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讀書心得作文初三1000字
昨天晚上,孩子讓我們幫他完成一個作業:由他給我們讀課文《背影》,然后我們寫一篇讀后感,我們欣然同意。
或許是老師布置的作業的緣故,這次孩子大大方方、聲情并茂地給我們認真地讀了一遍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若在平時,想要孩子給我們讀篇文章,或者唱首歌,那可難了。也許是不屑與我們交流,也許是感覺害羞,總之不大可能。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讀過多次,文章言語樸素、感情真摯、描寫細膩,通過描寫“父親”的四次背影,“我”的四次眼淚,刻畫出了天下父母之心,父愛的偉大。每每讀后,眼圈都會發紅;昨晚聽孩子讀到“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的眼圈又紅了。
孩子讀完后,問他有何感受?他說挺感人,就是朱自清的父親太羅嗦了。看來孩子也是和朱老先生年輕時那樣“太聰明”,認為父親的無微不至實在沒有必要。孩子可能年齡還小,體會不到那種偉大的父愛,而我卻感觸頗深,不由得回想起上高三的一件真事。
我那時在淄博七中上高中。當時七中的學生大多是農村來的,經濟條件差,生活很艱苦;學校的食堂小,學生多,即便是水煮菜,往往打不上。學校對學習抓得很嚴,高三學生每四個星期休息一天,像我們這些住校生只有這一天可以回家拿點東西,我的父母和我說好,每兩周的星期天下午給我送點菜,這樣形成了一個習慣。
那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雪下的很大,天氣很冷,路上結滿了冰,雪后第二天便是我父親給我送東西的星期天了。當時手里還有點錢,我覺得雪下的這么大,路又滑,可能不來了,但心里仍然盼望著;一直到晚上上晚自習了,我父親還沒去,我便到教室上課了。剛坐下,有個同學進教室叫我,說我父親來了,我趕緊出去,只見我父親正推著自行車在校門口等我,我出去后,遞給我一個飯盒,里面是豬肝炒咸菜絲,只有半盒,我接過后,對父親說:“這么晚了,我已經上課了,你才來?…你回去的路上慢點!”我就去上課了。
我工作以后,有次到二化生活區我姨家,我姨跟我談起過去,說到此事。她說當時她去接孫子,正碰上我父親騎自行車摔倒了,咸菜撒了一地,問他這是去哪?我父親起來拍拍身上的雪,說是給我送點菜去;我姨說路這么滑,天又快黑了,回去還有二十多里路,別去了,改天讓我表姐給我送點去,可我父親執意不肯,說:“不去,孩子心理掛念著。”我真不知道,我父親在回家的路上又甩了多少跟頭。當時我埋怨他去得很晚時,他一句話也沒表白。唉……可憐天下父母心!
現在為人父母了,感覺對孩子有盡不完的責任,也只有現在,才真正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和同事聊天,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孩子條件優越了,但感恩之心缺失了,責任感不強。是啊!真希望孩子通過學習《背影》,不但能體會到散文的優美,更能激發一顆感恩之心,使孩子從小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師長,也不枉朱自清先生寫《背影》的初衷了。
這就是和孩子一起讀《背影》的一點感受。
背影讀書心得作文初三1000字篇2
曾經有人說過: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而父愛又何嘗不是呢?父親就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想要溫暖他人,靠的太近,卻又會被灼傷,他總是用一種十分親近卻又如此疏遠的方式來愛護你……
我與父親雖然相隔遙遠的兩地,我卻始終忘不了他的背影。
那年初冬,爺爺突發心臟病,住院急診,情況十分嚴重。經過慎重的決定,母親決定送我去外公家住,因為是老式的小區,小小的屋子只有二十幾平米,平時嬌慣的我當然不愿意,哭著嚷著不要去,卻硬生生被母親拖過來,年少無知的我發起脾氣,一個勁的嘶吼。當時一月才能見一次的父親請假從杭州回來,那時他也在場,他安慰我說:“兒子,聽話,過了這段時間就可以回來了。”當時激動的我哪里聽的進去,抽泣著哽咽的抱怨父母,可是依然還是無法挽留,父親走出門口,我立馬追去,卻又戛然停止,他回過頭望了望我,嘆了口氣,又繼續往前走,望著父親的背影,我不禁簌簌地留下眼淚。想想當時的我,那時真是太懂事了啊!
