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書心得
在__16年的寒假里,我讀了一本自傳體小說叫做《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這本書寫了主人公英子七歲時認識了妞兒,寫了英子與她發生的趣事。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這樣的:一天妞兒輕聲告訴英子:“我不是我媽生的,爸爸也不是親的!”英子嚇了一跳。妞兒又說:“我想去找我的親生父母,等我出發時我會來告訴你。”英子聽后下定決心幫助妞兒找到親生父母。
后來在英子的不懈堅持和努力下,終于幫助妞兒找到了她的親生父母。
我覺得這本書描寫得細致生動。把小小的一件事描寫的非常有趣。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像妞兒一樣堅持不懈,正因為有了妞兒的堅持不懈才會找到她的親生父母。
另外,我覺得作者對文字有很高的駕馭能力,透過作者的文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躍然出現在我的眼前。對于作者這樣好的文字表達能力我很欽佩,也很羨慕,作者怎么就能把看似很普通的文字寫出來卻如此生動、美麗,我什么時候也能寫出這樣的文字。我現在寫作就和媽媽說的一樣:“這個故事看起來好像很普通,但讓你寫你卻寫不出來。”我覺得確實如此。
我非常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寫出很美麗、生動的文章,但我知道,寫出這樣的文章并不容易,他需要努力學習,勤奮練習和非常非常多的閱讀,才有可能會寫出這樣的文字。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寫出這樣的文字同樣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2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記錄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里面的人物也十分豐富,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有爸爸、媽媽、宋媽、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
這本書講述了小英子小時候在北京發生的許多事。它通過小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體現了出來,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風光恰切的地融入字里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余,更為讀者架設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其深意。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小英子的童年是十分快樂的,身為大小姐的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便有了這本《城南舊事》的產生。回憶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爺爺奶奶只有我一個孫女,于是,我便成為了他們的掌上明珠。就連給我喂飯就要跑到這,跑到那,也毫無怨言。記得在小時候,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外婆家了,因為在那里,不僅有許多好玩的東西,而且犯了錯媽媽也不會責怪我。童年的回憶是多么的美好,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3
純真的童年里有小小的我們,小小的我們心里,又裝著一顆純潔的心。
我又情不自禁地捧起了它——《城南舊事》。每當想到這本書,腦海里仿佛把書中的每一副場景都浮現了出來。初次認識小英子,是在《竊讀記》這篇課文里,讓我對她產生了興趣,在書中:“瘋癲”的秀貞,活潑可愛的小英子,因病去世的爸爸和英子的玩伴妞兒……每個人物都銘刻于心,他們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好像電影似的浮現在我的眼前。
住在北京城南的小英子,在惠安館認識了秀貞,秀貞講了許多許多關于小桂子的事,英子聽著似懂非懂地聽著。最后秀貞帶走了妞兒也就是“小桂子”,她不知該高興還是傷心,連平時唯一能談心的兩個人走了,給小英子帶來了一場打擊。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一聽到這首歌,便會想起英子在夾桃邊的情景——花兒落了,爸爸走了,我不是小孩子了。英子玩伴走了,又失去了父愛,要擔起重任,曾經活潑可愛、懵懂無知的小英子,長大了啊!
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可英子的童年美夢,在爸爸去世的那一刻猝然破碎。
我的童年,有被父母贊揚時的喜悅,也有做錯時被批評時流下的眼淚。
我童年做過許多“傻”事,我記憶尤深的是那次,媽媽讓我去買一袋米,我拿著錢興奮地跑到便利店。回來時,因為米實在太重,一路拖著回家。袋子被石頭磕破了,一邊走一邊漏,走了許久,米已經漏了一半,如果沒有路人提醒,我估計會拖著回家了,我心急如焚,卻沒有任何辦法,我突然想到一個鬼點子,一溜煙跑回去撿起掉下的一粒粒米,一點一點放回袋子,換了一頭繼續拖。我當時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天才,回家后被媽媽狠狠地大罵了一頓,我竟然還覺得很委屈,現在一回想,真是哭笑不得,果然“傻”人就會做“傻”事啊!
我和英子的童年迥然不同,以前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我受了英子那么大的打擊,我甚至不知道我還堅持得下去嗎?
