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
走進維克多·雨果那個悲慘的世界,我遇到了兩個好人,一個是卞福汝大主教,另一個是冉·阿讓。
卞福汝大主教是個十足的好人,窮人眼中的上帝,病人眼中的天使。他仁慈,善良,把無限關懷傾注給身邊的每一個人。我終于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人的。正是大主教的這種仁慈、善良,最終把冉·阿讓徹底感化:當冉·阿讓無家可歸時,是大主教收留了他;當冉·阿讓偷走銀燭臺又被警察抓回時,大主教卻謊稱這是自己送給冉·阿讓的,最后還關切地叮囑他:“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看到這兒,我仿佛聽到冉·阿讓那顆虛假之心震動破碎的聲音,而那個碎裂的地方,重新生長出了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它正在撲通撲通地跳著,溫暖的血液流遍了冉·阿讓全身,讓他獲得了新生。
大主教的話語如啟明星般,照亮了冉·阿讓未來的道路,他不再迷失方向;徹徹底底地的蛻變成了一個好人:當上了市長,把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條;面對走投無路的芳汀,是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幫她還清了債,還找到并撫養了珂賽特;看到將要壓死的割風老人,冉·阿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扛起了馬車,給了老人重生;面對法庭上的那個無辜之人,冉·阿讓毫不猶豫的說出真相;見到一名海員就要命喪大海,他挺身而出從船上跳下,不顧自身的救人;面對像獵犬一樣的追蹤自己數年的偵探沙·威,冉·阿讓以德報怨,毅然放下手中的槍;面對洶涌澎湃的法國大革命浪潮,他不懼危險,沖鋒陷陣;面對與自己相依為命的珂賽特,他犧牲自己,成全年輕人的幸福……冉·阿讓用一生來向我們詮釋:怎樣成為一個好人。
現在,我們很多人常常感嘆社會上人際關系越來越冷漠,人與人之間誠信缺失,并且為了保護自己,也不敢嘗試去做一個善良的人。其實,善良是可以傳遞的,信任是相互給予的。
我們也應該像卞福汝大主教一樣,把幸福傳遞給他人,把善意的信念傳遞給他人……這是大愛,這是大善,唯有用道德感化才是醫治社會的良方!愛與善會滋潤一切。
相信愛,相信善,讓愛與善深深地融化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我決定學習卞福汝大主教和冉·阿讓,做一個好人,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溫暖這個世界。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精選篇2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作品。書中講述的都是一個個極其悲慘的故事。平凡的詞句中,帶有著濃厚的憂傷味道,更有些諷刺的語氣,卻刻畫了一個滿懷仁愛之心的人——冉阿讓。
從前,冉阿讓因為偷了面包店里的一塊面包而被判刑19年,出獄后,他處處都遭到人們的白眼與唾棄,于是,他發誓一定要像社會報仇,然而,他卻被卞福汝教主感化了,于是,他又決心行善積德,做一個好人。接下的時間里,他一直幫助貧困的人,并且收養了孤女珂賽特。
自始至終,他都用自己的善良化作真誠的愛給予別人溫暖,這一點令我著實佩服。冉阿讓是一個經歷了很多的人,有煉獄般的生活,有混混噩噩的流浪,有遭人唾棄的屈辱生活,有功成名就當市長的時期,有被追殺逃亡的時候,有隱居的時期……一路走來,這無疑是無比艱難困苦的。面對社會給他帶來的阻礙與沖擊,他樂觀勇敢,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要樂于助人,冉阿讓所做出的貢獻,是無聲的大愛,他一直都為人們默默奉獻著。冉阿讓也很正直,在當時一個封建迂腐的社會中,接濟了被人拋棄的芳汀,他不顧自己的名譽,用善良仁慈的心,幫助了那些被人、社會拋棄的人們,他無怨無悔,用愛填滿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想想生活中的我們,是否也像冉阿讓一樣,無私的幫助別人呢?學校里,當同學嘔吐時,我們是否沒有躲到一邊而上前去幫忙打掃、去安慰呢?在社會上,我們是否沒有因為別人一時失敗,而在背后說閑話呢?在某些地區地震時,我們是否沒有畏懼余震,而奔赴災區去安慰受害者呢?事實證明大多數人還沒有熱心行動起來。
