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
昨天晚上,我從哥哥家的書架上找到了此書,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
看完了整本書之后,我不禁佩服起老舍的偉大,十分樸實的語言,卻有一種非常好的代入感。寥寥數筆之間,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位位人物,實在是讓人驚嘆不已。
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北平里面的一個小村莊——小羊圈里,主要講述了在小羊圈里幾戶人家的悲歡離合。描寫地理的句子雖然不多,感覺可以使人在腦子里就想象出小羊圈的模樣,看著書,腦子里好像在播放一幕幕無聲的電影似的,體會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著實令人回味無窮。
讓我驚訝的,不僅僅是老舍的寫作功底與樸素的語句,還有老舍對待戰爭的客觀。這本書里,從剛開始就提到了住一號門的日本老婆婆,她從剛開始就一點也不贊成日本侵略中國,特別是在抗戰勝利之后,當住三號門的日本家庭把門給封上之時,她卻把門大大的打開,想用自己的一點點力量,來向中國道歉,向在戰爭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是失去生命的中國人道歉。老舍并沒有大幅度的贊揚日本人,更沒有“盲目愛國”,大幅度的貶低日本人,而是站在一個中立的,客觀的角度,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讀了一位日本老奶奶的心聲。
《四世同堂》這本書,圍繞這一個小村莊里邊的幾戶人家展開故事,時而令人嘆氣,時而令人憤慨,時而令人興奮,時而令人自豪。當全部看完之時,感覺好像五味陳雜都集于一心,如果你再看一遍,想法肯定就跟你第一遍看的時候完全不同。
它是一本值得令人翻來覆去看一遍又一遍的好書,并且語言不難懂,小學生也可以看。現在,就再讓我看一遍吧,可能,寫出來讀后感跟這一篇也完全不同呢。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篇2
《四世同堂》這本書,據書上寫,這是老舍寫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它講述的是革命時期日本鬼子闖入北平,小羊圈人原來正常的生活,被搞得不像樣子。
對于這個變化,小羊圈里的各家人也產生了不同的反應,從軍的從軍,反抗的反抗,毫無變化的毫無變化,甚至還有人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高興,成為日本人的走狗。讓我最印象深刻、表現截然不同的二人分別是錢默吟先生和冠曉荷,先說錢默吟先生吧!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后,不但沒有傷心,還因兒子的死是因為干掉了一車日本人而驕傲,當鄰居冠曉荷把他兒子的死因告訴日本人,日本人派人來抓他時,他也沒有一絲恐懼,反而昂首挺胸,被捕了后,他也一心只想著消滅侵入中國的日本人,被人救出后,他便開始對外界宣傳反抗日本,并給那些反抗者出主意,這沒有恐懼,沒有害怕,一心把入侵者趕出中國的形象深深打動了我。再說冠曉荷吧!在日本人侵入北平之前,倒也沒什么事,日本人來了以后,他就一心幫助日本,全然不顧自己是個中國人,他相信,只要幫助日本就能獲得利益,于是便無恥地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得到了利益,便更加瘋狂地幫助日本,弄得整個小羊圈烏煙瘴氣,大家都討厭他,可他卻全然不顧。還和他老婆一起,和一些漢奸、日本人稱兄道弟,親密無間。最后他得了胃病,日本人怕傳染,就把他埋進坑里,他卻還一心以為,日本人能救他還要給日本人下跪,真是不可救藥,令人鄙夷。
老舍用他的神奇的筆,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反抗日本侵略者、毫無動搖的錢默吟先生、瑞全,陰險狡詐的冠曉荷、藍東陽等,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場景的重現,讓我們看到人們美好的一面,和人們丑陋的一面。真不愧為老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啊!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篇3
終于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口氣讀了下來。這是一篇不錯的長篇小說,雖然小說最后以悲劇結尾,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中看出那些愛國的人民對祖國的忠誠和愛戴。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為革命斗士的錢默吟、任勞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瑞宣是祁老太爺的長孫,雖然他同瑞全一樣希望去參加革命,但終究放不下這個家。瑞全則不同,他毅然幫助王排長離開北平,親手殺了自己的初戀做了特務的招弟,把一個新一代的青年刻畫的淋漓盡致。
書的另一個重點,便是漢奸了。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后對于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于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他們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迷不悟。大赤包在獄中仍一直讓別人稱她冠所長。冠曉荷,他對日本人永遠是必恭必敬,直到臨死,日本人要將他活埋的時候,他也沒有異議,就連日本官兵對于他的這些態度都稱之為“良民”。祁瑞豐,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也都是中國人的敗類啊!