直到有一天清晨,電話鈴響了,外公去接,不過多久,便掛斷了,他告訴我爺爺走了,而我多希望當時爺爺只是走丟了而已,可是一冷靜下來,我才明白,爺爺去世了,我被接回了家,陷入了無盡的沉思和痛苦,父親并沒有像奶奶一樣哭,平時不善于言辭的他,只是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爺爺葬禮那天,我們一家老小都去了,葬禮時全家都哭了,唯獨父親,但我知道他只是強忍著,喪父之苦怎會不傷心呢?結束之后,因為中午沒吃飯,父親問我們餓不餓,要不要到前面的商店買面包?我們點點頭,他便往商店的方向走去,望著原本有些胖,卻日益消瘦的父親的背影,我的淚很快流了下來。我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往那個方向望去,只見父親已經買完了金燦燦的面包往回走。在大家吃面包時,看見父親的眼眶紅紅的,布滿了血絲,我便知道他哭過了……
因為治療爺爺的費用花了太多,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是為了喪事,一半是要付我的學費,原本一月回來一次的父親決定一直留在杭州,等到家中的經濟狀況好些再準備回來,我這才明白了什么叫禍不單行。
下午,父親臨走時,我希望去送他,他答應了,母親便和我同行。到了火車站,他摸了摸我的頭,忍住哭聲,笑著說:“我不在的時間,你要好好學習,到了時候我便會回來。”說完父親便轉頭走了,在落日的余暉下,我又看到了父親的背影,我仔細凝視著,直到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再找不著時,我才肯走,不知不覺,眼眶又濕潤了,我這才明白了父親的痛苦與不易,我對我自己感到慚愧。
父親走后,一直給我寫信,我問他現在科技技術這么發達,直接發短信就行了,為什么還要寫信?他只說那沒有思念的感覺。其中一封信寫到:“我在那里一切安好,只是眼睛有些發炎疼痛。”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我又看見父親那憨厚的背影。唉!不知何時才能與他再相見!
背影讀書心得作文初三1000字篇3
“我心中,有一座山,千峰萬嶺他最巍然……”讀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掩卷之刻,《我心中的山》這首歌又縈繞在我的耳畔,歌聲雖低沉,但聲聲卻撞擊著我的心房。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雖不像歌曲那樣直白,但其看似平淡的白描手法,卻把一個偉岸的父親形象,刻畫得那么鮮明,令我讀后,深深感悟父親給予孩子那種無私的愛。
《背影》塑造了一位家境突變,貧寒了的父親,雖年事已高、行動不變,父親卻執意要將兒子送到火車站,“囑咐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涼”。
作者當時還笑話父親有些迂,嘮嘮叨叨的',就像對小孩子一樣。可讀到這情節,我深深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的牽掛和愛,無論兒子多大,在父親眼中都是永遠不放心的孩子;無論兒子走多遠,父親的心都永遠牽掛著兒子,這,就是父愛。
父親趁著等車的時間,執意要為兒子買些橘子帶著。“蹣跚的走到鐵道邊,慢慢的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讀到這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年邁的父親雖然家道中落,卻憑著頑強的信念,支撐著支離破碎的家庭,支持兒子為了理想而奮斗。橘子雖然不值錢,但卻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無言的愛,這種愛看似平淡無奇,卻勝似千言萬語……
翻越鐵道,對于年邁的父親來說,是困難的、費力的。但當他把橘子放在兒子面前的時候,他卻一下子變得輕松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來。一次,我到朋友家去玩,天黑的時候下起雨來。父親打來電話,說要帶著雨衣到朋友家來接我。
而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再讓父親來接多丟人,于是要執意自己回家。當我冒雨趕回家時,才知道父親還是出去迎我了。路口多,他和我走岔路了。過了好久,我透過玻璃窗,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朝著家的方向趕過來。
“爸爸”!我在心中喊道。我看見他在風雨中艱難地騎著車子……當他走進家門的時候,我看見他的褲腳和鞋子都濕了,雨水順著他已有些發白的頭發流淌了下來。看見我,他笑了,笑得那么開心,他沒有因為我私自跑回來而發火,而是關心地說“安全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那一刻,他說的每一個字,都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房;那一刻,我覺得好幸福!