有句話說得好“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付出一點愛,別人會感到很溫暖,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樂在其中。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幫助,也許是需要鼓勵,也許是需要資助,也許是需要愛……只有我們齊心協力去奉獻付出才能使世間有愛而更美好。有了一顆熱心腸,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你會發現你收獲一份特別的果實。奉獻一點,大愛一片,你我都有愛。只在行動與否。
不管怎樣都是愛,即使我們的處境和冉阿讓一樣,也不能失去本性,成了假惡丑。愛能融化心,漸漸地我們就不會為了一些瑣碎而煩惱,每一個人都會成為愛的天使。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如果身處逆境,就用愛鋪開一條路,走向光明,春暖花開!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精選篇3
《悲慘世界》是法國作家雨果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主要以法國大革命時期小說背景,以經典歷史事件和歷史建筑補充文章內容,以冉阿讓由惡變善,貴族子嗣馬呂斯的愛情故事為線索,生動形象的揭露了法國舊社會的極度不公,下層人民生活的黑暗和艱難。
在第一部中,主人公是一名為兄弟偷竊而獲五年徒刑后有多次越獄失敗才服刑19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待遇之后他就決定報復這個社會。但就在他實行報復行竊大主教的第二天就被警察抓回,但大主教并沒有以牙還牙,反而幫他圓場并送他一對銀燭臺。因此他被感化。幾年后,憑他的努力,他改換身份并在一座濱海小城當上市長,并讓其城市變得繁榮富強,且因此威名遠揚。這時,他認識一名貧苦的女工,元幫她擺脫困境,并救回他女兒但黑心的德納第再三推托敲詐,時間遭到延遲。但是,在一切發展順利時,他經他服役時的監獄長及現在的手下沙威得知,有一名可憐人被誤認為冉阿讓。歷經許久的思想斗爭,他終于決定去拯救那個可憐的人。但也因此服刑。不過,在苦役期間,他詐死,并成功從德納第手中領回珂賽特。數年后,進步貴簇青年馬呂斯愛上了長大的珂賽特。但悲劇再次重演,德納第綁架了冉阿讓,而馬呂斯就在一旁,然而德納第正是馬呂斯父親的恩人,他陷入抉擇之中。最終,他用妙計救下冉阿讓,而德納第則被抓。
在第二部中,馬呂斯與柯賽特相識并相愛,而后來馬呂斯又因冉阿讓受到威脅舉家搬遷至英國,將無法再見珂賽特,才加上向外公求援失敗,悲痛欲絕,因此參加街壘,并且成為頭領。冉阿讓得知消息后,也趕來參加。隨后經過激烈的戰斗,街壘被攻破,馬呂斯的朋友集體戰死,但是馬呂斯被冉阿讓救下,隨即轉移到外公家。最終外公回心轉意,接納珂賽特,兩人最終結婚。冉阿讓為他們獻出積蓄。可惜的是,不久他撒手人間。
整部小說環環相扣,規劃整齊,敘事明晰。通過描寫馬呂斯對拿破侖和他父親彭眉胥的無比崇敬,抒發他對法國革命家的贊揚。同時,作者也描寫了由無盡的苦難和貧困造就成的喪失人性的惡棍。他們為了生存拋棄了尊嚴,為了金錢可以討好任何人;也拋棄了兒女,完全將自己的兒女視為累贅;更失去了人格,如野獸般地咆哮,為利益不惜一切。這正是法國黑暗舊社會的真實寫照。
世界注定是不公平的,有富裕就注定有貧困。作者借此書就是表達不公黑暗的封建王朝終究會敗落,人類應敢于進步:“人類總是在進步的,而流血的就是革命。”既然生在這世界,我們就要不斷超越自己,建造和平世界。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精選篇4
“人間所有的勇氣,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質,所有神圣的精神,他都具備。”這是在小說的末尾,青年人馬里尤斯知道冉阿讓的身份后對他發出的評價。的確,冉阿讓就是這樣“為自己想得少,為他人想得多”的一個人。
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冉阿讓背著在戰斗身負重傷的青年人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行走。在途中他遇到了認為他殺人越貨的拐子德納第與奉命捉拿他的警探沙威二人。但他始終保持鎮定,并在心中一直秉承把救人放在首位的原則,最后成功送馬里尤斯到其爺爺家。而沙威被其高尚的行為感動,羞愧難當而跳河自殺。
常理來看,冉阿讓完全可以不去救馬里尤斯,因為馬里尤斯可是那個勾引自己“女兒”的不良青年,更何況此人是自愿參加學生起義,他最后的死活與冉阿讓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可是冉阿讓毅然決定扛起小伙子,用他有力的胳膊扛著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緩緩前行。此刻他忘了自己曾是苦刑犯,他只是一個老人,為了救助一個青年,甚至是一個自己曾經討厭的青年,竟然不顧自身的安危,義無反顧地、全心全意地幫他。而且他在幫助的時候,多次遭到旁人的誤解,可是他用坦蕩的胸懷包容了一切誤解,永不放棄地堅持走到了最后。多么無私,多么寬容,多么偉大!