我想,這篇小說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生活,去享受沒有戰亂,生活美好的每一天!讓我們去熱愛祖國,去熱愛生命,這才是老舍先生寫下它的初衷。而不要像那些背離祖國,悲慘的漢奸一樣,被世后萬人唾棄。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篇4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題記
不必說月下獨望洞庭湖,嫦娥凄凄涼涼獨守月宮,詩人獨自依桿前“舉杯邀明月”,也不必說黎明林江傾灑下的一抹陽光,天邊的微微紅暈,單是這充斥著溫暖而溫柔的黃昏,就叫人心曠神怡,大飽眼福。
我拿起最近正在讀的一本書——《四世同堂》。家中所有的東西都靜寂地、一動不動地呆在原處,他們懶散地沐浴在夕陽的微光。我捧著書,坐到了光線最密集的地方——陽臺,撥開書簽,翻書的聲音悅耳,然后緩慢地隨風飄走,消散在靜寂的大樓中。
樹葉在風中婆娑起舞,對立的大樓一半沉睡在黑暗中,一半蘇醒在黃昏中,太陽儼然已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多了一絲違和感。閑了一天在家的我,沉浸在老舍先生細膩的文字中,書,也儼然與黃昏渾為一體。
看著《四世同堂》,眼前時而是民不聊生的北平,時而是溫柔靜寂的黃昏天空;時而是監牢中被日本人折磨得皮開肉綻的無辜老百姓,時而是樓下蕩著秋千綻開笑臉的孩童,這兩個極端的世界,使我分不清哪是書,哪是黃昏。
我繼續讀下去,無意間,黃昏帶著它泛黃的光,透過欄桿,直直的射向地面,黃中帶著一絲微紅。微風吹拂,撩起了窗紗的一角,也吹起了人們的微笑。我竟由黃昏中,聯想到了遠方的湖面被飛鳥泛起層層漣漪,枝上筑著的鳥巢中響起一些“新生命”的喊叫,天真無邪,顯然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果然,黃昏總能讓人想起美好。
我浸了,浸在了書的世界,書將我的心靈浸的純潔無暇。
我癡了,癡迷無限好的夕陽,讓世人忘記憂愁的黃昏。
隨著一頁頁書漸漸翻去,黃昏,這一篇章也漸漸離我們而去。暗了、淡了、末了、最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無窮的黑暗……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篇5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書中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只是平平淡淡的語言,就像一篇日記一樣。但是這本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書卻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感,看似平凡的語言下隱藏著無可比喻的美。
讀著這本書,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為漢奸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為國家的災難感到悲痛,但當看到有人為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守舊的以四世同堂為傲的祁老人,忠厚老實的祁天佑掌柜,時時在新舊思想中掙扎的祁瑞宣,受盡迫害而奮起反抗的錢詩人,樸實善良的李四爺夫婦,自私自利的冠曉荷夫婦……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最令讀者熱血沸騰的,是貫穿全書的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人是魚,國家是水,離開水,只有死亡”面對這樣質樸濃烈的愛國情懷,試問有哪一個讀者不會被從心底里深深感動?這本書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中華英雄們,他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獻出了自己的熱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自己的祖國!反之,有一些勢利小人,一心想攀龍附鳳,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出賣國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們難道不悲哀嗎?