父親已不再是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了,常年辛勞的工作,令他早早有了些許的白發,而在我的眼中,他擁有的是另一種令我仰慕的風采:堅毅!他擁抱著我的雙臂永遠是那么溫暖,那么有力……
目光在朱自清先生雋永的文字里徜徉,靜靜地品味一位年邁的父親博大的愛,我相信,那一刻,朱自清先生是無比幸福的,無論他走到哪里,父親都是他奮斗的支撐,父親永遠是他心中無比巍然的山!
火車轟鳴著駛向遠方,但父親站立在站臺上的身影,卻永遠印在了朱自清先生的心中,而我也是一遍又一遍回味著父親給我的愛,他在風雨中的身影,永遠那么清晰地刻在我的腦海中。
父親,我愛你!
背影讀書心得作文初三1000字篇4
“我心中,有一座山,千峰萬嶺他最巍然……”讀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掩卷之刻,《我心中的山》這首歌又縈繞在我的耳畔,歌聲雖低沉,但聲聲卻撞擊著我的心房。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雖不像歌曲那樣直白,但其看似平淡的白描手法,卻把一個偉岸的父親形象,刻畫得那么鮮明,令我讀后,深深感悟父親給予孩子那種無私的愛。
《背影》塑造了一位家境突變,貧寒了的父親,雖年事已高、行動不變,父親卻執意要將兒子送到火車站,“囑咐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涼”。作者當時還笑話父親有些迂,嘮嘮叨叨的,就像對小孩子一樣。可讀到這情節,我深深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的牽掛和愛,無論兒子多大,在父親眼中都是永遠不放心的孩子;無論兒子走多遠,父親的心都永遠牽掛著兒子,這,就是父愛。
而像文中一樣,我們的生活中的我們常常這樣或那樣的背影,但我們卻常常忽略它,背影究竟包含著些什么呢,我們或許也不曾想過。但我們的心必定曾為某些熟悉的背影泛起過漣漪,波瀾不驚的,卻又是難以忘懷的。
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落寞無助的時,是他給了我堅持的信念;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懵懂無知時,是他給了我深省的哲理;我要擁抱我的背影,在我百感交集時,是他給了我釋懷的輕松;我要擁抱他的背影,在我傷心欲絕時,是他給了我依靠的肩膀。
慈母嚴父似乎是一個經年不變的定理模式: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活在母親的呵護下的,對于父親的愛卻沒有多少印象。但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平凡父親的背影,卻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思考……朱自清先生以敏感的心靈捕捉到了讓人心酸的父親的背影,從小的出口噴發出來的情感往往讓人心神激蕩。內心深處的情感往往是由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虛假不了也掩飾不住。
這篇散文讀下來就給人一種自然而然的感覺,發生的一切都是那么理所應當。生活的小片段背后總是有深沉的情誼。就像文中的父親,對兒子滿腔的愛卻不知如何表達,只是執意要為兒子買些橘子。父親想買的并不是橘子,而是兒子的健康舒適,是為自己的滿滿的愛找到一個出口,卻又不想讓兒子看穿。這樣深沉的愛又有多少人能懂呢!只有懂得愛人的人才能感覺到愛。
從“黑色小帽”到“蹣跚地走到鐵道旁邊買橘子”整個過程中沒有一點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任何的矯情,有的只是深深的父愛,濃濃的情意。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不需要過多的表達,只是一句“但他終于不放心”便將這份最深沉的愛熔鑄在兩人的心中。作者在文章中并沒有直接說明父親有多關心自己或者自己有多疼惜父親,只是將這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浸透在樸素的文字中。作者選擇了靜態的背影,卻表達了復雜波動的感情。這種感覺還真應了那句話“情到深處總無言”。人不一定要經過多大的情感波折才會得到歷練,只要能用心感受,平凡生活中也有大愛。這或許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吧!