在那政治混亂,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冉阿讓在這個社會里曾經因饑餓偷面包而犯下了時代性錯誤,但是他并沒有因此墮落,而是在主教的洗禮下改過自新并積極的服務社會。這充分的說明了一個道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最高等的改造就是一個人良知的喚醒。所以犯了錯并不可怕,關鍵在于你有沒有決心改。另外,冉阿讓的高尚品質源于他碰到了高尚的人來指點迷津,并且能夠堅持用自己的良知去不斷地服務他人與寬恕他人。
做一天的好人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人難。冉阿讓不失信于人而去養活一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女孩珂賽特并且視其為親生女兒,冒著生命危險救活青年馬里尤斯,一次次地原諒一直追殺自己的警察沙威……他的“堅持”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最為難能可貴。
雖然說我們無法與冉阿讓這個高尚的靈魂對比,不過,我們何嘗不可以以他為榜樣呢?雖然在和平年代里我們還是不太可能做出那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來學習冉阿讓這種無私奉獻、回報社會并默默分擔他人憂傷的精神,那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精選篇5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
這部著名的小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冉阿讓家里很窮,為了養活姐姐的孩子們,他在無奈下偷了一塊面包,卻因此成為了苦役犯。出獄后他被大主教感化,從此開始新的生活。他收養了孤兒珂賽特,把她當做親生女兒看待。珂賽特長大后過上了快樂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馬里尤斯,老人不久也去世了。冉阿讓的一生十分坎坷,但他擁有著一顆好的心,他頑強、熱心而善良,并且很愛珂賽特,她好像就是他生命的意義,如綠葉和鮮花的關系一樣,密不可分。
這本名著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暗與明的對比:
作家所講述的這個故事讓人感動而又十分有真實感,冉阿讓的本意也并不壞,他為了家人的生存而無奈,卻只因偷了一塊面包而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是“暗”的一面,來自人們的鄙視,來自社會的惡意,使他似乎被深深地烙上了苦役犯的標簽,他無論做什么,都不被人們接受,并且伴有無窮無盡的追捕,他的靈魂永不能解脫似的,這是反映當時的黑暗社會的最強有力的一筆!這能讓人感覺到作者深深的擔憂與嘆息和對社會的批判。例如:“我又走到另外一家客店。他們對我說:‘滾!’這家不要我。那家也不要我。我又到了監獄,看門的人也不肯開門。我也到過狗窩。那狗咬了我,也把我攆了出來,好象它也是人似的,好象它也知道我是誰似的。”
作者刻畫的冉阿讓這個人物,是能讓讀者感到深深的同情與不平的,能夠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但人們又怎能不被他的一生所震撼,怎能不被他的高尚精神而感動呢?這便是書中“明”的一面。作者在書中寫的一個個小故事都像是平常自然的,但小細節總能讓人感覺到其中的深意,每一件事情仿佛在冉阿讓的高貴心靈的映照下變得熠熠生輝,籠罩上了純潔的紗。作家描繪的細節讓人驚嘆不已,無法不讓人產生圣潔的、純粹的尊敬。作者在述說這悲劇的同時又加入了美好而純潔的愛情,使這整部小說又透露出一絲生機和希望,也讓好心得到了安慰。例如:“馬呂斯和珂賽特都不曾想過這樣將把他們引向什么地方,他們認為這便是他們最后歸宿了。想要愛情把人導向某處,那是人們的一種奇怪的奢望。 ”
《悲慘世界》讓我受益匪淺,推薦大家去讀。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精選篇6
在19世紀的法國,共和思想與封建資本主義頑固派的思想激烈碰撞著,迸發出大革命時期的火花,而名著《悲慘世界》浴火而生,作者雨果在此時的文學水平作品中可見一斑,再賦予了它政治形態的色彩,才在歲月的篩洗中傳唱不絕。而雨果則充分表現出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特色,人道主義精神,無愧于“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之稱。其實從本書中也可以看到主人公冉阿讓便是雨果的化身;同樣正直,剛正不阿卻不被賞識,四處漂泊,而且也體現了雨果的政治觀點——支持共和。而最后法國大革命成功也算了結其鳳愿。