雖然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卻少了像英子那樣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城南舊事》描繪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那時的他們是多少質樸啊!請珍惜童年吧,珍惜眼前吧,童年總有一天會悄悄離你遠去。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4
《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我的最愛圖書——《城南舊事》的最后一篇。也是最感人的一篇。
英子要畢業了,她在一年級時,看著大哥哥大姐姐都畢業了,心里是多么羨慕啊,爸爸看見了學生代表,說英子也要當學生代表,英子說過她會努力的。
終于,讓別人羨慕的時候到了,英子真的也要畢業了,但是,英子心里不但沒有驕傲的感覺,反倒有一點害怕。今天,英子畢業了,爸爸卻沒來看她,爸爸病倒了,英子一個人度過了畢業典禮。英子回到家,廚子老高告訴英子:爸爸和花一起飛走了……
宋媽、蘭姨娘和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都說英子長大了。
英子從小獨立,一個個人隨著她的童年消失了,她卻仍然很快樂。
我要向英子學習,學會獨立,學會克服困難,我雖然沒那么多弟弟妹妹,但我會洗衣服,一累我就會想起英子,比起她,我的處境比她好得多,我有時也會想,沒有親人,我怎么活下去,可是英子卻活下來了,她每天趕作業,還照顧弟妹,一天是多么忙啊!同樣是人,她能克服我也能克服。我要抓緊時間做好每一件事。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5
曾經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在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正是這樣,我就更加喜歡《城南舊事》這一本書了。
《城南舊事》這本書里,講述了:兒時的作者小英子,她一直都是生活在北京,但是在作者那個時代的時候還是生活在小胡同里面。那兒有作者小英子,兒時的快樂與悲傷。有長得清純可愛的妞兒;被稱為瘋子的秀貞;還有愛笑的蘭姨娘,和不理睬孩子們的德先叔叔,她們都深深地刻印在了我們記憶之中。
《城南舊事》這一本書中作者用了優美的筆觸寫出了一幅韻味十足的童年風景畫。
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冬陽童年駱駝隊。它們每一個故事都記錄著英子在時間中的成長點滴。也許童年已經被時光給抹去了,但是這一件件有趣的故事,卻早已在我記憶中烙印下深深的痕跡。
作者以一個六歲小女孩的視角表現了成人世界里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也表現了英子對人生的單純認識。這部小說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它散發出持久的藝術魅力,感動著一代代的青少年讀者。
看到小英子童年發生的事時,也勾起了我兒時幼稚而天真的回憶;吃洗手液,把鞭炮放到竹筒里炸……甚至每次聽到爸爸媽媽說出去玩時,我都會在媽媽懷里咯咯地笑好一陣子。
講到這我又不禁想起送別這首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和英子一樣,我們的童年時光是美好的,快樂的,幸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麗的童年時光!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6
暑假,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一書,這本書以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城南為背景,由五個短篇組成。透過小主人公英子童稚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溫馨動人,啟發人性。
文中,我最喜歡的是小主人公林英子,她是個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英子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她并沒有因為秀貞的“瘋”而害怕她,反而和她成為了好朋友,并用她的方式讓秀貞和妞兒相認,還偷了媽媽的金鐲子給她做盤纏。體現了她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質。英子是天真的。她和小偷坦誠交往,聽他講自我的故事,與他一齊讀《我們去看海》。
我最喜歡的一個短篇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應對病逝的爸爸,作為自我,你會有何感想?書中雖然沒有明寫失去爸爸的痛苦,但卻讓我的心揪得緊緊的。
花兒謝了還會開,太陽明天還會爬上來,但我的童年會一去無蹤影,我青春的小鳥將一去不回來。但是,《城南舊事》將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它就像夏夜里的一縷清風,讓我明白不能錯過完美純真的童年。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7
天涼好個秋,秋天讀書是最愜意不過的事兒了,翻開《城南舊事》這本書,墨香撲鼻。
整本書中沒有花哨的片段,沒有夢幻的情節,只用樸素的語言,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描繪出了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主人翁英子從天真活潑的孩子成長為家中的頂梁柱,這其中發生了許多的故事。
“瘋”女人秀貞的女兒小桂子被丟棄,英子幫她找到了女兒,而她竟是英子的朋友妞兒。母女兩人去找妞兒的父親,卻發現他喪生在火車下。蘭姨娘投奔到英子家,英子發現爸爸和蘭姨娘的情感不對,巧妙地讓蘭姨娘嫁給了德先叔……最后,爸爸因肺病去世。失去了父親,英子成為家中的頂梁柱,童年也從此結束。
讀罷,我合上書本,可心中卻怎么也忘不了那個可愛又天真、文靜又沉著的英子。她的童年是多彩的,是短暫的,她身邊的人總是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像幻影一樣蹤影全無。
最讓我心潮起伏的一章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12歲的英子剛剛結束小學生活,拿到畢業文憑,卻得到了爸爸去世的消息,她能如此冷靜地接受這殘酷的現實,這讓我十分敬佩。同樣是12歲,英子已經成了小大人,可我還在爸媽溫暖的懷抱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還埋怨爸爸媽媽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爸爸媽媽不是我們的仆人,總有一天,我們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也是家中的一份子,也應該為家庭出力!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我們的職責。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需要所有成員的努力!
