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讀后心得感悟
《落花生》這篇課文是1921年許地山寫的,開始創作時,就以“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我們家有半畝空地,種上了花生。買種、翻地、播種、澆水,花生成熟了,我們過了一個收獲節,收獲節這天父親也來了,我們說出了花生的好處:味兒美、榨油、便宜。花生雖然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美麗,但花生具有內在的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
有一次,我去奶奶的菜園里玩,我走著走著踩到了蘿卜,奶奶趕緊讓我出來,我帶著疑問問奶奶:“奶奶為什么讓我出來?”奶奶說:“蘿卜是有營養的蔬菜,不可以踩,你想一想花生有哪幾種品格。”我說“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奶奶說:“花生是埋在土里的,蘿卜也是埋在土里的,它們都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我聽了奶奶這樣說,我才恍然大悟。
現在,我知道了一個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具有這種品格的人有許多,如:清潔工、警察、老師、送報人、郵遞員。所以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人。
落花生讀后心得感悟(篇2)
我讀了課文《落花生》,學到了花生的優秀品質。
《落花生》寫的是作者全家一起過花生收獲節的故事。作者的爸爸告訴他們:“花生有一樣最可貴,它不像蘋果、桃子、石榴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但是花生為人們做了很大的貢獻,它的味道美,可以榨油,價錢也很便宜。”作者的爸爸教育他們要像花生那樣,它雖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想,花生從來不向別人炫耀自己,不和其它水果攀比外表,默默地為人們做貢獻,我們應該學習花生的這種精神。
生活中有很多像花生一樣的人,農民伯伯不管嚴寒酷暑,每天都為我們種莊稼;我們小區的清潔工常常不辭辛苦地為我們打掃街道,美化環境;老師每日默默辛苦地上課、批改作業,用心培養學生。
我們都要像他們一樣,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落花生讀后心得感悟(篇3)
讀了《落花生》最大的感觸就是:做人要像花生一樣。
在課文中許地山的父親,從小就教育孩子們種花生。花生的作用十分多,如:味兒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花生種的過程是: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就到收獲的時候了。
“落花生”其實就是指花生。因為它是地上開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結果的作物。
是啊,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鮮花是美的,蘋果是美的,可那長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只要我們做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我們就都是美的。
花生,長在地下,也不像桃子和石榴那樣,把鮮紅的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的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爸爸其實是借物喻人。教育兒女要像花生那樣,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要我們做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我們也應該感受到作為父親的這種良苦用心,用心去接受這堂教育。
落花生讀后心得感悟(篇4)
這幾天,我讀了有關花生的一篇課文——《落花生》,我受到了很多啟發。
課文中講了這樣一個事情,在一個花生收獲的季節,有一戶人家種了一畝地的花生,到了收獲時,他們就請父親來嘗嘗他們的新花生。那天晚上,父親讓孩子們說出花生的好處,還告訴孩子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篇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通過花生的生長特征和作用,告訴我們做人要像花生,應該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道理。作者用花生作比喻,讓我們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哲理。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比如農民伯伯,雖然他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身上到處沾滿泥巴,但是,他們都是樸實的勞動人民,他們為我們全國人民,收獲了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還有清潔工,不要看他們帶著個口罩身上臟兮兮的,但是他們為美化我們的城市環境做出的巨大的貢獻。這些人雖然外表不好看,卻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也還有一些人,他們有著華麗的外表,穿著時尚,但是他們整天無所事事,不學無術,只知道和別人比吃、比穿、比玩,愛慕虛榮,沒有任何的真才實學。更有一些人,外表漂亮,暗地里卻做出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這些人雖然外表好看,卻是對社會沒有任何好處的人。看了這篇文章,我想我以后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落花生讀后心得感悟(篇5)
花生深深的埋在地里,不像蘋果、桃子、草莓,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等著人們去采摘。可是花生在能夠吃的季節,卻把它樸素的外表深埋在土里,必須讓人們把它們從地里挖出來,才明白是否成熟,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味,看到花生讓我想到了同樣生活在地下的—紅薯。
紅薯的外表是那么的不引人注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十分高,它被營養專家稱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紅薯中豐富的營養對堅持血管彈性,對防止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并且紅薯還是美容、減肥的最好食品。
紅薯和花生一樣,雖然沒有好看的外表,沒有昂貴的價錢,但他們卻都很有用,正想課文中父親說的那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們也應當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上星期我們學習了《落花生》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要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我們在嘗花生時,父親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父親教導我們要像花生一樣,雖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覺得父親的話說的太對了,如果光外表好看,但是什么也做不了,就像繡花枕頭一包草,那有什么用呢?再如一個外表看起來又大又白的蘿卜,但里面是空心的,這樣能吃嗎?外表雖然不好看,但一心想幫助別人為人們做實事的人,這才是有用的人。
《落花生》使我想到了常被人類忽視的蠟燭,因為它沒有電燈、霓虹燈那樣明亮、那樣華麗,但是當停電時蠟燭總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驅趕黑夜,給人們帶來光明。它是那樣的平凡,又是那樣的偉大。它不會因為自己而把火熄滅,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它還是無私的奉獻,它的一生都在為人類著想,為人類奉獻,它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要做外表美又要心靈更美的人。
落花生讀后心得感悟(篇7)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后,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并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么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我們應該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人,而不能做有損于國家和他人的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讀到這里時,我又想到了自己。
我有時候在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就興高采烈,甚至驕傲起來。這種思想不正是像文章中所講的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時時顯露自己嗎?可是花生卻矮矮地長在地上,它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即使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出來才能知道。它這種謙遜、樸實,從不張揚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啊。我也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謙遜、樸實的人,即使取得了成績,也決不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更不能驕傲,還要更加努力。
《落花生》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它將永遠激勵著我虛心學習,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