每次讀這篇文章總是忽略寫作技巧,思路構思之類的專業性的鑒賞方式,因為我總覺得字里行間的情感是不需要這些來限制的。好的文章就是能夠以情動人,能夠引起人的思考。我們是時候去學會珍惜了,是時候體會他人的愛,然后去愛別人。父母的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愛,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接受太多愛的我們,似乎對于他們的關心已經麻木了,這是多么悲哀的事。
他們給了我們全部的愛,但我們卻對這全部視而不見。父親的愛永遠是深沉的,父親總是不太愿意表達自己的感情。以前的我總是覺得爸爸不愛我,后來在爸爸為我感冒而擔心,為我難過而焦急,我才知道我一直都錯了。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這一點我們都很清楚,但在我們和父母鬧別扭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想起來呢?
父愛是偉大的,但它又是深沉的,用心感受才是最真的!
背影讀書心得作文初三1000字篇5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1925年所作,回憶發生在八年前父親送兒子北上讀書在火車上告別的感人一幕。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在那悲涼的氣氛中,通過父親吃力的爬到對面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細微動作刻畫,展現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情深,使兒子極受感動,這印象銘刻心中,永生難忘。八年之后,作者已在清華任教,但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形象便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足見作者當時感受之深了。
該文寫作技巧是如何的出神入化,是如何的膾炙人口,早已有公論,在此不再贅述。讓我讀后心中久久難以平靜的是那種血濃于水的父子親情。
很多事情,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有更深的體驗及感觸。作者與父親這種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于我猶如感同身受!
記得我自讀初中一年級起,便離家到鎮重點中學就讀,學校離家大約十里路,由于當時鄉下與城鎮之間未開通公交,上學總是由父親騎自行車送我去,每次將要出門時,我總不敢直面母親,“媽,我上學了……”話沒講完,瞥見母親眼里已經滿含了淚水,我就哽咽得再也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到了學校,跟父親說再見時,雖然他努力表現得很輕松的樣子,鼓勵我用心學習,但我還是極力避開他那慈愛的目光,生怕不爭氣的眼淚忍不住再次淌下來。
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感,源自少年的我對父母的愛是那樣的難以割舍!而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如此偉大而又無私,則是我已為人父之時。此時,才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潤了兒身,瘦了娘親,長了兒身,老了雙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惜父親已經離我遠去了,留下的只有永遠難以磨滅的既熟識又陌生的背影!
小時家貧,母親體弱多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象一頭老牛拉破車一樣,吃力的拉扯著我們一家六口人艱難度日。多少個漫長的黑夜,在忽明忽滅昏暗的煤油燈下,父親獨坐床沿,手里握著那管一尺多長早已摸得溜光的水煙筒,若有所思的吧嗒吧嗒的抽著水煙,我有時被煙熏醒,也不敢吱聲,生怕驚擾了沉思的父親,而父親沉重的背影,卻象鉛塊一樣壓在我幼小的心里讓人喘不過氣來。
逝者如斯,屈指算來,父親離世已有十六個年頭,經過時光沙漏日久經年的無情打磨,父親生前親切的音容笑貌漸漸在記憶中淡去,而那沉重的背影,卻變得越來越清晰,從父親身上發出淡淡的汗香和著那水煙的特有味道,常常在我腦中縈繞不去。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過對父親背影的多次刻畫,躍然紙上的是父子情深的自然流露,在現代人尤其是00后年輕一代的眼里,這種父子舐犢之情或許已經變得越來越抽象而又陌生了。
尤其在時下鼓吹溝通無處不在的時代,我們擁有電腦、手機,更有讓人可以零距離溝通的qq、微信等社交工具。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否就真的如此順暢了呢?父子之間是否就真的更加親密無間了呢?