《城南舊事》是一本書,是一個故事。它讓我明白了我不再是孩子,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8
童年,應該都是美好的吧。就像一架風車,每當風吹來時,它都會快樂地轉動著。就像《城南舊事》里的總是有著自己的歡樂。
每當我讀到“冬陽童年駱駝隊”里面的小英子“看駱駝咀嚼草料,上牙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我看呆了,自己的牙也跟著動了起來。”時我每一次都要笑。一邊笑,一邊回憶著。回憶著我還不懂事的時候,做過的那些“傻”事。還記得那年冬天,我穿得和棉花包似的,在雪地里跳來跳去,還堆了一個我最大的成就——一個雪娃娃。我想:“媽媽常給我洗澡,今天我給它洗吧!”我把它泡在水里,過了一會兒,我去拿手帕,雪娃娃不見了。我急得哭了起來,一直在一邊看的媽媽卻大笑著。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從回憶中回過神兒來。
過了一會兒,我又回到了我的童年中。正值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的表哥帶我到田野里玩,還偷挖了兩個別人家的山紅薯。我不曉得他要干嘛,可他硬要我拿著。當我們繞到草垛后生火時,我總算明白了他要干什么。我開心地拍著手,卻不料一個不小心把一個山薯給踩壞了,于是,我只能看著我表哥吃嘍。這些令我開心的瞬間竟有如此之多,就像英子的童年,是充滿歡樂的,是充滿愉快的……
童年就像一架馬車,不管是新是舊,是好是破,它總是能在路上發出歡樂的笑聲。這,就是美好的童年。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9
《城南舊事》的作者是近代女作家林海音,她于1976年編寫這部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
這本書以生動幽默而又讓人感動的筆觸為我們描寫了她的回憶。
林海音小時候小名叫“英子”,她那時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巷子里,就是那里才讓她有無限地戀童年的情懷。那時的她天真無邪,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比如有一次,英子和妹妹在天橋閑逛,突然,姐夫倆看到一個大漢在賣布匹,他又是賣弄又是減價的,終于把她倆人說動心了,掏錢高高興興地買回家去了。
回到家把布匹給媽媽看過后,媽媽驚叫:“看你們買回來了什么東西!”英子和妹妹不解說:”一匹12尺的布啊!”媽媽哭笑不得說:“我一看就知道只有8尺!”可是倔強的小英子仍說:“絕對是12尺!”沒辦法媽媽只好拿來量尺,一量,果真只有8尺!媽媽又端詳了一下布料,搖搖頭:“單面的花布,十尺才賣七八毛,你們花幾塊錢買的?”英子一聽吃了一驚,繼而羞紅了臉:“8塊6.”媽媽笑道:“你們上當咯!”
兒時的她多么有趣,從兒時的瑣事中,我看到了她的認真,看到了她的執著,“英子”的形象是所有人心中兒時的記憶。
書中的情節仍讓我記憶猶新,那個搗蛋、倔強、頑皮的“英子”總在我腦海里浮現。雖然無圖,但卻能給人無限的遐想。
林海音編寫的《城南舊事》也讓我感慨萬分,有些大人們兒時的文化現在早已流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我們要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篇10
《城南舊事》這本書講述的是作家林海音從七歲到十三歲時的童年生活。那個世界充滿悲歡離合,卻還帶著小英的童年與天真。
看完這本書,那些人物總在我的腦海里飄過。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小英子,她聰明、善良、熱心、天真。別人都認為秀貞是個瘋子,都不愿和秀貞說話,只有英子愿意和她說話、游戲,后來,與秀貞成了朋友,還幫助她找到了妞兒。最后,為了幫助秀貞,她偷偷拿出媽媽的金鐲子。另外,當大家都認為“陌生男子”是賊時,英子卻說自己分不清好人和壞人了。“陌生男子”只不過是為了供弟弟讀書、贍養自己的母親才去偷盜的。在英子看來,這樣的人不是壞人。
除了英子,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妞兒,一個苦命的孩子。生下來就被拋棄了,被人撿去當作賣唱掙錢的工具,時不時,還要被養父毒打一頓。但是她很堅強,雖然日子很痛苦,還是頑強地喝命運做著抗爭。為了脫離苦海,她決定去找自己的親生父親,可惜,她的生母因思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精神失常,最終,母女倆葬身與車底。
英子的童年里還有許多人,她們都將成為英子童年里最美好的回憶,也教會了英子許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