切才正常,一切才不會混亂。
《童年的秘密》給我啟發當然不止這些,我相信通過更深層次的閱讀我會得到更多的啟示,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也會大有裨益,我相信蒙臺梭利的著作會讓我更真實的了解兒童,讓我能根據兒童的生理與心理特征來施教,對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幫助,給父母更多準確的育兒信息,幫助他們達到生理健康,獲得選進的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