對于《四世同堂》這部文學巨著,不論我讀多少次,最最打動我的,依然是其中濃濃的愛國深情!讓我們的淚水隨著書中人物的悲慘遭遇而奔流,讓我們的熱血隨著書中人物的英勇抗爭而沸騰!讓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今天的美好生活,也讓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屬于我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不要忘記自已身上有屬于炎黃子孫的錚錚鐵骨,而時刻驕傲地挺直中國人的脊梁!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篇6
當一個人面對敵人特別是兇殘之至的敵人時,其反應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大義凜然,以死相拼,毫無畏懼。有的人卻低三下四,背信棄義,投降倒戈。
《四世同堂》記錄了北平淪陷的大背景下,在小羊圈這個小地方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而在老舍先生的寫作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那些被刻畫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就像是祁老大爺,他是祁家四世之長,權威、守舊,但卻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鮮明的是非心,有著很堅定的守家思想。可以想象,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顫巍巍的老人,情緒激動的站在大門口,扒開那薄薄的棉襖,露出了干瘦卻熱騰騰的胸膛,大聲的對著拿槍的侵犯者狂吼,大罵他們漢奸。他是多么勇敢,完全將生死置之度外。
還有曾經只懂吟詩作畫,后來卻成為了民族志士的錢老先生;本來善良誠實、安分守己卻因受到日本人的屈辱而被逼死的祁天佑;有著愛國理想后來走上積極抗日道路的祁家老三。這些人物都有著鮮明的特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感受到在侵略者侵占后的北平,就像是死城,喪失了應有的活力,所有的人和物都被逼到了絕命的邊緣。
而書中的最悲慘的就是反面人物招弟。她本是一個年輕單純的小姑娘,卻受到家中諸如封建、叛國、利字當頭等不良習氣污染,最終成為特務。這不僅是她個人的錯,也是當時社會的錯,是所有小人物的悲哀。她就像紙上顯眼的黑點,警醒著我們。
中國近代是苦難與屈辱并存的年代。老舍以其豐富的描寫,刻畫出了各種在災難下顯現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有善有惡,有恥辱也有榮耀。它贊美了那些積極、向上的愛國志士,像啟明星一樣照亮了我們;他也無情的鞭打了無恥的漢奸們,像警鐘一樣敲醒了我們。總之,《四世同堂》是一本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都看的經典,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篇7
《四世同堂》是中國著名作家老舍的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住在小羊圈”里祁瑞宣一家人在北京淪陷時期內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一段生活。
祁瑞宣是一家之主,為人寬厚溫和,但還有中國人的血性,他在北平剛剛淪陷的時候,將自己的三弟送出去抗戰,并且告訴學生和街坊們,中國沒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星星,雖然不是很亮,卻能帶給人希望。
錢默吟是一位詩人,因為他的二兒子仲石摔死了一車的日本兵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打,回來后,變成了一位愛國詩人,他整日不斷地奔走,游說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
冠曉荷,一個徹頭徹尾的漢奸,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升官發財和一些占便宜的瑣事,靠著出賣身邊的人和事賺取些許蠅頭小利。
這三個人,性格迥然不同,其實這就是老舍先生總結的中國人的三大性格種類。如果中國都是像祁瑞宣這樣的人,那么日本人入侵北平就是偶然事件;如果中國人都是像錢默吟一樣的人,那么中國決不可能被日本侵略;如果全都是像冠曉荷這樣的人呢,中國是必然要滅亡的。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應有的血性,變得像綿羊一樣軟弱,任人宰割,那它注定是不會長遠的。但在整本書中,這段描寫給我的感觸最深:他看著自己的一雙手,一雙白軟的手,他苦笑了一下,這樣的手是打不了人的。”這句話讓我看到了中國人軟弱的性格,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接下來的他們祁瑞宣和錢默吟做做的事情卻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在隱忍的同時,卻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默默的做著潛移默化的反抗,在周圍中國人的心中種下一顆反抗的種子,點燃一盞希望的燈火。這才是中國人的血性所在,中華民族長存的血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