《悲慘世界》作為雨果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魅力是如何體現的呢?又是如何在歲月的淘洗下,留存于世的呢?若將其比作畫作,描繪了大革命的腥風血雨以及天主教為代表的光明,由壓抑的黑暗到光明的救贖,轉而在安詳與和平的暖色中收尾,留下無盡的沉思。
書的前幾章都在介紹米刺埃主教,看似與主要內容沒有太大關聯,其實是為冉阿讓人生的轉折鋪墊。他是一個因偷面包養兄妹入獄的苦刑犯,迫于生計偷主教的銀器,被捕后主教卻否認他偷竊,并送了她一個銀燭臺。從此冉阿讓棄惡從善。這是情節的大轉折,一個無辜的老頭被誤認為冉阿讓帶他受獄。他陷入了無限糾結中,如果救下老頭,他會重新入獄;如果繼續生活,他會違背主教的訓誨。這個選擇成為全書的高潮。最后,他入獄了,為了幫助芳汀,出獄后不負所托帶走了小珂賽特——芳汀的孤女。他飽受養父母德納第夫婦的虐待,后被冉阿讓撫養成人,愛上了共和思想的馬里尤斯,冉阿讓參加了共和起義。可馬里和柯賽特成婚后知曉冉阿讓身世冷眼相看,冉阿讓抑郁成疾,死前終于得到二人理解。
《悲慘世界》被稱為“大革命背景下的血淚史”,他穿插有天主教的宗教信仰,共和思想等,主人公歷經三次“悲慘”經歷,都是在扭曲的所謂正義下受苦,諷刺了教條、刻板、無情、虛偽的社會風氣,本書一大特點是只有一個絕對反派,德納第夫婦象征貪婪,還在后文中起到正面的作用。在作者眼中,沒有感化不了的壞人,沒有完全變質的人心,傳達了人性本善唯仁慈和寬容可以化解一切。它的政治意義與背景有關,作者支持共和的思想顯而易見。全書對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以小見大,具有歷史價值。其名“悲慘”實則不僅冉阿讓悲慘,還指社會黑暗,人民悲慘。但是冉阿讓終得善終,怕是作者不忍他悲慘死去。他并非真正悲慘,悲慘的是那些冷漠的人們。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高二800字精選篇7
在我閱讀的書籍中,使我感觸最深的要數《悲慘世界》了。這本書是我來聽作文課時,老師提到的。回到家之后我一直惦念,于是我讓爸爸去書店買。雖然我們一連逛了幾家書店,但還是未能如愿。由于我爸非常支持我讀書,在把我送去舞蹈班后,又在臨清幾個比較大的書店轉了好幾圈才找到。找到這部書的時候,我們舞蹈班正好放學。于是,我的爸爸就帶著這本書來接我了。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別提多高興了。我一到家就飛奔上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一開始,我的心只有小小的波瀾,可看到后面的時候,我就走進了書的世界。當我看到那三個男人,對自己的女朋友不告而別時,我的心被激怒了。使我憤怒的是:那三個男人就這樣把自己的愛人拋棄,自己遠走高飛,一走了知。他們這是對愛情的鄙視、悔辱,那幾個少女的感情就這樣被騙了。我想,當那三個少女看到這一封來自她們的男友親筆寫下的這封信時,會多么的傷心呀!她們的純潔心靈就這樣被一封薄得不能再薄,輕的不能再輕的一封信,給重重的捶了一下,結下了那不可抹滅的傷疤。尤其是芳汀還懷了她男友的孩子啊!她們今后的生活過得怎樣?怎么過的?那三個男人知道嗎?最后的情節已經發展到了芳汀賣頭發,賣牙齒的地步時,我的鬧鐘突然響了,我還以為是芳訂的男友打給了芳汀的呢。于是我便繼續讀書。可后來才知道,他們真的走了。我習慣性的看了看鬧鐘,啊?已經十二點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關了燈,合了書,縮到被窩里睡覺了。
第二天晚上回家時已經是八點了,于是我迅速地寫完了我那一摞一摞的作業后,又扒到床上看了起來。在我看到冉阿讓因偷了幾塊面包,砸了一塊玻璃就被關到苦役場,做苦役十九年時,我感慨萬千,便抱怨起那時的社會來。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最多也就拘留一個星期,更何況冉阿讓是為了姐姐的七個孩子才迫不得已去偷的呀!難道那時的人都是惡魔嗎?難道自己有條件就不應該幫助那些窮苦百姓嗎?就當是為了孩子,為了七顆甚至更多的,即將萌發的種子。
《悲慘世界》這本書通過記述主人公由阿讓的悲慘生活史,揭示窮苦人民的悲慘命運和痛苦處境。它是我的摯愛,我一生要讀它,和它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